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推进吴川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产业集群形成的思考

推进吴川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产业集群形成的思考

时间:2021-06-13 01:35:36

相关推荐

推进吴川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产业集群形成的思考

李向明

(12月12日)

[内容提要]:近年来,吴川工业经济步入园区化发展阶段,产业集群渐现雏形,但由于种种原因,工业园区的开发进度总体不够快,经济增长极作用不够突出。本文围绕“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的要求,在分析吴川各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助推园区开发建设的措施,探索加快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旨在让“一园六基地”由愿景变为现实,让羽绒、制鞋各传统产业做大成产业集群。

关键词: 吴川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形成

“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以园区建设带动工业大发展”,这是湛江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发出的号召。吴川地处雷州半岛东北,毗邻湛江城区,依托投资1300亿元在建的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两大项目所形成的产业骨架,不但使吴川县域工业发展的趋利大环境日益优化,而且借助湛江大工业和配套产业的融合,乘势催生一批产业集群。如何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加大力度和密度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壮大县域经济,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是吴川面临的工业发展任务。

一、吴川工业园区开发现状分析

(一)目前各工业园区的开发程度

吴川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将形成“一园区六基地”格局: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黄坡镇,总面积7251亩,自开发至今,已完成征地3667亩,其中首期1281亩于建成高规格的“六通一平”基础设施,首家企业投产,至今有建材及食品等5家企业相继投产,预计今年工业产值12亿元,税收2500万元;羽绒产业基地位于塘尾街道,规划面积2000亩,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已开发300多亩,现有羽绒被服生产厂50多家,去年产值33.7亿元,税收1500万元;鞋业产业基地位于博铺和大山江街道,规划面积3000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首期300亩在开发中,现有凉鞋、拖鞋生产厂400家,从业8500余人,去年产值11亿元;食品产业基地位于吴川开发区,规划面积2000亩,现有月饼、海蜇、酒类生产厂50多家,从业1800余人,预计今年产值14亿元。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还有位于海滨街道、占地2000亩的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以及规模5000亩的钢铁配套产业基地、规模3000亩的石化配套产业基地。

吴川现有规模以上工企业88家,其中47家坐落在以上园区和基地,占全市53%,表明县城工业园区开发正在上规模,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园区步入边开发、边投产的重要时期。

(二)园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吴川工业园区发展的架构虽已搭建,但近四年来受世界金融海啸影响,整个广东外向型经济都遇到很大困难,实体经济下滑,投资信心不足,导致几个园区开发进度受制,招商引资效果不理想,项目进园难,投产企业少,整体开发进度不快,因而工业经济 “蛋糕”小,对建设“幸福吴川”贡献率不高。去年吴川本级财收4.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6.4:42.6:41.0;今年1~9月份,吴川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但总量只有125亿元。

长期以来,吴川欠发达的根源是工业滞后,出路在把工业园区建设早日推上快车道,把产业做大做强。这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对工业兴市的强烈愿望,更是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的历史召唤。

(三)园区开发的潜力

1、目前“一园区六基地”开发程度比较低:初成规模的产业转移工业园亦仅30%,羽绒产业基地为22%,食品产业基地19%,鞋业产业基地18%,其余再生资源、钢铁配套、石化配套等产业基地尚无企业投产,整体工业园区开发程度不到20%,园区规划范围尚有2万余亩的待征可开发面积。

2、吴川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与发展工业相关联的江海资源丰富,人文基础独厚,具有对接湛江大工业时代的自然禀赋。

3、近二三十年来形成的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为今后产业升级与扩张提供了条件。

吴川工业的发展希望,在于以现有的工业基础作为新起点,从多渠道激活各工业园区的发展潜力,在发展规模、产业取向多方位主动与湛江大工业进行系统集成,汇聚全市力量推进创新型开发,树立雄心壮志争取工业跨越式发展。

二、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

园区开发建设,成为吴川工业的亮点,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开创大工业时代的主要载体,必须突破艰难,加快推进。在开发思路上,不论是政府主办型的产业转移园、羽绒产业园,还是政府主导下官、产合作型的鞋业产业园,或是市场主导型的食品产业基地,都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原则,方能聚合资本,形成投资高地;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它的开发不但符合省情,符合产业转移理论、工业园区理论,而且符合区域发展理论、政府作用理论,然而这种开发模式创新,须有一个顺应规律的渐进过程,园区开发涉及各合作方利益博弈、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欠缺等实际问题。因此,应量力而行又积极作为,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创园初期,侧重直接主导作用,通过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招商与服务,多方构建园区吸引力,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发展中期,侧重间接引导作用,从优化园区管理、营造园区文化、提高园区创新能力上,营造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

