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文献推荐 |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文献推荐 |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5-06 00:25:43

相关推荐

文献推荐 |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97期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周永财

(白山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吉林白山 134300)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采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5月至10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剥脱术、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上升幅度较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予以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关键词:

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下肢静脉曲张

文献编号:

DOI:10.19613/ki.1671-3141..97.070

引言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中多指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多数患者发生于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其病发原因主要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关闭不全、肥胖、长期站立等因素存在相关性,早期症状并不显著,随着病程延长,严重者会伴有明显疼痛,甚至会出现溃疡形成老烂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因而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价值[1]。本研究以8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例,主要探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5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8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例,其分组资料如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5-82岁,平均(54.5±2.6)岁;患病时间2-,平均(6.2±1.3)岁;其中单侧24例,双侧16例。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4-83岁,平均(54.8±2.8)岁;患病时间2-,平均(6.6±1.5)岁;其中单侧25例,双侧16例。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均符合《外科学》中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标准[2];②未接受过介入硬化治疗;③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脏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动脉楼及深静脉血栓者;②伴有精神类疾病、意识障碍者;③存在药物过敏史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剥脱术治疗,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常规铺设消毒方巾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高位结扎患侧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周围5个属支,剥脱病变位置至患侧下肢的内踝上侧血管,压迫止血、弹性加压包扎。观察组予以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术中使用仪器及试剂:规格5mL的2个注射器、泡沫硬化剂,使用其中1个注射器抽取4mL空气,另外一个抽取1mL聚多卡醇后连接三通,快速来回推送20次官腔内药液,注意前10次关闭一半三通阀门,之后全部打开。术前首先标记患侧肢体的浅表曲张静脉,根据浅表静脉曲张部位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患处常规消毒后将橡胶止血带捆扎在膝关节上10cm处,于靠近近端穿刺病变血管位置穿刺,成功后(判定标准:穿刺针回抽看见静脉血)固定胶布、松开橡胶带。在DSA引导下注入适量碘海醇对比剂作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周围静脉交通情况及血管血行方向,无明显异常后于曲张静脉注入泡沫硬化剂,可见泡沫硬化剂移向近心端,当对比剂刚达到浅静脉交通支时即可停止。硬化剂注入结束后,拔除穿刺针并进行按压处理。术后将患肢抬高45°,予以弹力绷带包扎,并叮嘱患者起床步行0.5h。术后24h可将弹力绷带撤除,改为弹力袜,持续2个周。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②两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4h后血清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介素-6)水平改善情况。③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临床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用(-x±s)表示,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组间对比分别采用t、x²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3±0.5)d、(25.7±3.1)mL、(50.2±5.7)min、(4028.5±241.9)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8±0.8)d、(82.8±12.4)mL、(81.5±7.6)min、(7265.7±475.6)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23.702、39.957、29.469、54.264,P值分别0.000、0.000、0.000、0.000)。

2.2 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对照组术前TNF-α、IL-6表达水平分别为(35.3±6.1)pg/mL、(39.2±6.5)pg/mL;术后分别为(77.4±7.2)pg/mL、(85.3±9.2)pg/mL。观察组术前TNF-α、IL-6表达水平分别为(35.1±5.8)pg/mL、(38.8±6.3)pg/mL;术后分别为(47.6±6.4)pg/mL、(61.5±7.3)pg/mL。术前两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213、0.395,P值分别为0.416、0.347),术后两组TNF-α、IL-6表达水平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t值分别为27.669、18.126,P值分别为0.000、0.000)。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40),其中皮下淤血、皮肤麻木各2例,皮下硬结4例。观察组41例患者中,出现皮下淤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2.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²=4.669,P=0.031)。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外周血管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关于其发生机制学界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肥胖、长期站立、腹腔压力逐步增大等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临床常采用手术进行疾病治疗,其中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作为常见,但是常规手术治疗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且对医生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往往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诸多不足,因而微创术式已成为医学界研究工作热点之一[3]。

泡沫硬化治疗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术中采用的泡沫硬化剂主要是由于气体及液体硬化剂混合而成,相当于本身容积的血液从血管中排开,且注入后不易被血液稀释,可增大血管内皮接触面积及时间,减少硬化剂用量。术后使用压迫可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形成,从而引发纤维化阻塞静脉血管,达到治疗静脉萎陷的效果[4]。但是王皆等[5]研究指出,采用泡沫硬化剂远期疗效并不显著,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在DSA透视下推注对比剂检查,能够确认大隐静脉与深静脉关系的交通支位置,可避免盲目操作造成的药物推注剂量不当问题,避免影响疗效。同时DSA具有动态监视功能,在其引导下注射硬化剂对手术切口要求降低,且操作简单方便,因而更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减少(P<0.05),与上述分析相一致,说明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能够促进患者加快疾病康复进程,进而缩小就医成本。

由于手术创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且组织血管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故在血小板活化状态下易引发高凝产生血栓。因而临床常将TNF-α、IL-6作为评估血栓发生的重要指标[6]。本研究两组治疗后TNF-α、IL-6表达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说明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炎症状态,合理规避诱发皮下淤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予以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硬化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