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李白和李贺《将进酒》比较

李白和李贺《将进酒》比较

时间:2021-07-20 07:09:30

相关推荐

李白和李贺《将进酒》比较

X

《诗经》有言:“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李白和李贺就像是金星的两种形式,一早一晚,出现在盛唐和晚唐的天际中,熠熠生辉。虽然李贺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同属浪漫主义,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意境著称,不过李白的浪漫里带着豁达,而李贺的浪漫里则夹杂着厌世、避世的苦闷。在意境方面,李白天马行空,常幻想自己直上云霄,而李贺则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所以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李贺为“诗鬼”。

在中国历史上,酒是一种灵感和情感的催化剂,是中国文人不解的情缘。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尊酒论文,被认为是雅集。喝了酒,所有的情感似乎都有了放纵的理由。喝了酒,所有的诗人都会诗兴大发,写下许多名垂千古的佳作。其中,诗仙李白和诗鬼李贺作为当时的知名酒鬼,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行酒时的即兴之作。比如,他们都各有一首《将进酒》,诗题相同,境界不同,但最能代表各自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诗者以诗之言抒情言志,观诗者自当以诗之言为契机,观作品之形象,探其言外之意,入于诗境之中。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两首《将进酒》的同与不同。

先看下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看看李贺的《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诗和他的人一样,追求自然,任情随性,从不刻意雕琢。出语或灵感突现,妙手偶得;或情之所至,奔迸而出。《将进酒》就属于后者:想到时光如水东流不回,他大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然而,李白终究是李白,短暂的叹息之后,自信的他又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的呐喊,性格所致,更是盛唐时代的强音!酒唤醒了他,让他看到了不济的命运,黑白颠倒的社会,即便如此又如何?他是骄傲如“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谪仙人,钟鼓馔玉在他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呢?酒也灌醉不了他,抑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作为一个高士,李白自是“蝉蜕污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始终无法摆脱怀才不遇的愤懑,面对时代赋予的悲剧,他发出了“但愿长醉不用醒”慨叹。李白终究是李白,正值情高之际怎能无酒?以裘换酒,同销万古之愁……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笙箫和鸣,但只要自己满怀豪情便可对酒长歌,不再孤单,人生得此,足矣!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说李贺“意取幽奥,辞取环奇”。诗至中晚唐崇尚险怪,与韩孟等奇崛诗人交好的李贺亦受影响。李贺长于锤炼语言,遣词造句瑰丽诡谲。《将进酒》中,李贺用琉璃、琥珀、龙笛、鼍鼓等异乎寻常的名物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然而,狂欢之中,身世悲戚而生性敏感的李贺想到了青春将暮,自己所能做的也只有“劝君终日酩酊醉”……瑰丽的语言、乐景中的哀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孤单的苦吟诗人,一个作诗要呕出心沥血才肯罢休的鬼才李贺!

两首《将进酒》不仅语言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结构也截然相反。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先言悲,将悲融进奔流到海的河水与“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白发之中,这种悲源于“志士惜日短”。但是,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压倒了个人的悲哀,加之李白自信狂放的谪仙气质,悲最终会倒向了乐与欢:烹羊宰牛且为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李白又是不幸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让伟大的李白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产生了伟大的悲哀!万古之愁不仅仅是李白的愁,更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愁,但是能像李白这样以美酒狂欢又能以美酒同销万古愁的又有几人呢?李白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言愁又敢于销愁的谪仙人!

李贺的《将进酒》则是先言喜后写悲。良辰美景,玉盘珍馐,仙曲佳人,任谁都会沉浸在狂欢之中。唯有李贺,他那诡谲奇异到近乎病态的人格以及黑暗的社会环境让他在狂欢中顿生悲哀:“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时的李贺是孤单的,“劝君终日酩酊醉”,劝的是别人,又何尝不是自己呢?这种悲哀直到李贺结束他那短短的27载生命之时也没有解除!这是更大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两首《将进酒》都运用了典故,李白选用了曹植,李贺则选用了刘伶。虽然都隐含怀才不遇之意,但深层意味却有所不同。曹植性格放任,不苟礼法,与李白性格有相似之处。终其一生,前期意气风发,任纵飞扬,后期虽然受到兄侄压制,但仍未丧失报国之情。李白又何尝不是如此?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立志建功立业;跻身安陆,蹉跎十载,只为终南捷径;六十从璘,老骥伏枥,高赋《永王东征》。刘伶曾任建威参军,主张“无为而治”,罢官后终日纵酒行乐。李贺则因元稹设计陷害,以犯父讳之名不得参加科举,空负满腹才识,宦海生涯短暂卑微,无奈之中只能向往的豁达的刘伶。这样看来,曹植与刘伶实际上也是李白与李贺自我形象的隐射。

李白的《将进酒》散发着浓重的历史的深邃感,又囊括了广阔的空间范围。黄河由天界奔流到海,人在朝夕之间青丝变白发,从古来圣贤到饮者,从陈思王到李白自己……思维跳跃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非谪仙不能及。李白创作《将进酒》之时,已经白发如雪,对人生万象自然有着独到而丰富的体会。虽借古题,“填之以申己意”,但其思想深度早已超出了古义“及时行乐”的范畴。借酒销愁,因酒写志,从反面表达对权贵的反抗、对自己乃至无数文人怀才不遇的抗争,最终“从人生的愁云中织成了万古的诗歌”!这样的李白是深沉的!

