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禹州传统文化||石羊村的由来

禹州传统文化||石羊村的由来

时间:2022-04-28 14:03:36

相关推荐

禹州传统文化||石羊村的由来

(作者:王国斌)

石羊村位于禹州市城西北8.5公里,距朱阁镇政府5.5公里。下宋河西侧,全村地域呈“井”结构,沟沟相通。禹浅古道、禹顺公路穿村交叉而过。北与下宋、大庙以沟为界,东越下宋河东岗与杨桥、刘冲为临,西边与祁庄地与地搭边,南与边楼、小魏庄土地界定。原为两个自然村,东石羊和西石羊,村委会在西石羊驻扎。

《河南省禹州市地名志》《禹州市志》记载:清属钧阳里二甲;民国初属东张镇祁庄保,民国三十三年属龙池镇第二保;1948年解放属第二区,后改属第五区,1958年属钢铁人民公社;1961年设大队,属浅井区下宋公社;1968年属朱阁公社;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朱阁乡。

小时候,去石羊村串亲戚,大人说去东石羊叫石羊寨,去西石羊叫石羊寺儿,不知何故。

长大后才知道,不就是东边有寨的叫东石羊,没寨的叫西石羊吗?

其实不然,听老人们说,东石羊原来叫小孙庄,是从下宋村孙家门孙姓后代人口扩大才越沟搬迁筑地而居过来。清末民初,土匪横行,掠抢豪夺,无法无天。无奈才依北沟险势四面挖土筑寨。但终因寨墙不牢,多次被土匪攻击,杀人无数。一度土匪来时躲到下宋寨和祁庄火神寨避难。现在还是孙姓居多,祁姓、王姓兼有之。

再说西石羊,因该村北原有十字形大深沟,沟内有一尊青石雕刻的石羊,称石羊沟。南北沟是县城去浅井的古道。沟南建村,初始由王姓从大庙王家建房驻居,后高姓边姓陆续搬进,逐渐形成有几十户的村子,叫小王庄。因清康熙年间建有关帝庙,供拜关帝爷。庙门外伫立两尊石狮,院内立有石马石羊,一度香火不断。后因年久失修,庙宇几近坍塌,石狮石马不知去向,留下一尊石羊弃于一旁。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土匪不断出没,稍有安稳,就有人将庙恢复,但已没有以前的规模。无奈就将这尊石羊抬至殿堂供拜,取名石羊寺,村名也随寺名。后人们为方便叫法,称小孙庄为石羊寨。抗日战争时期,寺内虽朝拜石羊,但人们为了生存,也无力管理,房倒屋塌,仅有一尊石羊也被推进沟里。解放后,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方便群众行路,在东西石羊中间修了条南北道路。随“大跃进”中沟平羊没。两村称呼也逐渐变为东石羊,西石羊两个自然村。

据《禹州市地名志》记载: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统称石羊。一条东西主街,东半部屋宇栉比,西半部居住比较松散,中间有县城至浅井故道南北经过。医疗室、代销店沿街分设。村委会设村东北部。小学设村南。沿公路有摊贩服务业。大部村民加工薯粉,制作粉条,远销省外。有相当数量的花生供应市场,部分村民农闲时经营小商业。村北机井配套齐全,可灌溉耕地。

有史籍记载,石羊寺的石羊乃清康熙年间所建之关帝庙内的遗物,至今仍保存完好。该石羊长180厘米,高100厘米,系用灰红色细质石料雕凿而成的呈匍匐状的母石羊,颈直向上,头略向右视,毛为细长的卷纹,刻工细致,似为古代故物。

石羊代表着什么?“羊”,通“祥”。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可以看出,古代的“羊”,象征吉祥和祥瑞,我们经常说的“三羊开泰”就是取了它“祥瑞”的意思。其实还有很多,如石狮、石虎、石马都是可以象征祥瑞的,至于这里的石羊寺为什么只放石羊而不放其他的如石狮石马等,那就只能问那些先人了。

如今的石羊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小楼林立,人杰地灵,大学毕业生三十多个,在外工作任职十多位,外出经商十多人,外出打工者不记其数。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几乎没有改变,小麦玉米为主打产品,红薯花生芝麻种植锐减,粉条制作已不成规模,兼有个别经济作物。目前村两委正在申报市级美丽乡村。好几个家庭已被禹州市命名为“五美示范庭院”。

(图片来自网络)

策划:王留庆

编审:郑乾元 陈高磊

副主编:赵 建

编辑部主任:徐洪涛

本期编辑:陈高磊

摄影:刘仁杰

校对:宋起中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乡土文学!

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来与我们一起写作!

喜欢文章请点击“禹州传统文化” 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主办:河南省禹州市传统文化微信公众传媒平台

投稿邮箱:1965736299@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