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他是清华破格聘任的教授 晚年眼盲腿瘸住平房 在骂声中凄惨离世

他是清华破格聘任的教授 晚年眼盲腿瘸住平房 在骂声中凄惨离世

时间:2019-05-11 23:19:22

相关推荐

他是清华破格聘任的教授 晚年眼盲腿瘸住平房 在骂声中凄惨离世

1925年1月13日《吴宓日记》:

与曹云祥(清华大学时任校长)及彭春(清华教务长)谈寅恪事,已允。

2001年陈丹青为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创作油画《国学研究院》: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吴宓日记中谈的已允事情,指陈寅恪受聘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一事。

陈寅恪,是中国近代史上如雷贯耳的国学大师,他在民国时期与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四大导师”,与梅贻琦、叶企孙、潘光旦合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与钱穆、陈恒、吕思勉并称“前清史学四大家”,他是民国集历史学、古典文学、语言学于一身的大先生,这样一位被誉为名誉满身的大师,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凭:

他当年是被破格录取为清华教授的。

这样一位备受争议的大师,到底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一生?他出身如何?最终结局如何?妻子何人?后代又如何?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1895年,经荣禄推荐,任湖南巡抚。

清朝巡抚主管一省的军政和民政,陈宝箴在湖南开矿、开学堂、办《湘报》,他办的学堂就是时务学堂,总教习就是梁启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陈被慈禧打压“永不录用”,1900年,他被慈禧赐死,死前留下遗嘱:“陈氏后代当做到六个字:不治产,不问政。”

一个政治家族消失了,但是一个文化世家从此崛起,陈寅恪父亲陈三立,陈宝箴长子,1889年考中光绪十二年进士,曾官至吏部,后追随父亲到湖南办理新政,是湖南维新变法的幕后主持,与谭嗣同等人被称为“维新四公子”,名动一时,戊戌变法后,与父亲一起落魄江湖。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三立绝食而死。其膝下五子,个个人杰:

长子陈衡恪(陈师曾),书画家;次子陈隆恪,诗人;三子陈寅恪,史学大师;四子陈方恪,诗人,人称“金陵最后一个贵族”;幼子陈登恪,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中文系“五老”之一。

陈寅恪的童年,是陈家最风光的时候,5岁,祖父陈保箴被任命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爱结交名士,被成为“晚清四公子”,家中兄弟姐妹8人都在启蒙的年龄收到了良好的教育。

陈寅恪(右一):童年在湖南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

1900年,陈寅恪10岁那年,家族巨变,祖父和父亲被革职,永不录用,后辗转回到江西。

1902年,12岁的陈寅恪跟随长兄陈衡恪东渡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1906年,因病回国,就读复旦公学,后又再次赴日留学,19,因取得赴德官费留学资格而去了德国柏林大学。

这里放大一件奇怪的事情:

陈寅恪官费赴德留学。

19,江西省教育司司长符九铭电召在日本留学的陈寅恪回江西南昌阅卷,并获得官费留学德国的资格。

这确实非常奇怪。

直到1928年日本外务省情报局的一份《现代支那人名鉴》中暴露了一个人的资料:

陈冲恪:现年55岁,江西南昌人。学历:日本高等师范学校。经历:第一次革命后任江西省教育司司长。陈三立之子。

如果资料属实,那么陈三立还有一个儿子叫陈冲恪,生于1973年,做过江西教育司司长。

如此,教育司副司长符九铭“钦点”陈寅恪官费赴德,就顺理成章了。

青年陈寅恪

也就是说陈冲恪如果真是陈三立儿子,他应该比“长子”陈衡恪还大3岁,那他为何没有出现在陈氏族谱呢?

原因可能是其生母身份低位,在那个年代官僚大家族外室私生子很多,但是都上不了台面,所以官费公文中只能把这层背后关系给折叠了。

陈寅恪到德国柏林大学后,傅斯年曾说:

中国在德国柏林的留学生,有两位读书的种子:陈寅恪和俞大维。

其实这最会读书的两人,还是一个家族基因:

他们是表兄弟。(陈寅恪的母亲(俞明诗)是俞大维的亲姑姑。)

俞大维家族

后来俞大维又娶了陈寅恪的亲妹妹也就是自己的表姐陈新午。

你看,贵族大家庭从来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通过联姻,亲上加亲。俞大维这个家族也很厉害,母亲是曾国藩的孙女,儿子俞扬合适蒋经国的女婿。

从德国柏林大学,到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以及美国哈佛大学,陈寅恪凭借官费,从此游历欧美数十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陈寅恪是中国留学生中公认的“哈佛三杰”。

他因通晓十几种语言,学问极高又见解独到,被哈佛校友吴宓盛赞:

“寅恪学问远非其同辈所能及,而又性气合爽,志行高洁,深为倾倒。”

1926年,清华学校在曹云祥的主持下,设立大学部和研究部,成立之初,对教授资格未作出明确规定。

那一年广州国民政府颁布《对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规定》,第一次明确:

大学教员名称分为一二三四四等,一等曰教授,二等曰副教授,三等曰讲师,四等曰助教。学历、学术成果、工作经历,都被规定为获得大学教职的必要条件,凡于学术有特别研究而无学位者,经大学校务会议议决,可充大学助教或讲师,不能出任教授或副教授。