与李白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相比,李贺短短27载春秋自然显得单薄。清贫的家世,不济的仕途,多病的身体,病态的人格……年轻的李贺比常人更容易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因而才会在狂欢之时慨叹“况是青春日将暮”。也正是因为生命的短暂,李贺创作《将进酒》之时,对人生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因而《将进酒》全诗也只限于宴会的描写与主观情感的表现,最终难以产生时代的共鸣,流入纵酒行乐的无奈之中。

李白,作为一代诗仙,虽然有愁,但仍是乐观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盛唐气象最强有力的展现,豪放飘逸的谪仙气质充盈其中。

李贺,作为一代诗鬼,他的愁虽然没有李白的“万古愁”那样深广、那样沉重,但他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气,揭示了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永恒的时间问题!李白和李贺都有自己的无奈,他们将这份无奈化成了诗句,或咆哮或低吟,划过千年仍然感动人心。

以上是个人的愚见,下面看看他人的看法。

……看看吧,诗仙李白的《将进酒》,气势是何等恢宏,何等的豪迈飘逸,诗人以震古烁今的气势,由悲及乐,及狂放,及愤激,及豪迈,最终归于人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万古忧愁和亘古孤独。诗人纵横捭阖,以自己自然流淌的才气,写下了这首力能扛鼎的鬼斧神工之作,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矩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但却是那样美妙,那样神奇,那样完美,那样和谐,气象万千不可思议。很难想象,没有了酒,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会那样锦绣了半个盛唐吗?酒入豪肠,酿成的岂只是月光和剑气,他的秀口吐出的分明是万物之灵长的底气,昂扬而奋发,使得中华灿烂的文化多了许多瑰丽而神奇的色彩。

李白爱酒,与酒亲近久了,他的血液中便流淌着酒的纯粹、酒的醇厚、酒的热烈了,最终自己也成了一壶醉人的甘醇,是那么纯粹,那么透明清澈,总以原初自然的内心观照世界,澄明的眼眸容不下一丝虚伪造作。万物有灵,酒也赋予他灵感,让他留下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

那年,诗人怀揣着梦想来到长安。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洋洋得意的(注:此文的作者估计不太清楚,这两句话是李白被第二任老婆唠唠叨叨不断打击之后离家出走时说的,但如他老婆所言,终其一生,诗仙除了会写诗、能喝酒、善舞剑,其他方面还真没什么特别的建树,特别令我看不惯的是,其人非常不顾家,基本上不管家人死活,只顾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游山玩水、风流快活)。然此时的长安,已不是太宗时的励精图治,也不是高宗时的继往开来,甚至不是玄宗早期的雄心万丈,长安已在软香温玉中渐渐迷失了方向。玄宗要的不再是忠诚不渝的治国良相,而是才华横溢的御用歌手。梦想的破灭,失望的累积,不甘的堆砌,诱发出他骨子里的傲岸,酿造出他心性的不羁,他甚至不屑于掩饰自己的轻蔑,让力士脱靴、贵妃研磨,他任性地演绎出酒的纯粹。他是甘醇的,越久越浓,慢慢回味,仿佛能品味出春天的芳香、夏天的静默和秋天的甜蜜,能感受到冬天暖阳的温薰。

那一年,他年过不惑,终遭赐金放还,于是,他将自己放逐在青山绿水中,受伤的心在独自的旅行中慢慢痊愈。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等高宴饮,借酒放歌时,留下了这首《将进酒》。

诗鬼李贺的《将进酒》是另一种味道。全诗如下:……

诗鬼李贺这首诗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他笔下的豪宴场面是华丽的,是罗帏绣幕围起来的让人留恋铭记的小世界。看看,李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酒宴是何等的华美:琉璃酒盅里,盛着闪烁着琥珀一样光泽的黄酒,还有正在从槽床上滴下来的犹如一颗颗红珍珠般的葡萄酒——这是何等华美的风物,何等风雅奢华的酒宴盛况啊——“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锅里烹调的是龙肉和凤肉,那浓烈的香气飘散开来,又被罗帏绣幕围住——如此盛宴,怕是人间世难有的吧!李贺仿佛不沾惹人间烟火气,他的宴席上的所有陈设和菜肴美食,都是天上的,这可是谁都没吃过甚至没见过的奇珍呀!从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诗人怀着对人生的深深眷恋,诗中声、色、香、味,无不是发自一颗热爱而“真的神往的心”(卤信)。

诗仙李白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酒宴场面是宏大的,热闹的,酒宴设在广阔的大自然当中,是敞开的,可以看得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真是雄阔无极!这是一泻千里的大场景,诗仙那场酒宴带入感太强了,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仿佛都随着诗仙李白一起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大块吃着肉、大碗喝着酒,真是痛快之极!李白的酒宴是热闹的,具有浓浓的人间情味,这才是最快乐的酒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在这里,热闹味非凡,烟火气十足,个性张扬,酣畅豪迈得淋漓尽致,够浓烈。