现阶段,我市各工业园的奋斗目标,应以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为契机,按照吴川“工业兴市”战略,树起后发赶超的信心,力争五年内完成开发面积2万亩,投产企业达到200家,工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以上。为此,着重做好几项工作:

(一)更新观念,整合推动力

进一步认清发展形势,克服“畏难坐等”思想,要有“慢进则退”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站在“破解吴川工业发展瓶颈、培植县城经济新增长极、打造规模工业新引擎”的高度,增强摆脱欠发达困境,做大工业经济蛋糕的使命感。工业发展在于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这既是工业园管委会的职责,也是属地镇街的重点工作,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倾力奉献,共同为园区建设开辟坦途、添砖加瓦,市直部门要为园区建设开绿灯,办实事,造起举全市之力大办工业的社会声势。

(二)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增强调度职能

几年来,属地镇街配合各工业园区的开发付出了辛勤劳动,取得较好成效,但仍须继续加大支持。当前园区管委会(指挥部)职能有限,而任务艰巨,压力如山,若如“地”要自己征,“钱”要自己找,“报批”要去各部门跑,征地“纠纷”则求属地镇街解,必由于“万事求人”而工作举步维艰,此难题亟需破解。

1、实行市政府领导如期到工业园管委会(指挥部)召集现场办公会制度,专题研究园区开发遇到的问题,督促、协调各单位合力解难,提高开发过程的执行力。

2、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完善工业园区管委会职能和人员配置,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岗位,依法授予相关行政管理权限;政府主管部门按需要在园区设分支或派出机构,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统一管理,成为权威、高效的管理机构,以实现“园区事务园区办”;对工业园管委会需上报湛江、省审批的事项,市直部门“见章盖章”或“换文上报”,监察部门配合整治慢作为和不作为现象,以此增强园区率先发展的驱动力。

3、由属地镇(街)主要领导兼任工业园区管委会(指挥部)领导班子副职,凡涉及园区征地拆迁、农村纠纷调处等工作,按“谁家孩子请谁抱”的原则,由所属镇(街)为主做村民工作。

(三)突破征地拆迁难关

取得建设用地,是园区开发的龙头,亦是重点难点;征地拆迁是个沉重话题,涉及村村户户,矛盾复杂,过程风险大,往往是制约园区开发进程的重要原因,而且是园区开发必须啃下的首块硬骨头。突破难关应从几方面着手:一是争取上级增加征地指标,同时调整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量征用荒地、丘陵、林地,这样农民抵触情绪相对较小,报批成本也较低;若征用耕地多,则报批难度和清地收地难度都很大。二是属地镇街担当起征地过程群众工作第一责任,密切配合园区管委会做好征地合同签订、被征地农户社保办理、分户补偿等工作。三是突击抽调足够人员,组成征地工作队伍进村入户,实行饱和式宣传鼓动。四是敢于碰硬,勇涉险滩,集中优势力量,依法征地拆迁,对煸动农民阻挠征地、制造乱子、围攻征地人员的黑恶势力和捣乱分子,勿使其恶行形成气候,便坚决从快打击,以“平安吴川”保证“工业兴市战略”深入人心,使园区开发得到全市社会广泛支持。

(四)多方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首先,继续创优投资政策环境,在现有优惠举措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洼地效应,尤其对产业转移工业园中能够形成产业链、有利主导产业集聚,或属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企业总部整体转移的项目,实行超常优惠政策。

其次,发掘吴川在外老板众多的乡贤资源,瞄准珠三角工业区城市升级、专业镇改造的产业转出时机,策划专题招商、产业招商、乡情招商;同时严把项目环保关,并且防止圈地不建设。

再次,努力提供扶商服务,降低入园企业运营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地价、电价、水价,扩大“零收费区”内涵,切实满足务工人员住房、子女入学和“订单式”培训需求;提高代办报批效率,探索将现行分散式串联审批方式,试行集中式并联审批;还须从严控制对入园企业的检查、考察活动,少添干扰,多加扶持。

三、加快培育产业集群的途径

湛江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 “打造工业发达、产业集聚…的新湛江”、“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集群化、品牌化”,给吴川工业发展集群化指明了方向。

