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改变” 并不是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唯一办法

“改变” 并不是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唯一办法

时间:2022-12-05 06:41:51

相关推荐

“改变”  并不是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唯一办法

有一种现象,总是会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外人,却把最坏的一面留给最亲近的人。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有太多的家庭,都在“相爱相杀”中摩擦不断,我们一边关心着挂念着父母,一边同样也烦恼着嫌弃着父母:

“妈,我都说了不能这么惯着孩子,你别喂了,她都7岁了要自己吃饭!”

“爸你是不是又乱买保健品了,哎呀没病都被你吃出病来了!”

“你们别瞎操心了,现在哪还有铁饭碗啊,工作的事情我会想清楚再辞职的”

......

慢慢你会发现,随着自己的年纪越大,跟父母的分歧变得越来越多;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激化。

在一次次争吵中,我们总想说服父母固执的想法、改造父母落后的观念,让他们听从我们的想法和意见,赢得斗争的胜利。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成功改造父母的想法了,是不是一切问题都会消失,从此顺顺心心不再困扰呢?

小叶是曾经我们的一个咨询者,她说自己从小就很自卑,到现在甚至也不敢去谈恋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但她说,长大后她后面慢慢发现,其实更重要的影响是来自她妈妈。

因为妈妈从来没有夸奖过她,永远是指责贬低批评的态度。并且从小管教非常严厉,不允许她打扮,也不允许跟男生多接触。

在又一次争吵中,小叶终于忍不住爆发,冲着她妈妈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出来,“就是你害得我现在这个样子,你永远都只会批评我,你就知道催我你还会什么!”小叶妈妈听到很震惊,难过地哭了很久。

爆发完之后,生活还是自顾自地走着。但几个月后,小叶发现有点奇怪,感觉妈妈跟她的联系越来越少。追问了很久,妈妈才说,“我知道我以前是对你太严了”,“但现在...我不知道要怎么跟你说话了,我害怕说着说着你又不爱听了”,“我不敢跟你联系太多”......

就像在《送我上青云》中,姚晨饰演的胜男跟妈妈发生剧烈的争执,在姚晨指责妈妈,小时候生病都不管她,因为晕机吐了还嫌弃她之后,妈妈哭着喊道,“我19岁生了你,我怎么知道当妈妈”,“你就想让我承认我白活了是吗!”

是的,我们知道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足;我们可以把自己现在的问题,归结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上;我们也有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让父母承认自己是做错了......

但,然后呢?

50、60多岁甚至年纪更大的父母们,在被推翻过去一切的行为方式之后,他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我们相处?

当他们改变不了几十年的习惯,又不想让孩子难受的时候,就只剩下不知所措、自我封闭、甚至彻底放弃沟通......

改变父母,并不是和原生家庭和解的唯一办法。

除了指责抱怨,想要改造父母,我们还可以做的,是改变自己。只有找出冲突背后的心理根源,才能更好地跟自己和解。

1.跟父母的观念越来越不一样,是必然趋势

在孩童的早期,会把自己和父母形成一个整体,父母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世界是和我融为一体的;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孩子会逐步发展出自我意识,了解跟父母的不同,分清世界的边界,逐渐培养出独立的人格,而这个过程,就伴随着跟父母互相不认同的摩擦。

在成年长大后,更是如此,每一代的成长环境都和上一辈有着明显的区别。站在一辈辈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比父母们有着更广阔的信息来源,经受着更严苛的教育,迎接着更瞬息万变的世界...

因此,我们跟父母观念想法的分歧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既然这样的差异是本质的、必然的、不变的,我们可以学会尊重和接纳这样的结果。

放弃幻想这有一天,可以让父母跟我们随时、随地、所有想法理念都完全一致。追求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标,往往是很多痛苦的根源。

2.你越想改变父母的想法,是因为不认可自己

既然跟父母的想法有分歧、意见有差异是普遍存在的,那为什么我们总还会跟父母争吵不休?

关键就在于,你是否从内心认可自己。

人有一种追求认同的本能和需求,这种认同可以提供对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所以当你内心对自己缺乏肯定的时候,就会特别在意外界对你的认同,尤其是来自父母、老公身边这些最亲近人的评价。

当你和父母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你会格外愤怒,因为你觉得他们对你想法的不认同,就是对你整个人的不认同。而你想要努力改变和说服他们的想法,也是想通过他们的认同,来增加对自己的肯定和自我价值感。

比如:“总埋怨父母太惯着孩子,7岁了父母还在喂饭”,表面上,你会觉得爸妈的教育理念太落后了,想要告诉他们更科学的方法;实质上,你是想通过改变父母的行为,让父母跟自己达成一致,来获得父母的认同,来肯定自己“我做得才是对的”、“我是个好妈妈”。

而当你内心拥有充分自信和肯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他们不会更多其他的方法了”。那孩子在父母家,就让父母这样去表达关心;回到自己家里,再教给孩子自己学会吃饭。

你可以允许不同的教育方式存在,也可以接纳每个人表达方式的不同,不会因为父母的反对或者跟自己不一致,而觉得内心受挫、不被尊重。

越想改变、改造别人,其实是你越不认可自己。

只有你能够从内心肯定自我价值、拥有坚定自信的时候,你才能尊重差异、理解差异,跟父母和平相处,与自己进行和解。

相关阅读

你们都羡慕逆天改命的“哪咤”, 却把孩子养成了不堪重负的“敖丙”

想规范别人, 其实是想纠正自己 | 为什么孩子的这个毛病总会激怒你?

“原生家庭”招你惹你了? 别没事总拿它说事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