酒宴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具体体现,每一场宴席都有不同的氛围。氛围不同,宴饮之人的情绪也不同。良好的氛围,能够大大提高宴饮之人的食欲,得到欢乐。李白在酒宴上能够充分放得开,所以能充分享受到酒宴的欢乐,品尝到美食的滋味。而李贺,纵然其雅集有多么高端,但心境不同,所以酒宴的滋味就不同了。读诗仙的《将进酒》,纵然是人生苦短,依然有昂扬进取、负重致远的豪情。

读诗鬼李贺的《将进酒》,触动的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神经,让我们心生怅惘,对命运的不确定产生伤感。诗人的这场酒宴,自带一种虚幻感,每样东西都那么绚丽,绚丽到了不真实的程度,整个罗帏绣幕围起来的仿佛只是一场梦——“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样的心境下怀着的是对生命的感伤。在这样的心情中的酒宴,自然不能真正品出其滋味,纵然是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与己无补,对自己无益。但李贺把这个梦写得太美了、太漂亮了,所吹之笛不是人间笛,而是龙笛,让人觉得笛声像龙吟一样悠扬啊;所击之鼓不是普通鼓,而是用鳄鱼皮做成的“鼍鼔”——想象一下,鼓面蒙上了扬子鳄的皮,其声音,听起来一定特别浑厚响亮。但是聪明的读者一定不会把这作为这场酒宴上的亮点,最让诗人难以忘怀的是酒宴上的人,这才是亮点,是关键所在——“皓齿歌,细腰舞。”都那么美,那样多情:这里岂一个明眸善睐所能形容——“皓齿”是洁白的牙齿,“细腰”是纤细的腰肢!因为“皓齿”是美的,所以从皓齿中发出来的歌,就显得格外动听;因为“细腰”是美的,所以用细腰扭出来的舞蹈,也显得格外婀娜。如此的美人,自然是让人难忘的。此刻诗人的心中,怕是有如此之想吧:酒宴尽了,人也就散了,那些遇见过的人,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遇见?纵然是遇见了,怕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答案在诗中:“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所谓“青春”就是春天呐。“行乐须及春”(李白),生命没有给人们留下多少欢乐的日子,尤其是青春,所以拥有时千万要珍惜,须要及时行乐。诗人李贺看到春光将尽,落日低垂,一阵风来,桃花纷纷飘落犹如洒下一场红色的雨。难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篇章。这个世界,并不是事事如意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回避的。感叹春光易逝是人之常情啊!桃花飘落中,显得是那么悲壮而又无奈。

这里的“青春”,既是春天,也是生命啊,这是繁花走向飘零,也是人生在走向死亡啊。这死亡的恐惧,已经把诗人压倒了。然而李白面对着易逝的光阴,却是好好把握,享受当下的态度。这是一个人的气度所决定的。读李白的诗,能够提气,让人的精神面貌昂扬起来,这是诗仙的气度。看看吧,这种人生易失的场景李白也有啊,所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也是在感慨生命的短暂,但是李白的雄壮气概让他波澜壮阔地叹息之后,就去波澜壮阔地欢乐去了。而李贺呢,却是在抵死狂欢之后,越发看出了生命的短暂和虚无。在这凄艳的花雨之中,歌繁、舞步越转越急,却仍然无法追上时间的脚步。在这末日的狂欢之中,琼浆玉液再浓、再美也仍然会变成难以下咽的苦涩吧?那怎么办呢?看最后一句:“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到这一句,“坟”的形象出来了,李贺的气息也出来了,死亡的恐惧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既然如此,不如喝得酩酊大醉吧!毕竟我们暂时还活着,要知道就算嗜酒如命的刘伶一旦死去,再想喝一滴酒也不能够了呀。这是何等寂寞、何等绝望的语言哪!和前面光影绚烂的欢宴场景,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呐!

孔子说过:“死生亦大矣!”面对“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威胁,李白更愿意藐视它,努力追求活着的意义。所以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要“烹羊宰牛且为乐”。而李贺呢,却喜欢舔舐死亡的滋味,让自己变得更敏感,所以他的春天是“桃花乱落如红雨”,他的人生是“劝君终日酩酊醉”。换句话说,同样面对生生死死,这个亘古难解的话题,李白向生,李贺向死,这就是“诗仙”和“诗鬼”的差异了。

两个大诗人,两首不同的《将进酒》,描写了两场不同的酒宴,折射出诗人各自的个性和心境。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决定了这个人生命的选择。从诗仙和诗鬼各自的诗篇中,可以感触到充盈在诗中的生命之气,其命运的差异立判。

有人说酒是水制的诗,诗是心酿的酒。从诗人各自的《将进酒》诗篇,我们可以感触到,李白是豁达的、豪放的,什么都能看得开;李贺是细腻的、敏感的,万事皆要用心观照!两人的诗都足够美,足够风雅,皆是惊天地的美篇。李白飘逸豪放,李贺瑰丽奇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