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丽江纳西族姓氏考略

丽江纳西族姓氏考略

时间:2023-05-22 21:49:01

相关推荐

丽江纳西族姓氏考略

导语: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纳西族的姓氏文化非常丰富。纳西族有汉姓的历史在西南少数中也是比较早的。杨杰宏先生的《丽江纳西族姓氏考略》一文理清了纳西族的姓氏渊源,值得一读。

中国传统文化重血缘传承及宗法制度,由此也附生了相应的姓氏文化,从历代修家谱到立碑建墓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姓氏文化的起源可能与汉的滥觞同步。老子说:“名,万物之母也”。孔子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姓氏称谓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一个姓氏中可以窥探到一个家庭、家族、宗族的历史,甚至一个地方的历史,一个民族的传统。对纳西族姓氏文化研究,也有利于我们以史观今,以史鉴今。

一、纳西族姓氏源流考

一般认为纳西族姓氏中以和、木二姓居多。有些学者认为纳西族汉姓最早的是木姓,始于明朝开国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赐纳西族首领阿得姓“木”是史实,但不能仅凭此史料而断定木氏为纳西族最早姓氏。

纳西族的姓氏最早实行父子连名制,东巴经《创世纪》中人类祖先草羡里为为(即崇仁利恩)的父子连名世系为“……海失海羡,海羡刺羡、刺羡天羡、天羡初初、初初初余、初余从交、从交交羡、交羡比羡、比羡草羡、草羡里为”。元朝一代,纳西族首领共有五代世袭土司,他们的名字分别为:阿琮阿良,阿良阿胡,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明朝初期,纳西族首领阿得因从征有功,朱元璋“嘉其伟绩”,授于其诰命一道,允其任丽江府世袭土知府,官衔为中顺大夫,并赐予“诚心报国”的金翎腰带。并昭告天下:“尔丽江阿得,率众先归,为夷风望,足见摅诚,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表。今命尔木姓……”有了木姓以后,木氏土司视为特权专利,不准平民姓木,只能姓和,即使是木氏嫡亲,若非嫡长,必迁出古城而驻各关口要隘,三代以后必须降为“阿”,“阿”姓五代以后复降为“和”姓。这种做法一则避免了家族群体过于庞大而带来的利益纷争及经济负担;二则派直系亲属坐镇要害之地,加强了专制统治。故《徐霞客游记》中说:“盖丽江土著,官姓为木,民姓为和,更无别姓。”嘉靖年间的木公曾为此赋过一首“述怀”诗:“丽江西迩西戎地,四郡齐民一姓和。权镇铁桥垂法远,兵威铜柱赐恩多。”这是明朝时期姓氏的情况。

大多学者依此认为丽江姓氏始于明代,以木氏为早,和氏次之。民间也流传着和姓的来历:为什么平民百姓只能姓“和”?民间有不同说法。“和”字由一“木”字头上加一撇,旁边带一“口”字而来,意即头戴草帽、身背箩筐,是木氏土司的世代奴仆。另一意:“木”字一撇,意喻是木氏土司给了一方生存之天,旁边一“口”则意喻给了一口饭吃。

但纳西族的汉姓可考历史还可推溯到早于明朝1000多年的汉朝。据史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8年)白狼王唐蕞“慕化归义,作诗三章”,献给汉明帝。史称“白狼歌”。据方国瑜先生考证,此诗与纳西语最接近,可认为是纳西族先民之作。对此也有些学者有不同意见,但不外乎都限定在古羌人分化出来的民族范围内,彼此都有民族渊源关系。白狼的名称一直到元代仍有记录,元时丽江茶罕章阿良管辖的范围就有白狼之地,具体地址在今四川甘孜州巴塘县一带。据考50年代仍有5000多户纳西族。

如果把唐蕞算为纳西族先民,可能是最早有汉名的纳西族先民了。其后在唐代的文献中也出现了纳西族先民的名字,但这只是民族传统姓名而非汉名,只是史官为了方便书写而取,并非自己所取姓氏。

唐朝时所记载的纳西先民没有提到姓氏。据白居易的《蛮子朝》一诗记载:“笑令中使迎蛮子,蛮子导从者谁何?摩挲俗羽双偎伽……”这说明这个充当导从的纳西族先民地位身份并不显赫,不足以赐以汉姓。

