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

时间:2022-05-17 11:28:55

相关推荐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意思: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1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 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2.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

3.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扩展资料词语出处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

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

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伴随我度过了很多内心烦躁的夜晚。也抚平过我多少的内心伤痛。今天把它献给你们,我最亲爱的朋友们。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让我们忧伤,有的让我们愤怒,有的让我们恐惧,有的让我们彷徨,有的让我们失落等等。这些负面情绪让我们时不时的陷入它们之中,造成我们心灵上的困扰,从而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那么怎么样能不让自己限入负面情绪中呢?有句话叫:心静自然凉。它说的就是当负面情绪袭来的时候,只要自己的内心是平静,那么不管外面狂风暴雨,你始终不动如山。

这个前提是需要你具有及时发现自己处于什么情绪的能力,就是说当你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你能察觉到自己处于负面情绪,并且及时调整状态,从而平息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高情商的人具有。

那么我这种低情商的人,怎么办呢?不可能眼看着自己被负面情绪冲昏头脑吧!我是这样做的,每当自己处于负面情绪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此循环往复的配合押韵多重复几次,往往负面情绪就会得到平息,消失无踪。

在这个过程中要配合呼吸的节奏,让自己的呼吸更加的深沉悠长。

呼吸是为你提供氧气的,人没有氧气就会窒息而死,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呼吸对我们的重要性却很少人知道。呼吸是你的内部能量与外部能量相沟通的一个渠道。

我们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着能量交换,这使得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深呼吸代表着你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更加的彻底,这样你的能量充足了,负能量被抵消之后你的能量还是处于一个平稳状态,自然就不会受负面情绪控制了。

真有这么神奇吗?是的,反正对我有用。你也可以试试。那么说真要有个前提的话,就是你还要能理解“无”这个字的真正含义。从生到死:生有、死无。生真的是有吗?死真的是无吗?简单的讲就是我们从自然中来归于自然。这是一个我们并不了解的能量表现形式的循环过程。

所以我们本来就不知道,你就没有必要为了不知道的东西而心生烦恼。其实我们的情绪都是外界给我们的刺激反馈罢了。你仔细想一想你的情绪,不是你自己生成的吧?都是外界的事物刺激造成的。

既然都是外界的事物了,又不是你本身的事物,你为了一个身外之物烦恼个什么劲啊?就算是自己身上的问题,那么也没必要烦恼的,它其实是在提醒你,你的某些习惯是不对的,需要改改了。

中医讲怒伤肝,悲伤肺,恐伤肾,喜伤心,忧伤脾胃。这些情绪怎么来的,可见你自身的问题还是外界的刺激反馈造成的。就算你不信中医,但是你应该相信情绪是一个电信号,它可以刺激你身体产生某种化合物,作用到你的身体里。

所以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没必要产生额外的情绪。你要说这不是冷血吗?错,这是大智若愚,这样的人往往才最具有人生智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