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摸上王莽岭:穿越南太行(八)

摸上王莽岭:穿越南太行(八)

时间:2021-02-26 18:52:53

相关推荐

摸上王莽岭:穿越南太行(八)

-10穿越南太行

摸上王莽岭

安东老王原创

时间:-10- 20早晨6时至下午16时;地点:山西陵川县古郊乡锡崖沟村至河南新乡辉县郭亮村

一山大雾笼罩,秋雨迷蒙。一彪人马天还未亮开始登山;图片:队友·手留余香摄

一、雨中攀登王莽岭

锡崖沟的早晨,天未亮时,下起了雨。这是此次穿越第一次遇到阴雨天气。

车把我们送到王莽岭下,所带的雨具派上了用场。一山大雾笼罩,秋雨迷蒙。三十四位兄弟姐妹,这是要干啥呢?像特种兵执行任务一般,打着手电,摸路上山。

王莽岭景区,地理位置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居锡崖沟村正北。王莽岭是南太行的最高峰,因西汉未年王莽赶刘秀到这里安营扎寨而得名。其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跌入河南省辉县市境内仅300米左右。

山高岭险处,必有鬼斧神工,自然美景,种种胜迹。惜乎深秋雨雾,锁住了王莽岭诱人的风光。过去来过此岭的丹东朋友们的描述,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出。路是险的,在登上景区内的一段,细细长长、弯弯曲曲的山路,被雨打得精滑,队伍前时不时传令:“向后传,注意滚石!“”后传,有坑!“队伍甚至传不准说话,以防分散注意力。天呐,这种情形,让人说啥好呢?

六时许,晴日王莽岭所呈现的景象应该是云海、日出、奇峰、松涛的“清凉圣境”的。有着“太行至尊”美誉的王莽岭,它的风色是动天地、感人神的(参见上图网络图片,感谢原摄者)。“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 聚,何须五岳攀。”已摸上半山腰的我们,是登上王莽岭,也不识太行山!

图片为同行队友摄

雨中,路难辨认,有时需确认一下。沟壑中的乱石,则小心提防。在登上峰顶前,王莽岭给福成的印象,就是一堆堆乱石遍地的山沟沟。山顶,那一阵阵的山风回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

在雨里登山,确是很辛苦的。此行,最累是行军马武寨,最苦当是摸爬王莽岭了。里面的衣服让汗水溻得尽湿,外面的冲锋衣也让雨水打透。所带雨披不防雨,只能用来挡风。

快登上山顶时,雨刚歇。前面传来领队的口令:别脱雨衣!

大家都汗流夹背,湿热难耐,有的已经准备脱雨披了。户外经验告诉大家,此时脱衣物是危险的,山高风急,会致人以失温状态,非常严重。

队员们摸爬上山的写实照片;为同行队友摄

半山腰上,如果是晴天,我们所见的应当是这样的美景;网络图片,感谢原摄者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此行前,福成希望拍到这样的风光片,不是一幅,而是数百幅

队友“老董”、“艳”夫妻俩在拍摄

现实中,我们只能拍摄王莽岭的雾压雨山。风和景明之壮美,来日再期。

不过,近处,王莽岭的地貌还是辨得清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奇石奇峰奇。

王莽岭地处山西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最高海拔1665米,最低处仅800米。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因路险,福成没有注意到眼前所经过的大型顺层滑动构造。细心的游者在观日台南侧发现,顺岩层发育巨大滑动构造面,在地貌上形成明显的分界线,沿滑动面常有小路。其上部是奥陶系下统细晶白云岩,下部是寒武系上统厚层粗晶白云岩。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外形似石灰岩,常呈浅黄色、浅黄灰色、灰白色、灰褐色、淡肉红色等,具晶粒结构、残余结构、碎屑结构或生物结构。滑动面上处处可见角砾岩化、伴生小褶皱、构造透镜体化和泥化等构造滑动迹象,滑动面清晰。白云岩的色彩与景观,则我们一路常观察到的景观(参见下面几幅图片)。

小资料: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人走在山腰处,雨已收而雾未散。所见的是千万年来水蚀的岩石与山峰。下两图为特写:

二、行走雾岭情更迫

卧云岗。此景点近王莽岭顶峰,顾名思义,此景点为观王莽岭云海奇观的一好去处。宣传资料称,此岭天象奇特,有与泰山、海边相媲美的日出,与黄山见高低的云海,与长白山敢对比的雾凇冰挂,以及只有在佛教胜地都难得一见的佛光,千姿万态,与众不同。我们一行至此,却将自身陷在云雾里,哪里可见云海呢?

