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悲剧!桂林一男子带两女孩去游泳 结果三人皆触电死亡!

悲剧!桂林一男子带两女孩去游泳 结果三人皆触电死亡!

时间:2024-05-01 06:06:49

相关推荐

悲剧!桂林一男子带两女孩去游泳 结果三人皆触电死亡!

馨温提示:点击上方"丹霞资源"↑关注资源县新闻发布平台

丹霞资源微信公共平台 资源人的网上家园,欢迎投稿、爆料、合作请 联系QQ:1493543119 电话:0773--8999124

8月22日下午1时30分左右,桂林平乐县公安局110接警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平乐镇六合村委鲁塘村附近一电杆冒出火花,随后在河中游泳的3人不幸身亡。

事发现场。图片来自南国早报

3人河里游泳触电身亡,最小仅10岁

当时,一电线杆因悬式瓷瓶炸裂产生火花并引起小火灾,电线杆旁边有一条小溪,正在溪水中游泳的3人触电身亡。

图片出处见水印

8月23日上午,南国早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起火电线杆周边的植物被烧焦,顶部的两个悬式瓷瓶被烧坏。

村民陈某向记者介绍,死者之一的陈某强是他的侄儿。当日,亲戚家两个小女孩罗某(女,13岁)、罗某某(女,10岁)到陈某强家玩,陈某强带她们到小溪里学游泳。

图片出处见水印

事发时,岸上还有一名7岁的男孩,他看到电线杆突然冒出火花,水里3人也没了声音,赶紧跑到旁边的村子喊人。

村民要求供电部门赔偿

事发后,死者被村民打捞上岸。村民们认为是供电设施出问题才导致事故发生,要求供电部门赔偿。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平乐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智介绍,事发线路是城西变914线路,电压为10千伏。经初步调查——

图片出处见水印

事故原因是因雷击及近期高温天气导致电流击穿瓷瓶,引起10千伏输电电流沿电线杆、线杆拉线导入地下和电线杆附近的溪水中产生跨步电压,致使正在溪流中游泳的3人被电击后倒入水中窒息死亡。

图片出处见水印

目前,公司正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并与死者家属沟通协商。善后处置工作也在进行中。

预防触电,这些知识一定要了解!

直接接触触电

01

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比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等。

1.1 单相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1.2 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标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

两相(双极)触电

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间接接触触电

02

间接接触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会带有电压的),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

2.1 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碰壳或电力系统一相发生接地短路时,电流从接地处四散流出,在地面上形成不同的电位分布,人走近短路点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如图所示。当跨步电压达到40V以上时,将使人有触电危险,特别是人被跨步电压击倒后加大了人体的触电电压,从而造成意外和死亡。发现有跨步电压危险时,应单足或并双足跳离危险区,亦可沿半径垂直方向小步慢慢退出

跨步电压

2.2 感应电压触电

由于带电设备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的作用,将会在附近的停电设备上感应出一定电位。高压双回路、多回路同杆架设以及两条平行架设的线路,如果一条线路带电,会造成另外停电的线路带电,特别是当和停电检修平行接近的带电线路出现三相不平衡或单查接地时,对停电线路的感应使其意外地带有危险电压,称为感应电压。

感应电防护办法:

穿上既能与地有良好接触,又有一定屏蔽作用的静电防护服或导电鞋,以保持人体与地的良好接触向大地流泄电荷。

2.3 雷电触电

雷击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

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

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2.4 静电触电

用电设备的某个部位上储存的电荷通过人体放电引起的触电。

以上事故就属于跨步电压触电。10千伏输电线路漏电,电线杆周围8米内都会带电,这时候电线杆附近的人不能跨步离开,否则会形成跨步电压,正确的做法是双脚合并跳着离开。

丹霞资源编辑部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属有

资源县新闻媒体平台:丹霞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