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新选择: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新选择:左心耳封堵术

时间:2020-11-14 13:20:19

相关推荐

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新选择:左心耳封堵术

1 一不小心脑卒中,都是“房颤”惹的祸

深秋的早晨,60岁的林阿姨起床给家人准备早饭,突然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家人怎么呼喊也不应答,同时还伴有口角歪斜,左侧手脚不能活动等现象。家人立马拨打了120送医院急救,医生诊断为房颤引发的急性脑梗塞。好在送医较为及时,林阿姨目前已经脱离了危险。

在中国,每12秒钟就有人面临卒中的考验,更可怕的是20%的人会经不起这个考验而离开人世。据统计,房颤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约15%的卒中可归因于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2%,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病率明显升高,我国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以上,大多数像林阿姨这样的房颤患者,平常都会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容易眩晕甚至昏厥晕倒的症状。

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较无房颤者增加近5倍,致残率比无房颤卒中高50%。房颤为何如此凶险呢?这是因为房颤极易形成左心房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导致重要脏器梗死,其中脑血管栓塞(即脑卒中,俗称中风)最为严重,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而引起房颤卒中的血栓有90%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也因此被称为“血栓之源”。

为了预防房颤卒中,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然而,中国房颤患者众多,发生脑卒中的比例高,接受有效抗凝的比例低。据统计,亚洲房颤患者,在全球范围内口服抗凝药治疗(OAC)使用率最低,只有55.2%,其中中国人OAC使用率竟仅有21%。

此外,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脑血管栓塞,而且需要频繁抽血监测INR值(血浆国际标准化比率),不然将面临出血风险。

2 左心耳封堵术:源头预防,远离房颤卒中新选择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而言,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提供了预防中风的可靠替代方案。这项新兴前沿医疗技术独有的优越性,自从2001年诞生之日起,即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可替代长期抗凝治疗,对房颤脑卒中起预防作用,而且还可以减少甚至避免长期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问题。

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医生只需要通过导管将封堵器,从大腿根部进入,送到左心室的尖端,导管脱出、封堵器张开,封堵器像一把“小伞”一样将房颤患者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堵住,经过一段时间后心脏内皮细胞会覆盖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闭合,不再与左心房相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也表示,

左心耳封堵术为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左心耳封堵技术可替代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来有效预防房颤患者中风事件。

3

造福患者WATCHMAN将撑起更多“心脏保护伞”

对于非瓣膜病引起的房颤,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治疗是稳定房颤患者心律的主要治疗手段。左心耳封堵术则在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心脏“保护伞”。

据统计,仅第1季度,WATCHMAN在美国的植入案例多达6111例;从—至第1季度,4年多的时间里,WATCHMAN在美国总植入例数高达44950例。武汉亚心总医院院长苏晞指出:

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简单的治疗方式,在漫长的十多年的临床应用中,表明了它安全、易行、有效的特点。且与房颤导管消融相比,从封堵中获益的人群更为庞大,应用前景光明。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每4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会得脑卒中。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是针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脑卒中预防,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微创的新型治疗方案,为高危卒中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有力的预防卒中的“保护伞”。

自从12月底获得CFDA审批上市后,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已经为无数的中国房颤患者带去健康福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黄伟剑对左心耳封堵术在房颤的方面表达了肯定态度:

至今,我院已经做了数百例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整体效果令人满意。希望左心耳封堵可以在中国更好地发展,造福更多的患者。

波士顿科学秉承为生命创新的价值观,40年来,致力于提供覆盖广泛疾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医疗解决方案。除了心脏介入领域建树广泛,在结构性心脏病、外周及肿瘤介入、心脏节律管理与电生理、内窥镜介入、泌尿与盆底健康、呼吸等领域均有创新前沿性的医疗科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