最有意思的是《元一统志》《元史》二书出现的纳西族姓名出现了同一人不同姓名的情况。二书都提到了蒙古军进入丽江后的情况:在纳西族地区,忽必烈和兀良合台接受永宁和字、丽江麦良、中甸唆火脱因、塔里马等部落首领的投降。中路军在打郭寨攻打了“坚壁拒守”的部落首领;西路军在金沙江沿线受到猛烈阻击,特别是半空和寨,地势险要,难以攻破,兀良合台派人侦察,先断其水源,亲自率兵攻打了七昼夜,“剿杀无噍类”,是为最激烈残酷的一战。虽然杀了和牒(阿塔剌)、和失(阿叔),但任命和牒儿子阿乾为巨津州首领。

《元一统志》中提到的纳西族首领姓和,如和牒、和失、和字都名列其中,奇怪的是其后修的《元史》中却不以和氏称之,仍保留了纳西族传统姓名制度,如阿塔剌、阿叔、阿乾等。《元史·兀良合台传》记载为:“癸丑(公元1253年)秋,大军自旦当岭入云南境,摩些二部酋长唆火脱因、塔里马来迎降,遂至金沙江,兀良合台分兵入察罕章,盖白蛮也。所在寨栅,以次攻之,独阿塔剌所居半空和寨,依山枕江,牢不可拔,使人觇之,言当先绝其汲道,兀良合台率精锐立炮攻之,阿塔剌遣人来拒,兀良合台遣其子阿术迎击之,寨兵退走,遂并其弟阿叔城俱拔之,进师取龙首关,翊世祖入大理国城。”

二、和姓考

为何在同一事件中的人物姓名有了出入?窃以为这与这两部书具体的编修时间及历史背景有关。《元一统志》系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编修,具体编修时间为元至元二十二年六月至三十一年十月。这一时期丽江正式成为中央统治管辖的地方行政单位,对官吏的任免、奖惩都有严格的规定,名正言顺是历代朝廷史官所注重的,姓名也不能随便乱取,尤其是对雄控一方的地方土尊,他们一旦纳入“朝廷命官”的行列,都要郑重其事,造册登记,并上报朝廷,以示恩宠。名从其称,根据氏族的名称来取首领的姓。当时书中为何取姓为和?东巴经记载,纳西族先祖哥来秋,生四子,分别是束、叶、买、禾四支,金沙江一带纳西族部落为禾部族。东巴经中也说“梅禾不分离,迁到江边地”。阿塔剌即和牒,阿叔即和失。从中可以看出,《元一统志》的史官以部族名“和”(与禾同音)作为姓氏,然后以联名中一字作为其名,如阿叔成为和失;阿塔剌成为和牒。方国瑜先生也作过考证,“据《通安州》(指《元一统志》中通安州条)载:‘(丽江路治所罗波半空城)西北至本路八十五里’,则司治在今丽江城与巨甸间长江第一湾之石鼓镇,地名罗波,即《木氏宦谱》所说之剌巴江口,亦即兀良合台争战之半空和寨。而阿塔剌即和牒,阿叔即和失,字音相近,惟和字出降,《元史》误载于永宁州,或是同名耶。”方先生的考证厘清三个问题,一是半空和寨的具体位置,并非有些学者所言的巨甸或红岩的将军台(点将台);二是对史载“和字内附”中的和字辖所为永宁提出了质疑;三是说明了如阿叔与和失,阿塔剌与和牒皆为同音异译,实为一人。同时也证明了半空城为和(禾)部族的城池,故名为和寨,只是以半空城或罗波半空城称之。罗波即今天石鼓的纳西语称呼:“拉叭”,意为虎啸之地。

