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爱智蓝】宝宝8个月 还不会换手抓物 是智力发育有问题吗?

【爱智蓝】宝宝8个月 还不会换手抓物 是智力发育有问题吗?

时间:2022-01-09 07:43:38

相关推荐

【爱智蓝】宝宝8个月 还不会换手抓物 是智力发育有问题吗?

文章来源:嘟嘟医生

最近,嘟妈和朋友聊天,她刚带8个月的儿子做了一次儿保体检。可她儿子的精细动作差一点,医生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换手抓物”,让她回家给孩子多练习练习。

当时一起带孩子体检的妈妈告诉她,这些测评其实就是“智力”测评,如果孩子能力不太好,说明他长大后,智力也赶不上同龄人……

虽她嘴上说是不相信,但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担心,问我有什么好的锻炼方法。

嘟妈完全理解她的这种担心,谁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差,但儿保医院的发育测评,真的可以说明孩子“聪明”或“笨”吗?

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不是的。那为什么还要做这项检测呢?它的作用与目的是什么?如何提高宝宝的智力发展水平?

今天的文章统统都告诉你。

儿保发育测评与宝宝智商的关系

宝宝每个月进行儿保时,除了测量身高体重外,还有一项发育测评,涉及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交和语言等能力,又被称为“神经心理发育测评”。

这项发育测评设计的初衷,的确是想测量儿童的智力差异。但后来发展心理学才发现,儿童早期的发育商分数,与他们成年后是否成功没有相关性。

虽然,儿童发育商的分数,的确与成年后的IQ(智商分数)有一定关系。但这种相关性,仅仅是中等强度相关,不能互为因果关系。而且,在环境的刺激因素作用下,我们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的智力也会以某种方式固定不变。

传统IQ测得智力只涉及智力某一个特殊类型,只能用来测试孩子学业是否成功,但却测试不了艺术或职业成功的能力,因此,IQ的测试分数与孩子在成年后取得成功不是一回事。

儿保发育测评,到底测什么?

“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并不是用来判断孩子未来是否成功,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1测“偏离正规”的宝宝

宝宝3岁前,大脑发育最快,而且大脑可塑性强。

如果在这个阶段发现宝宝的神经发育延迟或异常,例如出现发育迟缓、孤独症、发育迟滞、脑瘫等疾病症状,可以通过量表测评,在早期阶段就筛查出来,早干预,早治疗,就可以让这些“偏离”正规的宝宝,尽快跟上普通宝宝。

一旦宝宝错过3岁前追赶阶段,后期再进行追赶,不仅会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而且效果也不好。

以下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一条,需要及时到儿保中心,确认是否存在发育方面的疾病。

2选择符合宝宝年龄阶段的“早教方式”

现在很多早教机构都会倡导父母给宝宝好的“早教”,其实,更大限度开发宝宝“智力”的前提在于,了解宝宝在这个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虽然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能力,但就一个群体而言,他们又在某些方面具备着“共性”。

发展心理学家阿诺德格塞尔,在制定第一份发育测评表时,他先测试了上百名婴儿,把不同年龄的婴儿所具备的行为进行区分比较,从而制定了每个年龄阶段的测评标准,也称为“常模”。这个“常模”,在某方面来说,可以看做宝宝的“共性”。

经过时代的进步,目前引入中国的测评越来越多,比如南茜·贝利发明的“贝利婴儿发展量表”,主要用来评估2~42个月婴儿的发展。还有丹佛发展筛查测验、以及最近引进的ASQ儿童发育筛查系统等。这些测评经过改良后,都非常适合指导中国宝宝生长发育。

通过这样的测评,父母就能了解孩子发育的共性,也就是一般规律,再结合宝宝自身情况,就能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向和方法,这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早教”。

比如,6个月宝宝,必须学会伸手抓物,但如果父母害怕宝宝抓东西吃掉,从未给他提供任何可抓握的物品,或给宝宝穿太多,让他手脚无法自在活动,那么他的这项能力就可能落后。根据医生的测评指导意见,父母就能发现自己教养方式的缺点和改进方法。

再比如,12个月的宝宝,必须具备独站能力,但如果父母非常疼爱宝宝,整天抱在怀里“爱不释手”,那么宝宝就不具备自己活动的条件,这项大运动能力很可能会落后同龄宝宝,经过儿保测评后,医生会根据测评结果告知父母应如何科学地养育宝宝。

以下是宝宝发育里程碑(极限年龄)表,父母可以参考对照。

如何促进宝宝早期智力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一共包含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交、语言等四大板块,每一项都有不同的指导意见,今天嘟妈就精细动作的发育,为各位爸爸妈妈提供发育的具体里程碑及训练方法,父母可以用它来训练宝宝哦。详情点击查看:

除了根据宝宝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和玩耍方式外,想要促进宝宝认知水平发育(我们称之为)智商,嘟妈也给父母一些通用的养育建议哦,这些都是在养育宝宝过程中始终需要贯彻的原则。

01

永远记得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给婴儿呈现两根杠杆和两个弹力娃娃组成的玩具,研究者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两组婴儿展示玩具的玩法。

第一组研究者分别按下左边压杆和右边压杆,让两边的娃娃分别弹起来,让宝宝们知道按左边,右边的娃娃弹起,按右边,左边的娃娃弹起。

而另一组,研究者同时压下两个杠杆,导致两个娃娃都弹起。

按道理来讲,第一组婴儿对于如何玩玩具有更全面的理解,而第二组的“理解”可能片面些,因为宝宝们不知道分别按压杆,娃娃也会弹起。

当他们允许自己玩玩具时,调查人员发现,第二组花了比第一组花了更长时间来玩游戏。

因为第二组孩子对玩具理解不够全面,他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发掘杠杆和娃娃之间的关系。后来,他们通过探索终于知道了玩具的所有玩法。

因为宝宝们不会尝试去学习某个特定的技能或某套特定的事实,相反的,他们会被新颖的,出乎意料的或包含信息的事物吸引。

简单来说,就是宝宝们根本不需要有计划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仅仅是跟随自己对于探索周围的兴趣的好奇心

因此,对婴幼儿来讲,保持他们旺盛的好奇心尤为重要。

02

对婴儿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

无论宝宝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寻求你的关注,父母都需要和孩子交流(不管是语言,还是非语言方式的回应),等待孩子对父母的回应,作出反应后,再进一步交流,而不是父母对孩子单向的语言的输入。

03

为婴儿读书

尽管孩子并不懂得你给他讲的故事的全部含义,但他们可以根据父母讲故事的语调和讲故事时的亲密感做出反应,而且,和孩子一起阅读,还能培养孩子终身阅读习惯。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应该在孩子6个月大时,每日为他阅读绘本。

04

不要强迫婴儿,不要对他们期望过高

父母的目标不应该是创造一个天才,而是提供一个温暖的养育环境,让孩子能发挥他的潜能。

参考资料|(滑动查看)

1.罗伯特·费尔德曼 ,智力的个体差异:这个婴儿比那个聪明【M】,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82-199

2.张悦,黄小娜,王惠珊,冯围围,中国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编制及释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卷(1),112-116

3.陈文雄,神经发育评估与早期发展【J】,教育生物学杂志 , 5卷(3),113-118

end

-END-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喜欢就关注我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