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全球报告】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演进态势与竞争格局

【全球报告】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演进态势与竞争格局

时间:2024-03-19 12:42:49

相关推荐

【全球报告】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演进态势与竞争格局

原创作者:谢铭炀 华东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马万祺 华东政法大学

公益平台:文化上市公司

W X ID:Cultural Companies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研究同济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龙文化指数”联合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在搜集整理1950-全球50多个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上百万条数据基础上,形成《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本平台将在适当时间陆续发布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敬请期待!——“龙文化指数”创始人

电影上市公司是电影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发展演进亦是整个电影产业的缩影,本文按照国际三大主流产业分类标准中与电影有关的行业,基于这些电影上市公司近十七年营业收入、税前利润、无形资产三大营收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试图寻找出电影产业的发展演进规律。以电影上市公司发展为视角,勾勒出全球电影产业整体格局演变过程。

全球电影产业的总体演进态势分析:2000—

(一)全球电影上市公司的数量演进解读1、上市公司数量先增后减2000-,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数量在这期间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000—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除数量出现负增长,其余5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图1)。成为上市公司数量变化的一个拐点,在—期间,上市公司数量便处于逐渐减少的趋势。

图12、公司数量变化的两大阶段从2000年到,电影上市公司的数量变化演进可分为两个阶段:持续增长阶段和逐步减少阶段。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数量变化与世界GDP增长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电影企业要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自身企业经营状况要达到各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是从企业个体层面来说的最主要因素,而对于整个全球电影企业上市的数量变化而言,宏观经济环境才是重大影响因素。除去“金融危机”的,可发现电影上市公司的数量变化与世界GDP增长率变化呈现较高的相关性。

(二)全球电影上市公司的三大指标分析1、大型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开始增长(图2),并在超越了之前峰值水平,从整体上看,电影上市公司的规模日益变大、经营状况渐趋向好。这也正是全球电影产业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前提下,企业个体向大型集团化发展的体现,从成熟的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中便能洞悉一二:“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创造超过100亿美金的票房,是因为美国电影是一种寡头垄断竞争的整体性产业结构,由少数几个跨国、跨媒介的超级企业支配着全球市场。”以1988年时代公司与华纳公司合并组成时代华纳公司为例,合并后的时代华纳公司旗下包括华纳兄弟影业、华纳兄弟广播网、华纳唱片、华纳家庭影院、全美家庭娱乐电视台电影频道等数十家,打通了电影制作、发行、播映、后产品开发多个环节,成为影视行业巨擘。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电影产业形成了六大主流制片公司与众多独立制片商竞争共存的格局。

图22、产业资产无形化特征凸显从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均值2000—数据来看(图3),电影上市公司个体的无形资产绝对值在经历到的减少过后,起开始逐渐增加。并且电影上市公司个体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图4)。由此可知,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电影产业总体资产中的无形化特产在越发凸显,这一趋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对电影产业的内在要求。

图3

图4

电影产业世界各国竞争格局演进分析

(一)2000—全球电影产业竞争格局总体演变1、新兴工业国家电影产业崛起新兴工业国家电影产业崛起,改变了全球电影产业竞争格局。2000—,中国、香港、台湾、印度、韩国和意大利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电影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长,及其占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数量比重也呈增加趋势,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电影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之和从2000年的27%增加到的57%,超过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数量总和的一半有余。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六个老牌工业国家的电影上市公司数量呈减少趋势,其占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数量比重不断降低。

2、老牌电影产业强国依旧强大面临着新兴工业国家快速发展的电影产业冲击,老牌电影产业强国依然占据着全球电影产业主导地位。在对各国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值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美国、法国、英国和日本这些老牌电影产业强国在其电影上市公司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值占全球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值的比重却依然超过70%。相较之下,中国、香港、韩国、印度和台湾等新兴工业国家电影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呈增加趋势并超过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但代表电影产业整体实力的营业收入总值与这些老牌电影强国存在着巨大差距。