《元一统志》中的和姓的来源大抵如此。

《元史》中却把这一和姓取消了,只是名为阿叔,阿塔剌,为何?《元史》非元朝时编修,乃明朝初期所修。二十四史皆隔代编修而成。明朝时丽江正式有了木、和二姓。木姓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而和姓可能沿袭于元朝时源于禾氏族的和氏。因木氏祖先源于尤氏族,为有别于禾氏族,采取了垄断姓氏的做法,以致于有明一代丽江仅和、木二姓。因禾部族早于木氏土司有了汉姓,不符合木氏的正统地位,故明朝史官根据实情予以了变通,把原来的“和”姓降为“阿”姓,与木氏土司未有汉姓前的姓名一致。《元史》则又把原姓取消,这是明代史官所为。

对没有被朝廷任命官职的部族首领仍以原名呼之,如《元一统志》中提到的金沙江流域摩些酋长“蒙醋醋”,其家族在忽必烈征大理时统治此地已历39代。从1253年上推39代,以每代25年计,约在3世纪中后期。对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的祖先仍以原名称之,而非以“和”姓称之。说明“和”姓只是元朝史官所赐,其原因是为了以正统计,其次以有别于一般百姓,这与木氏土司垄断姓氏政策是如出一辙的。有明一代,木氏土司对土司以外的居民严格规定只能姓和,可能是借鉴了元朝史书所载的和姓;另,尤部族首领取代禾部族首领成为纳西族地区的首领,所以和姓里也有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味道,因为和姓只能是下层百姓。

根据以上所述,纳西族汉姓源于明朝之说是不客观的,木氏为最早汉姓之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以汉文献中出现了纳西族首领的汉姓,就以此认为纳西族已经普遍实行汉姓了?

其实这种孤证是需要慎察的:一是元时,纳西族各部落仍“依江附险,酋寨星立,互不统摄”。(元李京《云南志略》),尤部落首领阿良虽授予了土官之职,但“阿良和他的子孙们,都还不曾把分散在各地的摩些部落统一起来……(各部落)并没有统属关系”。蒙古军队进入丽江时期,纳西族各自为政,汉文化仍未渗透进来,纳西族部落首领都放弃原来传承了数千年的父子联名制,突然换为汉姓,这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未具备条件。就如一个远离英语文化圈的部落社会中,几个人冠上英文名,纯属多此一举。就如洛克的论著中出现了大量的纳西族人物的英文名,其实此名非彼名,不过音译而已。同样道理,《元史》中出现的“和牒””和失”等名,非自取之姓,乃史官所取。直到改土归流后,一些远离统治中心的偏僻山区仍实行传统的父子联名制,只有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才实现了汉姓的普及。

故有明一代,丽江只有和、木二姓,是实情。当然,有明一代是丽江大量吸纳汉文化的时期,也有不少被木氏土司邀请而来唱酬诗词的汉族文人墨客,这些人仍有保留原姓的可能;但他们只是过客,而非常住居民,故不能因此确定当时丽江有其他杂姓。这些文人如果要落籍丽江,还是要降姓为和的。这与当时木氏土司的统治政策是一脉相承的。这在上面的《徐霞客游记》中也提及到了。

有些学者认为丽江在明时已经有了大量的流寓入籍者,这些多为汉人,故汉姓必然带进来。这是忽略了当时丽江的政治实情。乾隆《丽江府志略》中称:“明洪武初,赐土官姓木后,惟承袭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世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民和姓居多,自设流以后,渐复本姓。”丽江的原汉族移民家谱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归流前入籍后改为和姓,归流后渐复本姓。但有些因年代久远,沿袭成俗,不再改姓。故同一家族分支也有两种姓氏的情况。如笔者家族家谱中就有和、杨同为一家族之记载。

三、丽江纳西族的其他姓氏

改土归流前也有部分汉族移民迁入丽江,但慑于木氏之威而改姓为和;归流后纷纷恢复本姓,杂姓由此培增。再则政策的宽松,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移民的增多。清朝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仍不断地迁移到丽江。据唐有为先生考察,清乾隆八年(1743年)纂修的丽江府志略中所提到的姓氏有44个,历经140年后的《光绪丽江府志稿》中提及的姓氏,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81个姓。解放后仍呈增长趋势,如到1994年7月,仅大研镇就有不同姓氏227个。唐有为先生在其《丽江姓氏考》中对丽江的111个主要姓氏进行了调查整理,下选一二,以飨读者:

