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张大千因为眼疾才创作出最贵的泼墨泼彩山水画?

张大千因为眼疾才创作出最贵的泼墨泼彩山水画?

时间:2018-07-14 06:17:18

相关推荐

张大千因为眼疾才创作出最贵的泼墨泼彩山水画?

张大千先生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血战古人几百年,并在晚年最终确立属于自己的泼墨新风格。张大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泼墨泼彩创作,在《横贯公路》、《青城山》等巨制出现前,画了许多命题情景泼墨作品。 就现在所见这一时期作品来看,这幅《云山图》堪称其中佼佼者。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这是东坡居士描写山雨欲来前游山的诗句。此幅《云山图》,描绘的正切合这一场景。泼出的浓墨及其自然地形成了远处的山峰,气势雄伟,山中溪隙幽邃,浓重的墨彩与两边的前山坡后高山形成对比,山间云雾缭绕,弥漫向整座山峰,使人顿生"黑云翻墨未遮山"之感。 近处以简笔绘一山坡,本幅最精彩之处在于山坡及山头夹着中间的彩色山水形成动静、远近色彩的对比。张大千深谙古人"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之理,不曾妄加点墨,任其若隐若现举于山峦之上。不但与中部的飞瀑遥相呼应,而且极大地扩展了画面的深度。张大千先生常说"笔补造化天无功",这张《云山图》便是对大千先生理论的最佳诠释。 像《云山图》这般精彩的留白处理在大千其他泼墨作品中也未曾多见,足见其与来作态少得之。

张大千(1899-1983),最早本名张正则,后改名张援、张喧,小名李,号李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起兮,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四川内江人,祖籍四川省映秀。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大千先生在1957年眼疾突然恶化,稍愈时已不能如前画工笔,遂改变作大写意画,终而变化为泼墨,再进而泼彩,也是一种循序发展的演变,一般认为是大千晚期泼墨泼彩风格形成的主因。

其实,大千眼疾之前,已经充分具备发展泼墨泼彩的潜力,如无此潜力,仅因病眼一端,是无法发展出这样奔放的风格。

眼疾是生理方面的外在原因,绘画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是大千四十多年来对传统绘画的钻研,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与泼墨泼彩的相关技法已完全熟悉。

张大千自己说:"并不是我发明了什么新画法,也是古人用过的,只是后来大家不用了,我再用出来而已。"

大千的泼法,并不单纯地往画纸(绢)上泼墨,而是相当费时费事,其繁复的过程,非十天、半月不能完成。

首先他将画纸或画绢贴在板上,作画之前,还得先喷湿纸、绢,再缓缓将调好的墨汁泼上。其后,令门人子侄,各持木板一端倾侧摇动,直到他满意为止。等到墨晕固定后,大千由远处不同角度观看,再细加经营,审度再三,才用传统的笔法在适当位置略加皴法,再点缀人物、屋宇、桥梁、舟楫。

于是从混沌中开辟一片山川出来,为此他又增添一方闲章"辟混沌手",符合并满足他说"艺术家是上帝"的观点。

由于每一次泼墨流动的效果绝不会重复相同,因此每一次都是新的创造经验,画面、章法也绝不会有雷同,此与西方自动性技法相通。大千处理画面的方式和他对完成度的要求,端赖他长年养成的传统山水素养,以及他对真山水的阅历,二者相互酝酿而成,仍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范围之内。

泼彩的技法则是大千创作的最后发展阶段,实际上是用半自动技法来画传统的没骨画,或青绿山水。他往往先用泼墨作为底色,然后在墨汁将干未干的适当时机,将石青、石绿重叠泼在墨汁上,有时也可用毛笔拖引,使得色彩与墨色晕成一气,避免生拼硬凑的痕迹。一旦干透,每幅的效果各异,有流动晕开的,也有沈积堆叠的,有斑驳的,也有浑化无迹的,然后,他一再地颠倒审视,渐渐在他心目中萌生出丘壑溪涧,布置房屋、道路,加添舟桥、高士等等。

一般需等候色彩水墨干透,才能够在浑沌中辟出山水,因为需时不一,有的一时不能完成者,甚至过了几年才斟酌出适当的布局,然后点缀完成。

喜欢就关注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