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藏医放血疗法与中医刺血疗法的比较

藏医放血疗法与中医刺血疗法的比较

时间:2022-06-24 00:53:18

相关推荐

藏医放血疗法与中医刺血疗法的比较

早在公元 8 世纪,藏医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所着的藏医经典着作《四部医典》,对放血疗法作了详尽的论述。而后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放血疗法在理论上和应用范围上又得到了充实和完善。藏医认为放血疗法具有驱除脉病,下泻病血,防止腐烂,培育新肌,去除脓液,止痛消肿,愈合创伤,根除零星疾病等作用。

藏医放血疗法,藏名为“达日卡”或“达日嘎”。八邦温·嘎玛丹增成烈热吉的《四部医典释难》说:“‘达日’是刺破的意思,‘卡’是将脏腑各自的脉道用刀具刺破放出坏血,刺破之刀口叫‘卡’”。藏医认为,人固有的血和赤巴等物质因内外因素引起紊乱,失去平衡而发生扩散伤热、波动热、炎肿、疮疡、痛风、黄水病等许多疾病,这些病变使体内精微运化功能衰弱,血液不能正常生化而变成坏血,造成脉管障碍,肌肤等组织炎肿、充血、瘀血及溃烂。 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认为,刺血络法治病机理是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1】藏医放血疗法的理论是成形于《四部医典》。

【2】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成形于《黄帝内经》。(1)放血部位: 藏医学认为放血疗法通过割刺有关脉道和痛点,将坏血等排出体外,起到通经活络,去瘀消肿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藏医刺络放血疗法对穴位有专门的论述,而且放血脉位大部分是表浅的小静脉,少数的也有小动脉。 中医《黄帝内经》各篇中刺络放血所用的穴位比较广泛,但主要以特定穴为主,如五输穴、络穴、郄穴、背俞穴等等。(2)放血使用的工具: 藏医放血工具以锐利刀具为主。混合金属制作的放血刀具最适合放血疗法的要求。依据患病的部位不同,用的刀具形状也不同:在前额部络脉放血时用剃刀状放血刀具;在颈部络脉放血时用弯尖新月状器械;在人体部位明显的粗大络脉放血则选用大刀状器械。 中医的刺络放血工具常常采用三棱针。三棱针即古“九针”中的“锋针”,《灵枢·官针》篇提出的“络刺”、“赞刺”、“豹文刺”,就是采用锋针刺络放血。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 6cm,针柄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藏医和中医放血工具有所不同。(3)放血疗法适应症: 藏医认为凡是热性病症均可用放血法治疗,也就是说,凡是扩散伤热、紊乱热、疫热、血赤巴病引起的炎症,陈旧伤痛风、黄水病、麻风病、疮病症、淋巴和血液病,特别是血和赤巴偏盛的疾病均宜用放血疗法治疗。 中医认为刺络放血疗法可通经络,调和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状况恢复正常,通则不痛。西医认为软组织损伤后形成的疤痕、挛缩、粘连等,通过放血疗法,可以改善局部新陈代谢,解除因缺血或粘连而产生的软组织疼痛。(4)治疗时的出血情况: 藏医放血疗法放血量的原则是,当认定是放血的适应症后,对于体格壮实的病人,放血量可以略多些;而对于体质素虚或精气亏损的人,即使是适应症,也不宜多放。对一般病人来说,当放出的病血流净,出现好血时,应立即停止放血。但对于内脏疼痛、血病的刺痛以及欲使逆乱的血返回脉道正常地流动运行,患者情况良好时,可略多放一些;而对于增盛热、骚乱热所致的刺痛,四肢肿胀者,也可以多放一些血。 中医《素问·刺腰痛》曰:“解脉令人腰痛……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解脉指足太阳经散布于腘窝部的血络,刺之出血的标准则必须使青黑的瘀血泻尽,见到赤血而止,因此出血量是较大的。井穴、荥穴和背俞穴等出血量不宜过大,《素问·缪刺》中载有刺井穴(如大敦)“见血立已”,刺荥穴(如然谷)“出血立已”。《素问·刺疟》刺背俞穴时也强调“适行至于血也”。(5)放血疗法禁忌症: 藏医认为放血在年龄方面有一定限制,凡不满 12 岁的儿童、 70 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及产后都不能做刺络放血治疗。素体虚弱、精气亏虚、浮肿、胃火衰微、呕吐、泄泻的病人,也可以说,凡是由于隆、培根失调造成的病人,都不能放血。再者,患者血液中病血与好血尚未分清者,瘟热病与一般热病初期,热尚不成熟者,或热病属于正气亏损以及空虚热等,虽然表现有热象,都不宜放血。另外,对于要害部位、脉结处以及较险要的部位,也都不宜放血。 中医的刺络放血疗法不宜用于虚证、脱证;不宜深刺,以免刺伤深部的大动脉、内脏器官,《素问·调经》“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不宜用于孕妇、贫血以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

更多专业资讯

欢迎关注“青海中藏医传统外治疗法中心”微信平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