1.杨氏

(1)始祖杨辉

字德升,原籍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人氏,明洪武戊申年(1369年),由湖南行医至昆明后到丽江,为木氏所留。于今已有34代120多户人,分别住在五一街、光义街忠义村,义和阿当坷、石鼓、巨甸、大具、中甸,以及昆明、四川万县等地。

(2)始祖杨宗济

据宗谱序曰:藻少时侧闻,吾杨氏到滇自前明初(注一:洪武年间即明太祖朱元璋年号,1368年~1398年)贯则江南金陵府(注二:今南京,同时到云南的有些家谱写为南京应天府大石桥)上元县柳树湾。昆仲三人,长曰宗泽,复次曰宗濂。泽居昆明碧鸡关下高桥村,濂赴永昌,济则至丽以开杨氏之鼻祖也。到丽已13代,初住白马龙潭务农,后入城。又载:第六代杨国琅(石渠)道光十六年分岁进士,少倜傥有六志,叠游名山大川,晚年归乡,培植子弟,东溪堂叔及四藻兄弟辈皆蒙教泽者矣。世人以“杨六先生”誉称。

(3)始祖杨应领

据谱载:原籍大清国四川巴州县瑶池巷人,铜匠出身,明代到鹤庆,后应木氏邀请到丽江,初住白沙,后到丽城,居兴仁村,故旧称大石桥左侧小巷为打铜巷。从始祖到第九代杨廷桂皆打铜,代代相传,到今12代约200户。铜匠这门手艺,对丽藏商业贸易起过不少的作用。每年冬天到第二年5月丽商进藏前,打制马料锅、黄连锅等藏胞用品,特别繁忙。丽城及西藏各大喇嘛寺陈设的各种不同式样的祭碗灯盏之类多出杨氏之手。铜锁一物为周边各县人民所乐购,远销昆明及全省各地。丽江人民自古以来都爱用铜器,因色泽美观和耐用,所以小到烧水壶、水瓢,大到洗衣用的锅,都用铜器。凡殷实人家,每户不少于十件。

(4)始祖杨节

任木氏把事(天启四年髦耋之年逝世),信奉佛教密宗(丽人叫经楞),为主教。原籍江苏宁吴县人,居太湖边。约在明洪武二年先祖已到大理,往来于大理丽江,从事密宗活动、建筑彩画。在大理已繁衍十代,明嘉靖间迁丽江,居阿溢灿,杨节为丽江始祖,为丽江佛教密宗主教,老房有藏经楼,有横匾曰“三宝座”,据传,白沙大宝积宫、丽城下观音堂(华截都)彩画均出杨氏之手。到今15代约25户人。

2.张氏

张氏原籍江苏南京沙桥五柳树村。南京鼻祖张留柱,传至张觉义移居丽江,从事道教,作法事。到张之吉孙为21代,住光义、七一、五一街等处,白沙及中甸木笔弯有同族人。仅光义街6大户已有50户。据传,觉义善于彩画,到丽江始居白沙岩脚。有家传对联二副:其一为“继世源从五柳树,传家自有百忍图”。其二为“十九代宗族繁衍庆绵绵之瓜瓞,千百年子孙荣贵叶振振于麟趾”。

3.李氏

(1)积善巷李氏,始祖李先常,妻冯氏。李氏自明以来,由江南任仕于滇南,后寄居鹤庆松桂桂辛五营村,以造纸为生,后被土知府木氏聘为纸师,移居丽江狮子山下玉河畔积善村。义尚文明村李氏亦为同宗。

(2)白马龙潭李氏

始祖李灏,原云南临安府石屏州人,官学正,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乡试中第六名举人,乾隆年间到鹤庆,后到丽江。到今12代41户人。东元村有族人为白族。

(3)兴文巷李氏

始祖李弥,原籍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人,以治银为业。居七一街兴文巷,旧称银匠巷,到今15代,仅大研镇就有50多户人。白沙镇玉湖、拉市镇海北有族人。

(4)五一街李氏

始祖李补,据传来丽屯垦,“陇西世第”,于今16代近百户人。为李达三、李群杰、李鲁卿之先祖。李氏后代李悦清初到拉萨贸易,是一个富商,藏胞称之为“匆本李悦”(匆指生意,本指官,即老板之意)。清嘉庆年间曾修文峰寺“都科”一院(静座堂),其兄李洋题曰“南州第一灵洞”并有跋语。李有家联曰:邺架诗书传自昔,龙门声价重于今。

