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UC头条:中医脉诊不传之秘: 正常脉象的基本特征 没想到原来这么复杂

UC头条:中医脉诊不传之秘: 正常脉象的基本特征 没想到原来这么复杂

时间:2023-05-10 18:34:18

相关推荐

UC头条:中医脉诊不传之秘: 正常脉象的基本特征  没想到原来这么复杂

中医脉诊是一个比较传神的技能,能够真正掌握这项技能的医者,却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古往今来,医家们对于脉诊可以说是孜孜以求,作为一项终身练习的技能。就连中医脉诊学的创派鼻祖王叔和都发出“心中了了,指下难名”的感叹。而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许胤宗一边说“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说明脉诊的重要性,一边又说“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说到这里,是不是感叹人生突然好艰难?

那么,在诊脉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判断脉象的正常还是不正常呢?这其实是脉诊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黄帝内经》曾有“常以不病调病人”,充分表达了要想诊断有病之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无病之脉。那么,什么样的脉象是正常的脉象呢?或者说什么样的脉象才是无病之脉呢?这个学问就大了去了,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在《脉诀汇辨》里,曾明确强调,“察平脉以定其常”,但李延昰却只说了“明本部之脉,而治无病之候”,也就是“足厥阴肝脉弦细而长,足少阴肾脉沉实而滑,足太阴脾脉沉软而缓,足少阳胆脉弦大而浮,足阳明胃脉浮长而缓,足太阳膀胱脉洪滑而长,手少阴心脉洪大而散,手太阴肺脉浮涩而短,手厥阴心包络脉浮大而散,手少阳三焦脉洪大而急,手阳明大肠脉浮短而滑,手太阳小肠脉洪大而紧”。

但实际上,平人之脉,不仅仅是十二经脉或者五脏六腑各脏腑有各自的平常之脉。比如李时珍提出的“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这也是正常脉象的一种,因为女子有月经潮汐,男子有精满自溢,所以女子心脉君火的脉象经常出现沉象,男子右尺相火的脉象会经常出现沉象。这个主要根据男女气血差异来判断的,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临床实践上,都是正确的。

还有《脉经》提出的“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也是正常脉象。对此,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还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指出:“男以气成胎,则气为之主;女挟血成胎,则血为之主。男子久病,右脉充于左脉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女子久病,左脉充于右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反此者,虚之甚也。”这个不仅仅是从男女气血的生理差异来判断,还从病理角度来分析,可以说是理论联系实际。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黄帝内经》指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平息其实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呼一吸,脉搏跳动4次,如果是在“太息”的时候,脉搏会跳动5次。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一直以为脉搏跳动的正常次数是一分钟60~100次,实际上按《黄帝内经》的算法并不是这样,因为正常人一分钟呼吸一般在19次左右(现代医学认为人一分钟呼吸16~20次),按照天文与人体相应的原则,19次呼吸会有7次太息,按照这个计算方式,一分钟脉搏跳动字数的计算公式为19*4+7。

由于人体与天地相应,所以正常脉象还要注意脉象与时令变化是否同步,也就是《八十一难经》所说的“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八十一难经》并对四季脉象不按照“春弦夏钩秋毛冬石”的规律而出现的病变,做了高难度阐述。“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并指出,四季脉皆以胃气为本。为什么呢?因为“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生死之要会也”。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然,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脉象里没有隐藏的“真脏绝脉”和“十大怪脉”。另外,“春得秋脉”“少年脉得濡弱代散”“老年脉得洪大”“暴病脉小”“久病脉大”“心肾脉绝”“覆溢之脉”“无脉”等脉象,也是反映人体脏腑衰竭的“不祥征兆”,需要及时救治。当然,对于现代科学与医学的高度发达,即便出现真脏脉或者是怪脉,也未必是“不治之症”,若能及时抢救,或许也能求得一份生机。

看完这些之后,是不是突然觉得,中医诊脉实在太神奇,一个正常脉象都能有这么多套路,那么异常脉象岂不是千变万化了?是的,异常脉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脉,从种类上来说都有28种,而且每一种都有寸关尺的不同部位,更有脉象的相兼与组合,一经演变,那就是一个神奇的“脉阵”,犹如少林的“木人巷”,唯有高手才能闯阵成功,“大内低手”只有看的份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