3、2000—全球电影产业10强国家分析从两强相争到一超多强是2000—全球电影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也是这期间全球电影产业10强国家的一个变化结局。从所选取的国家和地区电影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数据分析来看,在2000—之间,法国和美国两国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都在两千亿以上的超大规模,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影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都是百亿规模。营业收入数据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状况,整个国家(地区)电影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则反映其整个电影产业的规模。营业收入数据勾勒出的全球电影产业格局景象是法国和美国两家独大,成鼎立之势,占据全球电影产业高原,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分布在山地和平原地带,产业海拔相差甚大。

—期间的营业收入数据则体现出美国电影产业越发强大,其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等同于甚至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所有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总和(图5),而之前与之相等规模的法国,则缩减至千亿规模,远不能和美国相提并论。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影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也有稳步增长,大部分迈入百亿规模。这时的全球电影产业格局,由之前的两强相争,演变为一超(美国)多强(法国、日本、加拿大和中国)局面。

图5

(二)中国从后排到前排:崛起中的不足1、营收水平偏低将中国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与全球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作对比可发现(图6),中国电影上市公司的规模和状况与世界电影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尽管这个差距在逐渐缩小,依然反映出中国电影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能力较弱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尚且如此,那些中国未上市的电影公司经营规模更小。

图6

而对比中国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与法国、美国等电影强国电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比较时(图7),可看到更加明显的差距。中国电影产业整体规模相较这些电影强国而言,仍显弱小,这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明显不相匹配。

图7

2、核心竞争力孱弱无形财产的质与量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依据,无形资产体量的大小关系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对比中国电影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均值和全球电影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均值(图8),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电影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规模过小,以及其在公司总资产中的占比过低,且远低于世界电影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的平均水平(图9)。无形资产占比过低,给中国电影上市公司带来无形资产价值的削弱,在对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开发上也显得力不从心,影响到将其转化为电影产品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电影公司的竞争优势。

图8

图9

—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50强研究

(一)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10强:美国霸主地位依旧,中韩闯入十强榜单美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4国的电影产业上市公司占据10强榜单的局面正在被来自东亚新兴电影国家的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所打破。—,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10强中只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的企业,而自起,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电影产业上市公司进入10强序列,新兴电影产业力量正在崛起成为改变世界电影产业格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美国电影产业依然是全球电影产业的霸主。10强榜单中美国的电影产业上市公司占据着一半以上的名次,而其整体规模和实力通过其进入榜单的电影公司年营业收入额便一目了然,排名第一的时代华纳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就比其余9强公司一年营业收入总和相当。无论从电影产业整体,抑或单个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来看对比分析来看,虽然面对着新兴电影产业国家的挑战,美国世界电影产业中心和霸主地位被其牢牢守住。

(二)全球电影上市公司50强:新兴电影产业国家崛起传统电影产业强国已失去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50强中的企业数量优势,新兴电影产业国家实现逆袭。通过对—不同国家电影上市公司进入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50强的数量及占比,以及营业收入均值的统计分析,整个50强名单中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传统国家电影企业数量占比由的72%降至的48%,中国、韩国和中国香港电影企业数量占比由的26%升至的52%,在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数量上实现逆袭,超过了传统电影产业强国。

但传统电影产业强国依然占据全球电影产业第一阵营主力,亚洲新兴电影产业国家和地区正奋起直追。从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前50强中各国国家企业营业收入角度分析,中国、韩国、中国香港、印度4个进入50强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企业营业收入总值只有284.54亿元,不到传统电影产业强国电影企业营业收入总值4500.51亿元的10%;到,进入50强的新兴电影产业国家电影企业营业收入总值则增至680.71亿元,约占传统电影产业强国电影企业营业收入总值4262.24亿元的16%,虽然与传统电影产业强国电影企业还是相差巨大,但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三)全球电影产业50强中中国企业的优劣势分析1、数量规模增长迅速根据每年的营业收入排名,选取—全球电影50强企业作具体企业分析,可看到50强中的中国电影公司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数量达到11家,甚至超过了美国的10家,这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来的成果。可以预见在庞大的国内电影市场,社会资本的大规模涌入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综合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还将维持较高的增长率。

2、影视产业巨头缺失全球电影50强企业,尽管都是各国(地区)电影产业的骨干企业,代表着各国(地区)电影产业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彼此间的差距却很大。梳理50强中国电影企业排名可看到,之前均未有进入前10名,都处于50强排名后位,直到,才有1家公司进入前10名,排名第8,2家公司进前20名。反观世界电影产业霸主美国,在50强前10名中占据一半以上的席位。