四、丽江纳西族姓氏的几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唐先生姓氏考主要以丽江古城为主,有些涉及到乡村姓氏也大多源自古城姓氏。丽江纳西族所居住的乡村中姓氏以和为甚。但不能以此断定凡为和姓者皆为纳西族,丽江本地及周边的迪庆、怒江、鹤庆、剑川等地的傈僳族、藏族、白族、彝族中就有不少姓和的。据传这些周边民族中的和姓大多始于明初木氏土司统治这些区域时期;另有部分是在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所改,这些民族接受汉文化时,不少纳西族知识分子成为启蒙老师,大多汉姓也是依照丽江姓氏取之。也有少部分是在解放后需要登记汉名时,参考村中及周边纳西族姓氏而定。居住于宁蒗、盐源等地的纳西族分支纳日人的姓氏较为复杂,永宁、蒗渠土司姓阿,盐源土司姓喇,百姓的姓氏大多始于解放后,有杨、曹、石、和等姓,但平时仍以纳日名称呼;有些名字则来自藏族名称。

其次,纳西族中姓和的家族不一定皆源自纳西族先民,有些是汉族移民演变而来的。这与改土归流前“官姓木,民姓和”的政策有关。改土归流之前寓籍丽江的汉族移民被迫改为和姓后,因年代久远,有些家谱散落,无从考证原来姓氏而保留和姓。唐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四方街的胡姓就有三次改姓之举;原系南京应天府乌城县人氏,入籍丽江时改姓为和,后归流后因上门胡姓家族而改为胡姓,但上门之时同辈的叔伯人为和姓。在重修家谱时对最初的汉姓作了推测:“我鼻祖讳合,精于铸器,为土通判木邀至丽江……因住四方街尾,咸呼为街尾游底,游底之名不识其所由然。考之丽江土语,游者杨也,底者地也,以汉为杨地,尔时丽江风俗庸陋,凡遇人不拘老少,或直呼正名,或直呼乳名,而罔知避讳,如此‘合’者疑是乳名,杨地者疑是正名,以此推之,则似当为杨姓也。”也有不同情况,归流后即使可以恢复本姓,也知道原姓,但因沿袭成习,且祖上有名望者以和姓名之,因尊崇先祖而保留和姓,归流有两支恢复为原姓,另一支仍奉和姓。但三支皆以同一部族谱为宗谱。宗谱名为“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勋之族谱”,和公勋,字克五,清嘉庆举人,嘉庆十三年壬辰科中第五名,经魁。这样就出现了同一宗族有不同姓氏的情况。

第三,和姓、木姓虽为丽江有代表性的姓氏,但不能说此二姓为丽江所独有。有些导游以讹传讹,动辄以木姓为贵族之姓,和姓为贱民之姓来制造噱头,渲染和木二姓是仅丽江一地所有,有的甚至把中央电视台的和晶与丽江生拉硬扯。这是常识性的错误。《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受人时。”羲和氏有四子:羲仲、和仲、羲叔、和叔。掌管天地的职位叫“和”,“和”姓是以官命名的姓氏。春秋以后羲和氏的子孙后代就以羲和为姓。“和”字原为地名,春秋时的晋邑。成语“完璧归赵”中的璧就是和氏璧,《辞源》有载:“和璧:春秋时楚人和氏所得的宝玉,叫和氏之璧”。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和凝,满清巨贪和珅皆为和姓。河北定州和姓者也很多。至于木姓,也绝非丽江独有,单云南一省中的傣族、回族中就有不少木姓者,全国就不计其数。孔子大弟子子贡曾官至鲁国宰相,其死后,其后人因避仇而改姓为木。据杨林军先生调查,与木家院不远的蛇山下有一姓木家,据主人说与丽江木姓不是一宗,原籍江苏,明时就迁入丽江。

姓名者,关乎一个家族、宗族的家脉、族脉,甚至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可不慎察。

转自1月27日《丽江日报》副刊“古城之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