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寻找云南汉族人的精神家园

寻找云南汉族人的精神家园

时间:2021-03-16 10:17:03

相关推荐

寻找云南汉族人的精神家园

一、“祖籍在南京”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自古以来,云南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汉族则是迁徙而来。那这些汉族移民又是从哪里来呢?谈及此,多数云南汉族人称祖籍为南京柳树湾高石坎。

在云南地方志中屡见当初移民的记载,如《永昌府志》载:“明初,迁江南入居此地,故其习尚与江宁相仿佛,是以俗号小南京。”永昌即今之云南保山市。又如《楚雄县志》载:“县邑自前明洪武十六年傅、沐平定后,留兵戍守,太祖又徙江南闾右之民以居之。”楚雄即今之云南楚雄州。时至今日,云南地区的汉族群体仍保留着一些独特的现象。如其语言,云南汉族方言属北方方言区,仔细探究会发现,云南方言既有西南官话的腔调,也保留有大量江淮官话的词汇,如囡、黑漆麻乌等。再如其服饰,以云南昆明地区的汉族女子服饰为例,其在形制上保留了许多传统江南女子服饰的特点:包头、立领大襟衫、花围裙、绣花鞋,在色彩上均重蓝黑色调。再如地名,云南各地至今仍有大量与明时军屯相关的地名,特征是带有卫、所、屯、哨、营、关等字。

虽历经六百年对故土念念不忘,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南京却无从寻找此地,而且南京本地关于此的史料记载也几乎无迹可寻。

二、再寻南京柳树湾高石坎

1.柳树湾

上世纪80年代云南红河州弥勒县曾经就此问题向南京方面求助,在那次的查访中南京专家发现了一通立于16(明万历四十年)的石碑,主要内容是关于疏浚南京明故宫附近排水设施,其中有如下记载:“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渠陆续疏通外,惟洪武冈口(以)东,从口口关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各沟”,其中出现了“柳树湾”这个地名,对照《明洪武京城图志》、《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等资料,基本可以确定柳树湾的大致位置,即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

时至今日,此通“万历疏浚碑”被移至明故宫午朝门公园背后,虽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柳树湾实物证据,却没有任何介绍或者标识,颇为遗憾。

2.高石坎

从柳树湾附近往南走出正阳门外(今光华门)往东一点点,可以找到一个叫“石门坎”的地方,但这里究竟是不是高石坎呢?让我们从明初校场说起,明朝初年至明朝末年(清朝仍继续沿用),在南京城内、城外置两处大型教场,供驻军及教习演武之用,分别称之为“小教场”(今小营地区)与“大教场”。(民国年间,“大教场”讹变为“大校场”,后辟为机场)。史籍记载大教场在正阳门(今光华门)外,“都城外南二里”,即今天南京市秦淮区大明路以东,七桥瓮以南,约900亩的区域。现如今这一带叫“石门坎”,名字与几百年来云南汉族同胞口耳相传的高石坎及其相似,且云南最大一批也是最早一批汉族移民正是明初远征云南的军队,驻扎在大校场是比较合乎情理的,另一方面,小校场是明永乐年间才设立,故明洪武年间仅有大校场一处可供大规模驻军。而且此地也与柳树湾紧邻,故推测此即高石坎。

至于为什么不是高石坎而是石门坎,南京方面的专家认为是云南汉族移民流传下来的“高石坎”是一种口传之误,但是笔者推断应该是南京本地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对“高石坎”这个地名以讹传讹演化成了“石门坎”。有一例证,山东即墨小云南乌撒卫移民群体口耳相传自己是来自“小云南乌撒卫”,给人的感觉是和云南相关的一个地方,比较幸运的是地方志记载了此次地名变迁,当初是抽调两卫的部队出镇山东,小云南是今天的云南祥云县,乌撒卫是今天的贵州威宁县。这一批移民是幸运的,可以通过这些记载寻到祖籍地。因此笔者更愿意相信历代口耳相传的内容更接近历史真相。

