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悲伤 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排解 于是会成为一把利刃

悲伤 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排解 于是会成为一把利刃

时间:2018-07-07 18:17:06

相关推荐

悲伤 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排解 于是会成为一把利刃

专注女性自我蜕变和解放,愿你面向太阳,坚定而温暖。

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是关于死亡的,而死亡的悲伤或许是大家都无法释怀的伤痛,尤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在失独父母的眼中,“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孩子的过早离去,违反了自然规律。丧子之痛会让你生活的关系彻底颠倒,好像整个未来都随着孩子离开了。

但比较关键的是:在生活中大家觉得死亡比较忌讳,都避而不谈,真正伤害到当事人的不是悲伤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人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在痛失挚爱当中存活下来的关键在于来自他人的爱。这个也就可以理解那些当地震夺取亲人的活下来的人们,会迅速的组成临时家庭,来获取更多的爱和关注,来抵抗失去至亲的伤痛的本能需求。

或许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被迫面对死亡,这种失控感和无力感,如何被治愈。所以说,比起讨论逝者,不讨论带来的伤害更大。如果上一代人应对死亡的机制就是不讨论死亡、不讨论感受,关上心门,继续生活,那么他们的孩子会感到很艰难。

之所以我们无法面对死亡,一个是会激发起我们自己的无助,因为没有人可以逃离这个事情,但我们无法扭转,所以会惧怕这个话题;另外,大家觉得避而不谈或许比较明智,不会激发起伤痛,但事实上即便你不谈,那些悲伤仍然会在内心深处,片刻都未曾离去。或许当事人也不需要人们告诉她应该怎么做,而是认识到她的所失和她的困难。

这个不由得令我想起了祥林嫂,她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苦痛,只是没有办法接纳这个事实,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她的所失和困难,如果那个时候有一些社会支持,或许她会好转一些,或者有一些心理上的建设,或许能够走出自己的悲伤。

或许我们会觉得面对这样的悲伤,我们会无能为力,不知道说什么,可以令对方舒服一些,但事实上,倾听才是可以帮助到对方最佳的姿势,听他们说说他们的困难和感受,就可以真切的帮助到他们。而悲痛是使人孤立和孤独的,在这个时候,是需要他人的支持才能继续生活下去。只需要2-3个亲密友人,就可以让悲伤者感到自在,可以倾诉悲伤和忧虑。

死亡教育这个名词是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死亡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关于死亡的对话。也就是说当孩子问起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诚实的回答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诚实的回答,那么孩子们可能就会自己去脑补这些场景,就会比实际情况想象的更加糟糕。

关于死亡所引起的悲伤,是一件比较悲苦的事情,需要花费时间去进行心理上的建设,如果我们主动的承担,我们或许可以有所改善;如果不做心理建设,可能很多年后,还是会为一个突然的、创伤性死亡而感到极度悲伤。伤口不会随着时间自动愈合,而是需要你的建设工作,而研究数据表明:有15%的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在于没有解决的悲伤。

解决悲伤,或许就是不过分为过去所束缚,注重当下和未来的生活。如果总是觉得遗憾,想着逝者生前的事情,那就是没有解决悲伤。很多时候,年轻人的突然离去和老人的离世,从心理上的最大差异就是有所准备和告别心理。

老人离去大家有心理准备,并且也或许会做最后的告别,而年强人多发一些突发事件,有时候没有心理准备,甚至完全没有机会去告别,所以,才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所以说,在心理上来说有一个告别的动作或者仪式会对人有很大的帮助,得以他们实现一个完整的过程,将未了的事情完成。

生命的离去或许是我们最极致的悲伤,我记得胡歌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活着更加重要的事情,所以说,生命的别理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悲伤,其他的悲伤都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这个也是人类终极的悲伤,需要用时间和生命去面对和忘却。但我们要相信即便我们把逝去之人放入后台,我们仍然可以活得更加有力量。而更好的活着才是对死去之人最好的缅怀。

所以,面对死亡,我们需要有勇气,学会倾诉和排解,在悲伤排解的同时进行心理建设,并且给自己制造一个告别的机会,来完成自己的未完成的心愿和情结,不再留有遗憾,从这里学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活得灿烂,才能告慰亲人。将自己的悲伤进行合理的排解,才能令自己收获心灵的健康和强大。但愿我们都可以勇敢的面对生命的本相。

作者简介:吴洁,心理咨询师,自媒体情感及心理专栏作者,专注女性自我蜕变和解放,希望可以陪伴你左右,为你点亮一盏心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