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苦参碱 吡蚜酮 吡虫啉使用指南

苦参碱 吡蚜酮 吡虫啉使用指南

时间:2023-07-15 21:54:00

相关推荐

苦参碱  吡蚜酮 吡虫啉使用指南

苦参碱使用指南

本产品按照传统中医理论配伍,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纯中草药农药0.3%苦参碱杀虫剂。其高效、广谱的药效特点,无有害残留、无环保污染,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畜无害,对农作物无药害,害虫不易抗药,药效时间长,可达到增产效果。适用于园田、大田、大棚,花卉、中草药、烟草、林业、高尔夫球场、草坪等多种环境,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完全取代了化学农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成份:主选野生植物苦参的根提取生物碱,并配以中草药苦楝、百部、阿魏、艾叶、地肤子等天然原料加工而成,对人畜无污染,无药害。

使用范围及功效:可以使用在蔬菜、果树、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茶树、花生、烟草、药材、花卉、草坪等。防治农林作物的虫害,24小时致死率80%以上,48小时致死率95%以上,特别是常见的棉铃虫、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烟青虫、小菜蛾、白粉虱、夜蛾等效果显著。对瓜类作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枯萎病、锈病等真菌性病具有防治作用。

作用机理:本品以触杀为主,胃毒为辅,害虫一旦接触本药剂水溶液,立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虫体蛋白被凝固,作用机理:本品以触杀为主,胃毒为辅,害虫一旦接触虫体气孔被堵死,害虫窒息而亡。

稀释方法:稀释倍数为2000—4000倍;加普通水稀释,防治蚜虫初期使用4000倍,在虫害高发期稀释1500-2000倍。

药效特点:喷施后即对害虫产生抑制作用,并世使害虫无危害作物能力;持续时间长且不影响收获采摘。用药前,要将本品充分摇匀后稀释,内有少许沉淀为正常。不影响产品质量。

品质特点:本品由多种传统中草药和自然植物配制而成。属长效性绿色环保有机杀虫剂,喷洒后即对害虫产生呼吸抑制作用,使害虫无继续危害作物能力,24小时对害虫击倒率达95%以上。

1、不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实践证明,害虫对0.3%苦参碱水剂不产生任何抗药性,与其他农药无交互抗性,对使用其他农药产生抗性害虫防效仍佳。

2、安全性:对人、畜安全,对天敌无伤害,无三致和三废,在生物体内无积累和残留,药效期长,持效期10—15天。

3、具有一药三效"的作用。产品不仅具有优良的杀虫、杀螨作用,且对真菌有一定的抑制或灭杀作用。同时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达到增产增收。

4、广谱性:本产品杀虫谱广,尤其针对蔬菜、茶树、果树及大田作物常见的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茶尺蠖、蓟马、小绿叶蝉、粉虱等,有效率达95%以上。

作物

蔬菜

棉花

茶叶

烟草

大田作物

花卉

果树

花生

大豆

玉米

防治对象

菜青虫

小菜蛾

蚜虫

甜菜夜蛾

棉铃虫

蚜虫

红蜘蛛

卷叶蛾

茶毛虫

烟青虫

烟蚜

二化螟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蚜虫

红蜘蛛

粉虱

红蜘蛛

蚜虫

梨木虱

豆荚螟

红蜘蛛

豆天蛾

大豆蚜

大豆小夜蛾

草地螟

玉米螟

玉米蚜

甜菜夜蛾

蓟马

黏虫

制剂亩用量

40—70

毫升/亩

60—80

毫升/亩

40—60毫升/亩

40—60毫升/亩

60—80

毫升/亩

40—60毫升/亩

50—70毫升/亩

40—70毫升/亩

40—70毫升/亩

40—70毫升/亩

残留特点:无有害残留。

利益特点:由于本品稀释倍率高,降低了用药量,多虫并防从而降低了农药费用,减轻了农药消费者的负担、降低了成本。

使用要点:稀释前摇匀、稀释后勿保存,施药前清洗喷雾器、喷药时均匀喷洒全株、勿与碱性物质混合、降雨前不宜使用以免浪费。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在上午十时前喷洒效果最佳。、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光、避高温贮存,注意防火。

本品不能作为专性杀菌剂使用。

五家渠农佳绿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吡蚜酮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导语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下面重点介绍吡蚜酮优缺点、吡蚜酮使用方法、吡蚜酮使用注意事项、吡蚜酮安全间隔期、吡蚜酮用量、吡蚜酮杀什么虫

吡蚜酮的防治范围

吡蚜酮的杀虫范围非常广泛,在很多作物上都能使用,而且对多种虫害的防治效果非常显著,下面是吡蚜酮的具体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

适用范围:蔬菜、小麦、水稻、棉花、果树。

防治范围: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多种害虫,如甘蓝蚜、棉蚜、麦蚜、桃蚜、小绿斑叶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甘薯粉虱及温室粉虱等。

...吡蚜酮使用注意事项

科学规范的使用吡蚜酮非常重要,不仅能够避免药害发生还可以保证杀虫效果达到最好,我们在使用吡蚜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东西,下面是小编汇总的五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对水稻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2、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养育稻田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3、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彻底清洗器械,并将包装袋深埋或焚毁,并立即用肥皂洗手和洗脸。...[查看详细]

吡蚜酮的优点

吡蚜酮的具备很多优秀的特点,在对害虫防治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不错的使用效果,下面小编个大家汇总了一下吡蚜酮的优点:

选择性强——本品选择性极佳,对某些重要天敌或益虫,如棉铃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普通草蛉,叶蝉及飞虱科的天敌蜘蛛等益虫几乎无害。

优良的内吸活性——叶面试验表明,其内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可以防治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虫。...

吡蚜酮有什么特点?

●选择性强——本品选择性极佳,对某些重要天敌或益虫,如棉铃虫的天敌七星瓢虫,普通草蛉,叶蝉及飞虱科的天敌蜘蛛等益虫几乎无害。

●优良的内吸活性——叶面试验表明,其内吸活性(LC50)是抗蚜威的2-3倍,是氯氰菊酯的140倍以上。

●可以防治抗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桃蚜等抗性品系害虫。

...[查看详细]

吡蚜酮的用量及用法

吡蚜酮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优秀的杀虫效果,我们需要按照规范的使用方法和合理的用量来进行使用。

用药量:防治蔬菜蚜虫、温室粉虱,亩用药5克;防治小麦蚜虫,亩用50%吡蚜酮WDG5-10克;防治水稻飞虱、叶蝉,亩用50%吡蚜酮WDG515-20克;防治棉花蚜虫,亩用50%吡蚜酮WDG520-30克;防治果树桃蚜、苹果蚜,可配成2500-5000倍液喷雾。

施药方法:亩用药量兑水30公斤作常规喷雾或兑水10公斤用弥雾机弥雾。

吡蚜酮和吡虫啉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吡蚜酮: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

吡虫啉: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

2、作用不同

吡蚜酮: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

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吡虫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向左转|向右转

3、理化性质不同

吡蚜酮:熔点:217℃。蒸气压(20℃):<9.7510-8pa。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稳定性:对光、热稳定,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

吡虫啉:,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

溶解度水0.51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5-11稳定。

吡蚜酮和吡虫啉的区别:

1、吡蚜酮由吡蚜酮和烯啶虫胺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复配而成;吡蚜酮具有独特的口针阻塞效应,害虫一经取食迅速抑制进食;烯啶虫胺可以快速阻断害虫神经的传导。两者复配可有效防除水稻稻飞虱。

2、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酶受体的作用体,作用迅速,对刺吸式害虫如水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

3、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4、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分享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