三、无法回“家”的人

1.远征

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元大都陷落,元顺帝逃至漠北,但仍保有残余势力,史称“北元”。但云南行省被仍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控制,执臣节如故,且两次杀害明招降使臣,明太祖遂决定对云南用兵。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北元”天元三年)七月,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自南京出兵远征云南。明军在云南曲靖白石江之战击败北元云南司徒平章达里麻所率精兵十余万,俘二万;十二月二十四日,进军中庆路(今昆明)。北元被俘的军民中有一位叫马和的小男孩,被送往南京,后又被净身送入朱棣的燕王府,1404年因功赐姓“郑”,即郑和。1382年,闰二月十八日,明进军大理。大理平定后,继而分兵进军鹤庆、丽江、石门关、金齿等地,在段氏旧地设立大理府。滇南的车里、平缅等地相继来降。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明在云南设立了云南布政使司(行政机构),改元中庆路为云南府,命汝南侯梅思祖署理布政使司事。设立了云南都指挥使司(军事机构),先后建立了云南14卫指挥使司,分别是:云南左、右、前、后、普定、黄平、建昌、东川、乌撒、普安、水西、乌蒙、芒部、尾洒。1卫大约5600人,分兵戍守各要地,驻军总数约8万人,并任命延安卫指挥佥事王俊为云南都指挥使。

2.军屯

自平定云南后,明军队开始推行军屯制度,明军屯组织严密、强制性极大,参屯者“军世皆藉”。一旦从军终身为伍,世代继承,本人病故、阵亡、残废,必由其子继承。没有现在的转业退伍,定期服役年限之说。入屯军士,哪怕其后无子无孙,远在万里之遥的原藉,与其有亲属关系的生男、婿等人也得补上,以确保长期延续。

为维护世袭为兵制度,让入滇屯田士卒安心镇守不思返乡,又建立“军户”,即屯田戍守者必须结婚成家,否则将被革除。原藉有妻室的,朝廷派专人护送入滇;无妻者可在当地择偶成婚,如当地找不到者,概由其原藉老家代择配偶送入云南屯地完婚,建立军户。绝不许再返回原藉。就连兵屯者的子孙,都要听候调遣,不得以转户,入赘,寄藉等方式逃避,否则必受惩处。

3.流放等

时间推移,陆陆续续进入云南的汉族同胞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有大批工匠、流放罪犯远赴云南。如留镇云南的沐英家族至江浙招募大批工匠赴云南;有明一朝有一大批罪犯被流放至云南,顺便说一句,被流放的人中最著名的应属杨慎,正德6年状元及第,明朝三才子之一,因“大议礼”被流放滇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市),并卒于此。

4. 人口估算

据(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之《经济从编食货典第十六卷户口部》记载,洪武26年(1393年),云南人口为25.927万人。此时据明平定云南已十年矣,虽少数地方仍不安定,但对云南大部基本已经实现有效统治,估算驻军的约8万人及其他各类汉族移民,应不少于1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接近一半。

5.结论

综上,所谓南京柳树湾高石坎即南京光华门外大校场。明洪武十三年,明进军云南,号三十万,然此多为虚数折半都不为过,实际有13万就算不错了,对比明洪武二十六年云南的总人口数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一批军队以及后期推行军屯后因军籍原因来到云南的民众占明初云南汉族移民的大部。这些军队中也不尽然全部是南京的军队,也有来自安徽、江西、浙江一带的军队,仅仅是因为都从南京柳树湾高石坎即大校场出发,久而久之后世就把南京柳树湾高石坎作为自己的祖籍地,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四、尾声

1636年,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但一个叫徐弘祖的人又一次从江苏江阴出发了,一路向西走到了中缅边境的腾越(今云南腾冲),最终病倒在腾越,1640年被送回江阴,次年病逝。后人整理其笔记为《徐霞客游记》。而此时徐霞客笔下的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是文明开化类中原地,云南汉族移民之功值得大书特书。

去年冬天,因事至南京光华路,公交车站一晃而过,“石门坎”,心里五味杂陈;但寻“万历疏浚碑”始终不得,某日至南京午朝门公园,试着读立在后面的两块碑刻,右边那块较大,想必规格稍高,但字迹几乎已磨灭,无法通读;而左边一块读至第二行,激动不已,正是“万历疏浚碑”。那一刻心里又很平静,仿佛一块大石头放下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