彼时,雾气弥漫,可见度在三五十米。卧云岗边,倒是有一株古松引人眼球。这株老松,年不知几何,但见伏地盘石,如臣蟒大蛇一般;名为“卧龙松”。我们小分队的几位,阡陌(蓝天)、平安、小龙女、河庄农夫等都在这里留影纪念。我还建议同属小龙的小龙女、河庄农夫合拍了一幅。以示纪念有缘同行吾中华之太行山。

卧龙松局部,也能看出它真像巨蟒大蛇

卧龙松附近小道旁的松林

王莽岭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动植物资源丰富。路边的松林、山上的古树,是福成很感兴趣的。

山高必有老松。观一山之景,水瀑为妩媚处,石岩为雄伟处,峡谷为奇险处,而古松、多见为老松古柏,则为秀美处。丹东地区的大缸山、凤凰山顶,都遍生古松而让我们丹东驴友、摄友留连忘返。吾中华的名山大川,如泰山、华山、嵩山无不大显松柏之灵秀,尤以黄山迎客松闻名天下。

王莽岭的古松老树,匆匆间不知更奇者。雾中看花,也就记录了几处。其中,王莽岭的寒柳,是福成所历之一得。见下图:

生长在海跋一千二百米处的王莽岭寒柳

柳树的品种不少,我们一般都知道垂柳,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如鸭绿江畔、西子湖的垂柳,人们印象较深。在丹东,福成除了欣赏垂柳的风情,还喜欢( 朝)鲜柳,在锦江山公园有数株,别处如五龙山也见过,躯干灰白,如老龙升腾;另外还有不常见的腺柳,在锦江山莲花池边上,是一株上百年的老腺柳,挺珍贵,前年曾在电视报上发图文呼吁加以保护。寒柳,则是在王莽岭顶上第一回看到。

寒柳是王莽岭最珍贵的植物之一,学名中国黄花柳,俗称寒柳,属灌木或小乔木。海拔一千二百米处生长的寒柳,是难得一见的。据描写,当数九寒天,王莽岭上雾凇冰挂晶莹洁白之时,寒柳在冰挂雪裹中开出内黄透绿的小花,犹如一树翡翠,成为稀世奇观。下图为寒柳冬天的样子。

不知我们的队伍里还有谁对古树感兴趣,认真地抚摸过寒柳硬朗伟岸的躯干。道是: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面的水边,送别之地)。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明清·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青山。湔(音jiān,洗也)裙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两诗都咏寒柳。诗意有赞有感伤。赞,福成点赞;感伤,福成不取。

王莽岭寒柳的树干

三、从“刘秀跳”到“小太行”

王莽岭,是王莽、刘秀在西汉末年相争的地方。有了王莽追赶刘秀到此安营扎寨,才得名王莽岭。自古以来,这座大山高岭及其周边方圆,刘秀的史迹较丰富,何不以刘秀名之?这涉及中国的地名文化与名讳文化了。

查历代帝王,无一帝王的名讳为地名山名水名。见过始皇山、武帝岭、唐宗宋祖河否?没有。古人是避讳以帝王赋名山岳地名的。你会说,王莽也是帝王啊?其实王莽在历史上,不是中华正统。中华文化中,存中正、正统之观念,王莽虽然建立过短暂的王朝,名为新朝,其以西汉外戚王氏家族和身份,代汉建新,在历史上是一位篡位者的形象。与唐代的武皇则天不同,武则天也自立为帝,建立武周王朝,但她晚年仍以唐为正统。故历史上以武则天为唐代中兴之主。刘秀呢,则是汉代中兴之祖,即东汉的始祖,所以要避光武帝之讳,而不用避篡权者王莽名讳。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此岭名王莽的文化内涵了。

