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印尼首都将沉没: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 但依然无动于衷

印尼首都将沉没: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 但依然无动于衷

时间:2020-09-29 04:38:43

相关推荐

印尼首都将沉没: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 但依然无动于衷

年8月18号,冰岛人聚在一起,哀悼一条有着700年历史的冰川。

这是历史上头一遭,人类为消逝枯竭的冰河举行“葬礼”。

这条冰川被冰岛人称为OK冰川,几百年来曾是无数人每天都看着的美丽风景。

然而今天,却消逝不再。

左边是1989年8月OK冰川的样子

右边是8月OK冰川的样子

可以看见同样的月份里,冰川却几乎消失殆尽,只剩一小片冰块,覆盖在火山口上。

然而冰川已死,因为它已经丧失了冰层的厚度,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了。

冰岛的这座瓦特纳大桥,孤零零的矗立在阴云中,原本桥下是融冰之水。

如今冰川消逝,那冰融之水也不复存在。

难怪外地游客会奇怪,为什么会在这里盖座桥呢?直接从下面开过去不行吗?

因为以前下面是冰河,如今冰川没了,冰河也没了

冰岛人来到冰川前,安防纪念铜匾,纪念消逝的OK冰川。

纪念铜匾名叫《给未来的信》

OK冰川从此消失。

而在未来的200年里,我们所有的冰川都将和它一样,走上消失之路。

这块纪念铜匾,是为了承认我们知道正在发生的事,也承认我们知道需要做些什么。

如果我们曾经有所作为的话,OK也许就不会消失。

8月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百万分之415(415PPM)

之前的文章里曾写过,当地球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600-700PPM时。

地球上的所有陆地冰面将全部消失,你从陆地上放眼望去,已经看不到冰了。

大面积消失的冰块,将让海平面上升80米。

到那时全球所有沿岸的大都市都会被淹没。

这是人类难以面对的。

而当下对冰岛人来说,冰川是最具文化含义的象征,古老的冰川蕴含了冰岛人的全部文化和历史。

但现实是残酷的。

,当北半球经历了历史上最酷热的7月后,从北美,欧洲,到格陵兰岛,冰川在世界各地的消融越来越快。

根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数据,从1961-这55年间,地球冰川粗估已经损失超过10兆吨的冰。

而当下冰川消失的速度,是1960年代的五倍之多。

照此速度下去,到2100年时,阿尔卑斯山90%的冰川,也将化为乌有。

近日NASA“海洋融化”科学家,前往格陵兰岛,发现了更令人震惊的真相。

科学家将探测装置抛入格陵兰岛最大的荷尔海姆冰川。

探测器能深入海水之下,最深可达1000米。

从探测器不断发回的数据显示,格陵兰最大的荷尔海姆冰川,不仅冰川表面被温暖海水包围。

就连深达千米的冰川底部,也遭到温暖海水侵袭。

温暖海水直接接触冰川,这加速了冰川融化,让融冰速度越来越快。

这就好比原本放在锅里慢慢融化的冰块,现在锅底打开了煤气,极大加速了冰块的融化速度。

更热的空气,更温暖的海水。

加之这种冰川快速融化和消失,无疑将是未来一场场灾难的预警。

8月16号,印尼总统佐科.维在国会发表讲话,他说:

首都不仅仅是国家的,也是国家对外展现其进步的门面。

在这历史性的一天,我祈求真主赐福,我寻求尊敬的国会议员,以及全体印尼人民。

我请求你们允许和支持我的决定。

我在此决定,迁都至“加里曼丹”。

8月16号这一天,也是印尼独立74周年纪念的前一天,在这天宣布对一个国家来说重要的迁都计划,意义非常。

印尼的迁都,不是因为1000多万的人口,使得雅加达拥挤不堪,带来每年70亿美元的损失。

北京人口都2100万了。

印尼迁都的真正原因,是潜藏在全球暖化大冲击下的,不得已之举。

如果此时再不迁都,恐怕50年后,首都雅加达,就会从地图上消失。

印尼首都,雅加达

雅加达原本是一个面积647平方公里,郁郁葱葱的靠山面海的翠绿平原。

可如今当BBC记者,乘坐直升机飞到雅加达上空时,他能看到的,只有浅浅的雾霾,与几乎不见踪影的绿地。

在雅加达,你几乎找不到一块,比足球场大的绿地,从直升机望出去,你只能看到一片灰褐色的建筑海。

全是房子,拥挤的房子,BBC记者说,加速的城市化让这地方只剩下房子。

然而带给雅加达人民的最大威胁,并不是肮脏的空气和拥挤的居住环境。

而是这座城市,这整座城市。

正在悄无声息的沉没。

根据印尼官方,印尼学院的最新报告显示:

如果全球暖化继续,海平面仍不断上升的话,那到了2050年,也就是31年后,雅加达北部的95%陆地,将全部沉入海中。

北部雅加达是“被淹没”速度最快的地方。

而西雅加达也正以平均每年下沉15厘米的速度追赶。

东雅加达的每年下沉速度是10厘米。

雅加达这个首都下沉速度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上面说的全球暖化,加速冰川融化,推高了海平面高度。

