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从《唐宋词格律》学倚声填词(二)丨《风入松》《采桑子》

从《唐宋词格律》学倚声填词(二)丨《风入松》《采桑子》

时间:2018-10-05 09:39:56

相关推荐

从《唐宋词格律》学倚声填词(二)丨《风入松》《采桑子》

前言

如今很多正在学习填词的朋友们,对每个词牌几乎都一概而论。殊不知词牌由于韵部、结构的差异,而所适用于表达的方向又各有不同。鉴于此,笔者浅以十数年间学词的体会,以《唐宋词格律》为章目,随机对每个词牌谈谈各自适用的情感以及填词技法。

这次的《学倚声填词》是第二辑,讲的是《风入松》《采桑子》两个词牌的作法。正值清明时序,笔者便挑了两个清明主题的词作当例子,以供参看。

《风入松》作法详解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

唐宋词格律: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宋史·乐志》入“林钟商”。双调,七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风入松》入“林钟商”,林钟是古乐十二律之一,商则是五音之一。古乐中的宫调是由五音和十二律构成,前者定声音的高低,后者定音阶的高低。而林钟商实际上就是商音。

五音十二律的对应关系

古乐本有十二宫七十二调,隋唐时期仅用琵琶定调(二十八调),但时至南宋,却仅剩下七宫十二调了。

《风入松》上下片共四平韵,七十六字,属于“重头”,即上下叠句句法完全相同,“重填一遍,谓之重头”

任讷 《散曲概论》:"词中前后阕完全相同者谓之重头……曲中於前后阕首重同一调者,亦称重头。盖借用耳。"

这种重头句式,句式一样,韵位一样,犹是需要在章法上进行变动。

《风入松》上片

上片以七、五言句并入平韵,虽然七、五言的变化是从急入缓的节奏,但连平韵则愈发急快,因此,前两韵便要虚实变化, 或是从虚入实,或是从实入虚;其次,用笔宜淡宜轻,如此方能使得起句在流丽中显出曲折,不至于俗滑。

俞国宝风入松起句即由大入细,由虚入实

吴文英起句由轻入重,由虚入实

从起句独特的连协平韵之后,紧接着便是一个七言律句接一个律句摊破的结构(三四句读),这里用笔需要各有勾连,尤其在七字律句为转承之处,承上文时要“肉断骨连”,而接下来的三、四句式则需更进一层。

吴词以“绿暗”便是承接上句“听风听雨”,“一丝柳”句则深入‘分携路’处。初学者笔力多不够,如不能兼得,以启下为先。

上片结句是两个六字句,在整个词牌节奏中是最为舒缓,以绵丽厚重为佳,如果不可兼得,以词色精炼为先------这可能是对初学者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一定的天赋。

下片结构与上片一般无二,唯需注意的一点是:换头的七字句不能如上片一样宜清宜淡,而需笔力准足。

吴词换头极显情深

总而言之,《风入松》开端连协,接着隔句一协,仿佛五、七言近体诗押韵方式,使得音节异常和婉,最适宜于表达和婉情调。

全词参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词综偶评》:“愁草瘗花铭”琢句险丽。“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此则渐近自然矣。结句亦从古诗“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化出。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丝柳”七字写情而兼录别,极深婉之思。起笔不遽言送别,而伤春惜花,以闲雅之笔引起愁思,是词手高处。“黄蜂”二句于无情处见多情,幽想妙辞,与“霜饱花腴”、“秋与云平”皆稿中有数名句。结处“幽阶”六字,在神光离合之间,非特情致绵邈,且余音袅袅也。

《采桑子》作法详解

词牌格律: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

《唐宋词格律》: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采桑子》在唐五代词选集中标注的是‘羽调’。羽调节奏清浅,舒缓,非常适合闲愁淡恨或是游赏风光的主题。

我们从整体看,全词句式变化仅在七言句和四言句之间,便不适合复杂情感的表达,一来是句式结构简单,二来是韵部过密,不容易自我发挥。

这首词牌(《采桑子)也是重头词,但就词牌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属于最容易上手的词牌,唯需要注意的两点如下:

起句七字句和过片七字句的句式结构和立意结构不可雷同。一般来讲,过片的七字句笔要用力,能前后呼应;上片起句则视个人习惯,或情语起、或景语起皆可。

词牌上下片皆是三连平韵,每韵之间需要层次感。尤其是在四、四句之间,不可粘意过近,从立意上可以另开一层,也可以更进一层。

总而言之,《采桑子》本是唐大曲中节选的一小断,因此句式简单,韵位连绵,词牌本不难写,只要避免流水账即可。

例词参看: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关于“清明节”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时序舒张,节气宜人,极适出行,故而吟赏娱玩。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而其在沿袭旧制、融合新朝风气之中,又不断的融入了新的人文元素,比如“上巳”、“寒食”;逮至宋代之后,又新增了为扫墓而设的假期。

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

《梦粱录》“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因此,诸文人在清明前后,便多有怀人思旧、吟赏游玩之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