上图:汉光武帝、新莽之王莽、唐武则天像;安东老王制图

历史资料:

王莽(公元前46年-公元元),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建立者,为新太祖,公元8年至公元在皇帝位。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其后,爆发农民大起义,新朝覆亡。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今河南南阳人 ,史称汉世祖光武皇帝,是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新朝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西汉刘姓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仍沿袭“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定关东、陇右、西蜀等,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跳(崖)处的当代诗碑

过王莽岭,在一个有名的景点-“刘秀跳”的地方,有两方石碑,一是刘秀跳崖的景碑,一为诗碑。我们在这个地方都拍了照片以示纪念。

这个地方,是两峰之中夹一深谷。传说刘秀被王莽追杀于此,前有绝壁深涧,后有追兵紧逼,情急之下,纵身跳过。经这一跳,绝处逢生,成就了光复汉室、建立东汉的伟业。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有遇到山穷水近时,但是否有胆气一跳呢?

叹楚霸王,别姬自刎乌江;赞汉光武,绝境纵身一跳。

下图即为刘秀当年之一跳处(此为传奇,正史无载) 。

走出这片松林,快到顶峰了,由观日台处,直可登峰顶、观日出与云海

关于“刘秀跳”的真伪,且不去分辨了罢。

在观日台,我们一行在大雾中,连对面的山峦都看不到。本来,王莽岭观日台是一著名景点。这里,游人或摄影爱好者,常常在三更天即起,在日出前赶到,一观日出之壮美。(下图为网络图片,向原摄者致敬!)

王莽岭日出(图引自网络客,向原创者致敬!)

王莽岭云海(图引自网络客,向原创者致敬!)

王莽岭景区的顶峰上的小太行

终于在雨雾中登到了山顶。王莽岭之顶端,观之不同凡响。一大片奇石构造,非常引人注目。这一构造好像是八百里太行山的浓缩,异常精致而唯美地展示在这天地之间,高岭之上。

小太行。

沟壑、石骨、山脉……这种神奇的构造,非人力可及。如时间允许,这里可欣赏半天的。匆匆走过,拍几幅图片,算是来了,又走了。小太行啊,仙人留连之所在的啊,半世去品,未必参透;一生求索,或不曾谙。

而我们,只能匆匆走过。

且再回眸:

我们走过的风景,有时是这个样子(网图,向原摄者致敬)

我们摸上的王莽岭,有时是这个样子(网图,向原摄者致敬)

我们哥俩在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的石刻前,是这个样子

我们在雨雾中摸进王莽岭,下山之后,则是这个样子山。有点“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

图中驴友左起:阡陌(蓝天)、河庄农夫、平安、开心就好、小马哥、小龙女、一军、海风、安东老王;图为蓝馨儿摄

图中人物左起:开心就好、蓝馨儿(辉山)、集结号一军、小马哥

图中人物为宽甸团队;左一为领队独行者

中午,在王莽岭下一家饭店,我们仍吃河南烩菜。锡崖沟没有吃够的感觉,这一顿补回来。哈哈。

图中人物:为丹东市区团队,立者为平安、左一为阡陌(蓝天),右一为领队丹东刺客

四、行进郭亮村

饭后,又下起雨来。

仍得雨中行军。开始是好走的路。路滑无险。走了数公里,到了郭亮村已经废弃的山路,路则很难走了。

开始是好走的路。路只是很滑,但无险。

郭亮村的弃路,有好几处山洞。洞是人凿出来的,地面坑坑凹凹,高低不平

走过山洞后,路更加难走;有时需在深坑中跳跃,有时要在险路上缓行

这一彪人马,是跌跌撞撞、歪歪扭扭地走路,参见同一位置所拍的下图:

这一彪人马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穿越

放眼洞外山,来时路无踪

回望来时路,人过无迹形

本篇结束;下篇:郭亮村纪行:穿越(九)继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