二是,他们掏空了雅加达的地下水。

涌入首都的人口越来越多,每个人都要用水,使得地下水被大量的掏空。

地下水被掏空,导致土地下沉,再配合不断升高的海平面,这一上一下的双重冲击,给雅加达带来了难以逆转的毁灭。

今天的雅加达,已经有一半的陆地,都低于海平面以下。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下面这番景象。

一侧是海水,一侧是居民区,可以看到海水已经明显的超过了居民区。

雅加达政府就用最古老的方法,搞一个堤坝来挡住海水。

可是海水还是源源不断地通过缝隙流了进来,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堤坝会垮,汹涌地海水会瞬间吞没家园。

也许是在明年,也许就在明天。

而当我们爬上这座窄窄地堤坝时,景象更为惊人。

这座堤坝后面,是几年前已经被淹没了地住宅区,如今大部分建筑都已经沉没,只留下几座空房还浸泡在海水里。

蜿蜒的堤坝将整个临海区域包围。

涨潮时,墙那边的海水会高出这边的街道整整一米,这实在太危险了。

大量渗入的海水将街道变成水乡,长几百米的马路全部泡在海里,这时候只能开船在马路上通行了。

而一旦发生暴雨时,雅加达几乎崩坏的排水系统则更为恐怖,大水不断漫入城市,势不可挡。

居民在水深及胸的状况下搬家,小女孩也只能望水兴叹,但这就是雅加达的现况。

现在最严重的是北雅加达,且用不了几年,东雅加达和西雅加达将会面临同样的命运。

迁都计划最快会在2024年开始,同时印尼政府已经批准了新的超级高墙计划。

将耗资420亿美元(大约3000亿人民币)继续造墙阻挡海水淹没雅加达。

但造墙防海水淹没,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它也只能算撑一天,是一天。

雅加达的沉没,已然在倒数计时中。

印尼不是小国,人口2.68亿,但在面临如此全球性的巨大隐忧时,这世上无论大国小国,都逃不过全球暖化带来的恶果。

经济强国新加坡也一样。

同样是临海国家的新加坡,虽是经济强国,但倘若因应不当,同样逃不过淹没的命运。

根据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如果人类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达到气候协定要求的话,

那未来新加坡的海平面上升,将是蓝色线条。

到本世纪末,也就是2100年,新加坡的海平面将只会上升58厘米。

但如果人类依旧以现在无任何节制的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话,

那未来新加坡的海平面上升情况,就是红色线条。

到2100年,新加坡海平面将上升可怕的158厘米,也就是1.58米。

新加坡显然无法控制地球上那些大国们到底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它为了自己的生存,肯定是用最坏的情况,来设想未来的。

掌控新加坡的李氏家族,总理李显龙在的展望报告里,对于新加坡在未来100年内可能沉没的危机,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和应对。

李显龙计划,将在未来100年内,投入1000亿新加坡元(大约5100亿人民币),修建强大的海岸线防御措施。

新加坡地方太小,做不到像印尼那样,这地方要被淹了,我们迁都到其他地方去。

你要新加坡往哪迁?

它只能制定最严谨的防御措施。

除了投入1000亿新元搞“沿海防淹”外,未来所有新的地产开发案。

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还是工业或其他开发,都必须在远离海平面至少4米的平台上进行。

另外新加坡还可以效仿一个低海平面国家。

那就是荷兰。

新加坡将模仿荷兰,大规模的展开“填海造陆技术”,来扩展陆地区域,以保护国家的海岸线。

上面是填海造陆前的样子

下面是填海造陆后的样子

将原本支离破碎的岛屿,连成一整片,然后再进行大范围的防波堤,放浪堤建设。

随后在岛上建立串联起来的排水通道和蓄水池,作为大暴雨后的排水系统。

如此一串工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风暴所带来的威胁。

在展望报告里,总理李显龙坚定的说:

新加坡只有十年时间来完成上面这一切,我们没有任何的时间和资源可去浪费的。

因为这事关乎到我们50年到100年后的未来。

我们此时此地此刻,就该行动起来,解决对我们国家来说,最大的危机。

又一次填海造陆计划

新加坡是世界第一个,将应对全球暖化,海平面升高,视为“威胁国家安全”的国家。

巨大的危机感让新加坡人以看待国家安全的态度,看待全球暖化。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目前的世界大国已经不可能达成节能减碳的共识了。

如果新加坡人自己不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准备”的话,

那世界第一批《气候难民名录》上,就会有新加坡人的名字。

冰岛的没有冰水流过的空桥,一条条永远消逝的冰川。

印尼打算在2024年迁都。

新加坡将海平面升高视为国家危机,形同作战的在十年内必须完成“抵御海平面升高计划”。

一次一次不断加剧的气候灾难,一个一个切实行动起来的国家。

谁还说全球暖化是个骗局?谁还说气候变迁离我们很远?

最后借用冰川纪念碑上的一句话吧。

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们也知道应该做什么。

但我们依然无动于衷。

—END—

授权自:微观系列(weiguanx),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要么庸俗,要么悦读

鲁迅离开课本,当年讨厌他的我开始有点怀念我把《清明上河图》放大30倍,吓死这是关于尊严的最好回答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收藏)书单 | 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

“在看”就是一种认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