产业集群是指产业相同、相近、相关的企业,成群集聚在一个区域,形成专业化产业区的一种现象。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的形态,既有产业属性又有区域性,微观构成是中小企业,因此发展过程中涉及面广。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形成,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特别通过本地特有、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粘连外地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从而获得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地区性的高生产率,并以其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促进集群内企业发展,拉动本地经济增长。工业园区开发初期不一定成为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一定会成为工业园区。作为日渐盛行于国内外的生产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对吴川工业园区今后发展过程的作用日益重要。在湛江大工业时代的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吴川依托现有工业产业基础,完全可以在培育产业集群上有新作为,也必须通过推进产业集群的相继形成,实现“一园六基地”的异军突起。

吴川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可通过围绕本地特色资源和现有企业基础、既有产业规模来培育。目前吴川得到省认定的只有1个羽绒产业集群,其余塑料鞋、食品、家电、资源再生等产业虽有新发展,但未成规模,亟待按照有园区、有品牌、有服务体系,总量达到当地产值20%以上的要求,致力培育成产业集群。

(一)做大做强羽绒产业集群

吴川是“中国羽绒之乡”,现有规模生产厂11家,零散小厂40多家,涵盖羽绒水洗、加工和羽绒被、枕、服、饰生产。产值33.7亿元,占全市工业规企产值21%。拥有国家免检产品“创羽羽绒”、广东名牌产品“创羽被服”、广东著名商标“紫荆羽绒”、省级“鸿亿羽绒”技术中心。当前要下功夫做大做强,一是加快基地二期园区的“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园扩大发展空间;二是推进羽绒产业综合大楼建设,早日发挥羽绒产品展示厅功能,带旺羽绒产品交易,使羽绒研发中心投入运作,以提升羽绒行业创新能力。

(二)培育塑料鞋产业集群

吴川是“中国塑料鞋之乡”,塑料鞋生产有近30年历史,鞋厂达400家,分散于城区周围,其中规模企业22家,总产量占全国两成,规企产值近10亿,占全市工业规企产值12%。目前吴川塑料鞋产业链多为低中端制造,全市仅有1个省级名牌 飞天鹅牌塑料鞋”、1个省级著名商标“永泰鞋业”。要推动制鞋业向集群方向发展,一是尽早解决吴川鞋业产业园所迫切需要首期300亩建设用地,使众多强厂得以扩建做大;二是积极扶持鞋业新产品研发,指导新技术的推广,引导制鞋业向中、高端发展上新水平;三是搞好已建成1.6万平方“鞋业国际商城”的启用和管理服务,扩大外销渠道,以销促产上规模;四是商请湛江海关出台“吴川进口废塑料在霞海码头进货”的实施意见,以降低鞋类生产成本。

(三)培育食品产业集群

吴川是“中国月饼之乡”,月饼品质享誉四海,现有饼厂30多家;近年水产品加工和酒类、饮料生产发展较快,投资1.5亿元、年产值3.5亿元的广东国美水产有限公司10月新投产。全市食品产业产值13亿元,占全市工业规企产值15%,今后将有较高增速。现有广东名牌产品“金九月饼”、省级著名商标“博茂牌海蜇”。当前培育食品产业集群的着力点有三:一是政府指导“月饼行业协会”发挥好内联外销作用,严格实行“月饼生产联盟”标准化生产;二是办好每年“月饼节”,在今秋已取得“月饼进京”新突破之后,乘胜推动月饼常态产销市场的形成;三是扶持水产品加工行业企稳做强,迅速成为新增长点。

以上产业集群的培育,属“自下而上”方式,即在产业集群的雏形显现后,政府及其部门积极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上加以扶持,逐步培育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而“自上而下”方式,指政府及其部门根据吴川的工业发展战略,制定出清晰的《吴川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调动优势资源加以有效实施,从而培育出产业集群。吴川市政府目前为对接湛江大钢铁而在塘缀镇规划建设“钢铁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机械设备制造、汽车零件及金属制品加工;为对接湛江大石化而在吴阳镇规划建设“石化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业,这些产业链较长、迂回生产方式明显。吴川滨江临海,生态环境优良,江河成系,地貌平缓,劳动力充足,利用周边就近资源凝聚工业企业,前景广阔。在吴川十二五规划的引领下,加上现有系列优惠政策和茂湛经济圈市场趋向的联动作用,有利于吴川配套工业形成产业集群。

(作者系吴川市委党校书记)

【参考文献】

1、刘小华书记在湛江市委十届三次会议上的报告《凝神聚气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苦干实干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

2、《湛江日报》10月21日A03版;

3、吴川市人民政府网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