1932年清华校评议会通过《国立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受聘清华大学教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可以做个参考:

(甲)三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博士学位及有在大学授课二年或在研究相关研究二年,或执行专门职业二年之经验者;

(乙)于其所任之学科,又学术创作或发明者;

(丙)曾任大学或同等学校教授或讲师,或在研究机关研究或执行专门职业共六年,具有特殊成绩者。

国学研究院的聘任标准还有三条:

(一)通知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

(二)具正确精密之科学的治学方法;

(三)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

当然,这些对于那一年的陈寅恪来说,显然一个条件都不具备。

他留学欧美十多年,虽然在很多名校听过课,但是没有拿一个学位,更是没有任何着作问世,当然也更未在大学或研究院教过书。

所以,当年他哈佛的校友吴宓,向校长曹云祥举荐他的时候,确实艰难,他日记中说:

介绍陈来,费尽力气……

时任清华教务长的张彭春认为:

“陈先生留学虽久,学问亦好,然而一无学位,二无着作,不符合聘任教授条件,为保证今后教授水准,不应放松聘任标准,不同意聘请。”

后吴宓“往见曹校长,在申前议”:

陈先生前后留学十八年,他人不过四五年。陈先生学问渊博,能与外国教授上下其议论,堪称学侣。虽无正式着作发表,仅就一九二三年八月《学衡》杂志第二十期所节录的《与妹书》,寥寥数百字,已足见其学问之广而深,识解之高而远。

后吴宓“并以去留争,聘事乃决。”

1926年2月16日,吴宓得到校长允许后,以曹云祥校长名义致电柏林,陈寅恪接电后曾略有迟疑,言:不能即刻到校。

这才有了吴宓4月27日日记的感慨:介绍前来,费尽力气,而犹迟疑,难哉!

之后两任电报频传,往复商议:

6月25日:晨接陈寅恪函,就本校之聘,但明春到校。

8月14日:陈寅恪有函来,购书殊多且难。

吴宓向校长请求,提前预支薪水数千元,兑成美金至柏林,得款后陈寅恪料理一切事务,12月18日携俞大维儿子俞扬合由马赛启程回国

1926年7月8,陈寅恪正式在清华大学上课,时年36岁,他精通德语、日语、希伯来文、蒙文、满文22种语言,他的授课科目:

年历学;古代碑志与射披有关系者只研究;瘴尼教经典回纪译文之研究;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之比较研究。蒙古满洲书籍及碑志与历史有关系者之研究。

陈寅恪在清华讲课,必定学生云集,因为他讲课有“四不讲”原则: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只要是他的课,不仅学生,甚至北大清华许多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都来听他授课,如此,没有博士帽而以导师身份登上清华大学讲坛的陈寅恪,曾经引起整个的广泛瞩目,坊间盛赞“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的到来,清华园“四大教授”“四大导师”声名鹊起。

“四大”的赵元任是哈佛大学博士,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学贯中西。(梁启超在国学院任教后,美国耶鲁大学授予文学博士。)

关于“四大”的由来,来源于清华高层。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

“上次刘寿民先生还来笑我说四大教授的名称,但是这个称呼不是我们自诌的,这实是张(清华教务长张彭春)找元任时信上如此说,第一次见面也如此说,而校长曹云祥开会时也是如此称呼的,刘先生或忘了,或没听见,其实正式的名称是四大导师,其余的都是讲师或助教……”

提起陈寅恪的学历,曾有人问:

“你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拿个博士学位呢?”

他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后来他的哈佛校友和亲戚俞大维说:“他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1928年,陈寅恪因熟读台湾巡抚唐景崧驻守台湾的事迹,从而认出唐筼屋中署名“南注生”的画作。“南注生”是唐景崧的别号,唐筼是唐景崧的孙女。

唐筼

两人互生好感,同年秋天便结尾夫妻。

妻子唐筼,毕业于金陵女校,曾执教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是许广平的老师。

婚后,他们生了3个女儿,长女“陈流求”、次女“陈小彭”,取自台湾琉球、澎湖岛名,与《马关条约》中割台条款有关。

陈寅恪、夫人唐筼及三位千金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

陈寅恪特别宠爱妻子,经常三个女儿说:

“咱家里头,你们妈妈是主心骨,没有她就没有这个家,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好好保护妈妈。”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陈父陈三立去世,治丧期间,陈寅恪右眼接近失明。乱世之中,他们辗转昆明、桂林、香港、成都等,在成都燕京大学执教期间,右眼也接近失明。

1939年,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他接受应聘,想顺便到伦敦治眼睛。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被困香港。

1944年底,抗战还未胜利,陈寅恪的左眼也失明了。若是常人,双面失明,学术生涯基本已废,但是陈寅恪绝非常人。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1946年10月重返北平,再次回到清华园执教的时候,已经是盲人教授。

生命最后的9年,在广州,陈寅恪虽然双目失明,腿也断了,特殊时期还被赶出了楼房,在阴仄的平房里面,只有妻子相依为命,但是他还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力通过口述,完成了一部部后人难以超越的着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柳如是别传》等。

1969年10月7日,国学大师陈寅恪因心力衰竭,在谩骂声中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眼角默默地流泪,因为他的还有遗憾:

《中国通史》和《中国历史的教训》未完。

45天后,妻子唐筼也撒手人寰,生前她人说:“料理完寅恪的事,我也该去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