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纳顿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纳顿节

时间:2023-03-25 02:31:26

相关推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纳顿节

土族纳顿节是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娱乐”。纳顿节举行时间从夏末麦场结束时(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天(农历九月十五日)才结束,历时近两个月,所以纳顿节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9月份,“土族纳顿节”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节日起源

纳顿节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娱乐盛会,也是他们访亲探友,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大好时机。每年农历七月,正是土族地区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生活在这里的土族群众为了庆祝五谷丰登,便在庄稼最先成熟的村社开始,一个村一个村地跳起“纳顿”。一般来说,纳顿在农历七月十二开始跳起,因此民间也称为“七月会”,活动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重,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内容以表演舞蹈和戏剧为主。“会手舞”为开场节目,是由数十人乃至至数百人参加的群众性集体舞,参加者按长幼次序排列。伴随着锣鼓的节奏,大家一齐踏动、摆身、左腾右挪、绕场而舞,舞姿优美,气氛热烈,场面恢宏壮观。

历史沿革与传说

对于纳顿节的历史渊源,目前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土族人民逐渐摆脱了游牧生活,开始步入农耕生产,为了处理农耕生产中的矛盾,协调人际关系,便形成了一种集体庙会活动,即“纳顿”。但对于其真正的起源,还需要学者专家进一步地考证研究。

关于纳顿节的起源,当地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三年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了,其壮观华丽前所未有。但恶毒的皇帝为了独享其成,竟下令要杀害木匠。木匠连夜逃到家乡,组织早已不堪皇室虐待的乡民们造反起义。皇帝闻讯派大军前来镇压。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立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着已涂上染料的兵器向村庄的庙宇走去。皇帝的军队大惑不解,村民则告之:“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呢。”于是大军撤回。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纳顿就传了下来,并逐渐隆重起来,成为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

会务筹备

纳顿节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土族人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次是小会,节前村民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奠。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然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

一年一度的纳顿节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可由一村单独举行,亦有两村联合举行。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举行,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人”,两村男性排成长列,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队伍一到麦场,拉开了纳顿的序幕。

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从“纳顿”当天的大清早起,每家每户就把早已准备好的大蒸饼、烟、酒献到会场。然后全村的“会手”集合起来,成百上千的人,按照辈分年龄顺序,排列成队。“会手”的前导是几位手执仿古兵器的老人,其后是十几位手持萧管的老者,最后是几十位怀抱三角旗的老人,队末是手擎彩旗的少年,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间的锣鼓队伍。

锣鼓队伍,一般由土族青壮年组成,对打鼓手的服装要求相对严格,必须头戴草帽或宽边礼帽,身穿白汗衫,腰系红绸带并挂数条彩绸,下套大裆裤,小腿扎黑色绑带,脚蹬云底子鞋;敲锣手一般头戴红缨帽或柳圈帽,身穿长衫,腰系红绸带。锣鼓手们在起舞时都摆阵法,如“一字长蛇阵”、“龙门阵”、“八卦阵”、“二龙戏珠阵”等,有些地方还摆“龙退骨,蛇退皮”的阵形。而且对每一个锣鼓手起舞的姿势要求非常严格,鼓手们肩斜背五六十斤的七彩龙凤鼓,鼓垂至膝,脚踏太极,一手扶住系龙凤鼓的红带,一手拿槌,动作刚劲有力,鼓声鼓声雄厚,气势磅礴;锣手们起舞时同样脚踏太极,弯腰挥臂,摇头摆身,锣声清脆悦耳。

表演内容

在行进时,舞蹈动作幅度不是很大,只是一边走路一边敲鼓。在遇道口、桥梁或两队汇合时,都要格外狂欢一番,前者意为“过关”,后者意为“会师”。双方“会手”汇合一处后,会手阵容陡增,鞭炮齐鸣,锣鼓震天,人人精神抖擞,个个容光焕发,兴高采烈地再呼“大好”,把节日的狂欢气氛推向高潮。此时,会手阵法变化多端,锣鼓手们舞蹈动作的幅度和难度加大,激烈复杂,有鹞子翻身,有丹凤朝阳、五云捧日等。每一种阵法在急烈的鼓点声中巧妙的变换,而鼓点也随着舞姿变化适时地起落,三者协调融合,浑然一体,优美无比,这个也叫“会”手舞。

“会手”舞结束后,主队向客队让茶敬酒,同时举行“搭头”、“报喜”、“打杠子”等仪式。仪式举行完毕,傩戏开始,首先表演的是《庄稼其》,意为种田之人,内容为一个土族老人教自己儿子、儿媳务农的故事。接着表演三国故事《三将》和《五将》,有些地方还表演《五官》,最后表演的是反映土族先民同虎豹豺狼等恶兽作打斗的剧目叫《杀虎将》。这些傩戏基本上没有对白和歌唱,而是以细腻传神的动作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有些戏滑稽中充满泥土气息,有些粗犷中透着刚劲。

《庄稼其》揭示了土族先民从逐水草游牧到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演变过程。从《杀虎将》可看出土族先民早期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的烙印。从祭天、“法拉”巫舞可以辨析出萨满文化的遗俗。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纳顿会作为土族文化的一部分,荟萃了民族歌舞﹑民族艺术﹑民族礼俗等多方面的精华,极大丰富了青海和西部文化的内涵。

最后纳顿会在紧张、神秘的“法拉”巫舞中结束。

承和保护

针对三川土族纳顿的现状,保护工作也稳步推进。民和文化部门先后投资60万元,成功举办了3届青海省土族安召纳顿艺术节和1届土族“巴依尔”艺术节,多次举办纳顿艺术培训班,使三川纳顿的演技不断提升,演职人员逐年增加;认真普查,摸清家底。自以来对土族纳顿进行普查,全面了解其地理环境、历史根源、基本内容、相关器具、传承谱系、主要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普查,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多出成果。成功举办了首届土族文化暨民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组织纳顿表演队代表青海省的“非遗”项目到西宁、北京、香港展演;同时,支持三川土族学者马光星、徐秀福的《人神狂欢——黄河上游民间傩》一书和马光星、胡芳编着的《土族纳顿》出版;每年定期举办纳顿艺人观摩学习班,组织官亭、中川等乡镇45个纳顿队的学员到中川民主村、官亭等地观摩学习、交流切磋演技、开展比赛活动。同时,举办纳顿艺人培训学习班,聘请专家传授纳顿知识、演技等,每期培训班召集三川地区4乡镇30个纳顿队60多名学员参加,通过现场讲解表演,提高了艺人的表演技术水平,提升了纳顿演艺人员的整体素质,解决了艺人青黄不接、断层等现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