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高三学生在家高效复习策略——语文备考篇

高三学生在家高效复习策略——语文备考篇

时间:2023-12-08 17:25:13

相关推荐

高三学生在家高效复习策略——语文备考篇

【编者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三年级补课全部叫停,大中小学延迟开学。目前距高考仅剩120多天,也到了高考复习备考中最关键的时节。

从复习的时间节点看,寒假承上启下,上接将近尾声的一轮复习,后启二轮三轮复习。从复习的阶段意义看,近期位于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之际,是“秋收冬藏”不断蓄积并为春天开始的二轮复习打好坚实基础的黄金期,也是考生考出好成绩的大好时节,更是趁机弥补薄弱点的绝佳机会。抓住机会就会弯道超车,跑出加速度;错失机会就会遗憾万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个特殊的有点长的“寒假”这个复习的黄金期和战略机遇期,奋马加鞭,跑出复习加速度。

鉴于此,公号今日推出高三在家自学系列第二期《高三学生在家高效复习策略—语文备考篇》,以期对学子备考有所帮助。

一全面梳理弥补弱点

有的放矢加强训练

高三学生在寒假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利用假期进行休整的同时,定要对自己半年的语文复习做个“回头望”,对自己的第一轮复习内容做完整的整理回顾,发现薄弱点,用科学的方法尽快弥补,加强针对性训练。

一要加强科学整理,发现薄弱点。高三学生要善于把自己半年来做过的模拟试卷、练习题和复习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对试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发现相关问题。要善于把大专题知识点细化为小知识点进行归类统计,比如病句题,笼统分析显然无法找到具体病因,可以细化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语病类型后,再去分析自己哪一种病句类型错误较多,再去进行专题训练。如果认为自身能力无法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可向老师请教分析自身试卷作答存在的问题,再去做针对性练习。

二要进行类题训练,解决薄弱点。“类题训练”是解决薄弱点的一种高效的精细化学习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寻找3—6道自身存在薄弱环节的试题(这类试题仅包含这一个小知识点),再去认真完成这几道试题,完成后再进行认真分析,发现相关问题并做好总结。比如对于小说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题,有的同学总是做得不好。这时可以在海量模拟试卷中寻找小说阅读试题中涉及环境描写作用的试题,仅去完成这几题,然后进行总结。而不是笼统完成所有的知识点。笔者总结了高考语文必须掌握的100个考点(见公号今日第二篇推文),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细化,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诊断分析。

三要开展深度复习,掌握好策略。在复习备考环节,要掌握几种深度复习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策略:

一是宏观审视基础上的归纳策略。要善于把同类型、同题型试题放在一起研究,变“刷”题为“看”题和“审”题,总结归纳相同题型的答题方法,总结归纳易错点、薄弱点。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内容中。

二是厚实积累策略。对于文言文翻译试题,尤其要在实词积累量上下大功夫,不能仅满足于高考120个常用诗词的内容。对于古代诗歌,最好能每天读《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的一首诗歌赏析并进行思考。

三是聚焦热点策略。作文复习备考要善于从寒假起积累时新素材,密切关注最新时事热点动向,多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评论板块,对热点素材进行分块切割整理,形成体系。

二 把握最新命题动向

有针对性做好准备

每年寒假之前,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相关试题分析、考试说明、一些较大省份的一模试题就会相继出现。这些信息内容庞杂,考生应该关注自己应该关注的内容。从今年情况来看,应关注以下信息:

一是重做高考题,研读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撰写的试题权威解读,对答案的分析体现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命题理念,其中对有的试题的解析和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教辅资料的解读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面对这种差异,还是应以教育部权威解读为主。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老师。俗话说,高考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重做高考题的过程就是重新理解命题意图的过程,重新审视命题思路的过程。优秀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对复习备考的新的启示。

二是关注去年12月初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山东、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统一安排的新高考首次模拟考试的语文试题。这套试题出现了较多变化,从整体上看,主要是客观题显著减少,主观题显著增加;试题阅读量稳定中略有下降;现代文阅读和语言文字应用试题调整较大,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保持稳定。出现的变化主要有:将论述类阅读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合二为一,增加主观题数量;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一次出现新诗鉴赏的主观题;文言文阅读出现原因概括式主观题;语言文字应用三道客观题题型变为“客观+主观”的新形式。试题甫一出现,立刻引起了一些议论。作为考生,要正确理性看待看待试卷中的这些“变”与“不变”的因素,并从中找到后期复习的方法,获得对复习的启示。这些方法和启示主要有:

1、关注稳定因素,认真扎实备牢基础。试题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应是高考延续的内容部分,备考时要全力以赴,积极准备。如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默写仍以考纲内容为统领,备考时认真复习即可。诗歌鉴赏侧重从诗歌内容与语言艺术角度考查情感表现,备考时要在读懂诗歌、品味语言上下大功夫,而不可过分关注外在形式技巧,形式其实总是为诗歌内容服务的。作文试题延续任务驱动型作文策略,作文备考要有基本的语境意识和对象意识,才能写好。

2、关注变化因素,尽快弥补复习盲点。从试题中变化的内容看,文学类文本的现代新诗鉴赏题值得关注,如以前没有做过相关练习,应寻找以前高考的相关试题和模拟题来进行练习,归纳基本的做题方法。文言文阅读可借鉴北京卷、江苏卷、浙江卷的命题形式,熟悉新题型,学会新题型的做法。语言运用题要多接触新题型,熟悉新题型,掌握答题技巧。

每年一月或二月,高考考试说明会公布。从往年经验和今年舆论宣传综合分析,今年的考试说明有可能不再推出。考试说明内容会保持稳定,不会变化。因此待考试说明出台后,考生只需关注变化内容,无需投入过多时间。

三 避免错误复习观念

启动二轮深度备考

要想实现学习与备考的弯道超车,考生既要提升速度,还要避免以下几种错误的意识。

首先,是路径依赖意识。在改革阶段高考试题剧烈变化的形势下,考生千万不能认为去年考什么今年就会考什么,去年怎么考今年也一定会怎么考。在复习时,必须把握全面复习的基本策略,树立一盘棋思想,可以突出重点,但绝不能不能有偷工减料思想、侥幸思想和麻痹大意思想。比如有同学在备考作文时,发现近几年高考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频次较多,就想办法找寻几个热点话题,背诵了几篇范文或时事评论,寄希望于考试时能够全部或部分使用。这种心态和做法就有很大问题,它既忽视了具体题目的硬性约束,也容易造成套作而丢掉更大的分数。同理,面对从未见过的新试题,也不需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要明白“变”才是“不变”、“变”中有“不变”的命题客观规律。

其次,要避免麻痹意识。到了寒假阶段考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审题不严、麻痹大意的行为。高三大强度高难度的训练,使很多学生过分注意答题速度,而忽视了审题方法。有同学甚至对题干要求只是一眼带过,忽略了很多重要信息。比如,全国二卷的论述类阅读第一题把以往选“不正确”的要求微调选择“正确”的一项,有同学根本不注意这一细微修改,结果饮恨考场。还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考生会在考试时见到似曾相识的或做过的试题,这时千万学会要理性应对,认真审读题干要求,不要惊喜连连而造成遗憾。记得有一年北京卷作文题目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诸多考生看到这熟悉的歌曲名字后激动万分,但直到作文快写完时,才发现未注意到“我有”二字,结果抱憾高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