再分析反映企业体量规模更为直接的营业收入指标数据对比,电影50强企业中中国公司营业收入均值都在50亿元以下,而电影50强企业中美国公司营业收入均值都在200亿元以上。相较之下,中国电影上市公司的体量还是婴儿阶段,距离已经发展成熟的美国电影上市公司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3、 全电影产业链尚未完整构建美国电影产业在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演变后,目前已经形成以六大主流制片公司为主、独立制片公司为辅的产业格局,而六大主流制片公司背后是更为庞大的传媒集团,这些巨无霸不单单是制片环节的巨头,更是涵盖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等产业环节,是电影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

对比全球电影50强企业中美电影企业主营业务分布,美国电影企业除了单一从事影院业务的之外,其他有影视制作业务的电影企业都拥有着自己的放映渠道,不论是流媒体渠道还是影院终端渠道,打通了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这也证明:得终端者得天下,没有自己院线的电影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而50强中的中国电影企业,排名第一的就是万达电影院线,有影视制作业务的公司除了华谊兄弟,均未掌握自己的院线,没有完全打通整个电影产业链。

4、全球化参与程度不高美国好莱坞一直以来被称为“世界电影工厂”,这不仅是因为美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极强的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强大的全球电影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对全球电影发行放映渠道的掌控,使他们发行的影片占据了各国主流电影院线每年放映影片的半壁江山。以美国最大的电影院线公司AMC集团为例,其在全球多个国家收购了当地的电影院线,不断占据海外放映市场。

反观中国电影企业,尚处在整合全球电影资源的尝试阶段,以放映环节为例,除全球电影50强中中国电影企业排名最高的万达电影院线在收购美国AMC院线,其他院线公司并没有涉足海外放映市场,所有的影院终端都限于国内。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电影企业目前还局限在国内市场,没有真正步入国际化阶段,以及参与电影产业全球化的程度不高。

结语

经过对2000—全球电影上市公司三大指标数据的实证分析,大致呈现了电影产业世界格局由“两强相争”到“一超多强”的发展演进,也清晰了中国电影产业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以及电影企业存在的差距: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全球化程度不高。通过对全球电影产业上市公司10强以及50强的研究分析,看到了传统电影产业强国整体实力依然强大,但其绝对领先地位正面临着新兴电影产业国家的挑战,特别是中国电影产业凭借着快速扩展的庞大的国内电影市场,社会资本的大规模涌入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正在成长为改变全球电影产业格局的一支强大力量。

本文来源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臧志彭、解学芳编着,参着人员有上海交通大学刘芹良博士,同济大学李琳博士、葛祥艳、雷文宣、陈冰心、邹佩伶、张佳琪、胡晨楠,华东政法大学伍倩颖、李潭、谢铭炀等,原文有所删减。封面图片来源:/d?query=%B5%E7%D3%B0%B2%FA%D2%B5&mode=1&dm=0&l

版权声明:“文化上市公司”公众号是学术公益开放平台,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转载“文化上市公司”公众号的文章,但请务必注明转载文章来源于“文化上市公司”公众号,并请完整注明文章作者及相关出处。对未依此规定转载者,本公众号将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文化上市公司”公众号立场。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单元文化上市公司,代表了文化产业最为先进的生产力。本微信公众号是由同济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共同创建的公益开放平台,旨在分享文化企业研究成果,与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共同洞见全球文化产业的历史演进、世界格局、战略价值与未来大势。投稿与合作联系:zangzp@

《文化上市公司》公益平台学术顾问解学芳 臧志彭主编团队轮值主编:王悦轮值副主编:伍倩颖 李潭 谢铭炀 马万祺

推荐阅读1、探索深层审美心理学之奥秘—评张玉能教授《深层审美心理学》2、共享单车与政府规制: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阐释3、基于4I原则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整合营销模式探索4、数字音乐平台的社交属性研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5、【全球报告】中印文化创意产业比较6、音乐短视频社交模式演变与发展策略探究7、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下众创空间生成机理研究8、创意经济视角下的绘本创作与流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