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状物作文】作文写景与状物的差别写景文章与写事状物的差别

【状物作文】作文写景与状物的差别写景文章与写事状物的差别

时间:2019-04-06 20:11:27

相关推荐

【状物作文】作文写景与状物的差别写景文章与写事状物的差别

问题补充:

作文写景与状物的差别写景文章与写事状物的差别 语文

答案:

【答案】 谈谈写景和状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写景”和“状物”是两个很容易区分的概念.简言之,所谓“写景”,即是对自然或社会之景进行描绘,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状物”,即是对自然或社会之物进行描摹,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可问题也因此而生.“写景”和“状物”的区别真的仅仅在于一为“景”一为“物”吗?其实不然.二者的真正不同,并非在于“景”与“物”的分别,而是在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差异.确切点说,“写景”所抒之“情”,乃狭义之“情”,亦人之喜怒哀乐者也;而“状物”所抒之“情”,却为广义之“情”,不啻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也涵括人之理想、抱负乃至自然、社会之理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话恰恰道出了写景的真谛.自然或社会之景虽然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终离不开一个“情”字.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无情便无景,有情一切皆为景.心中美了,处处皆是美景;心中苦了,便会如李煜一般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悲叹.换言之,就“写景”来说,“景”与“情”的结合方式,虽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诸多说法,但一言以蔽之,“写景”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虽然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说,可从“写景”的角度来看,那也只是道出了“景”与“情”的结合方式的不同.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触景生情,乃“有我之境”;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情景交融,乃“无我之境”;可“有我”也好、“无我”也罢,终不外乎抒发了作者的大悲大喜之情.“状物”却不尽然.说“不尽然”,乃是因为“状物”与“写景”确有相通相同之处.举例说吧,如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名篇《海燕》,即是通过对“小燕子”这一个自然之“物”的描摹,抒发了作者心中“如轻烟似的乡愁”之情.仅从这一点来看,“状物”和“写景”也并无二致,只不过一个是“借物抒情”一个是“借景抒情”罢了.但“状物”绝不仅仅与“写景”一样只是抒发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抒发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只是“状物”的一种很次要的功能.“状物”的主要功能,应该在于“言志”,还有“喻理”.还是举例说明吧.大家都知道,古诗中有“写景诗”和“咏物诗”之说.此二者与“写景”和“状物”二者极为类同.“写景诗” 者何干?抒发人之常情也.如苏东坡的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该诗通篇写西湖美妙之景,而作者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于景中油然而生.再如杜牧的那首《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也通篇写景,而“坐爱”一句便道出作者心中之情自在景中也.“咏物诗”显然不同.毛泽东同志于1906 年所写的那首《咏蛙》诗就是明证.诗曰:“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该诗表面上看是在咏蛙,而实则是在咏他自己,咏其心腹中那一股难以掩饰的博大高远之志(言志).再如唐初虞世南的那首名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名为咏蝉,实也是借蝉“居高声自远”之态道出了人生中的一种哲理(喻理).真正明白了“写景诗”与“咏物诗”在抒发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分别,也就大略明白了“写景”与“状物”二者间的实质不同.虽“写景”、“状物”与“写景诗”、“状物诗”之间尚不能完全等同,但本质无异.谨记.然而,如果换个角度,若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写景”和“状物”又实在难以区分得那么清楚.兹提出两点,供方家研讨.一,“景”与“物”本身就是互相关联的,实难截然分开.说到底,究竟何谓“景”又何谓“物”?一块石头,应该为“物”,可如果把这块石头置于一片草地之上,那这块石头还是单纯的“物”吗?卞之琳先生的那首《断章》说得好:“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该诗中,“你”应该是一个“物”,可在“看风景的人”眼里,“你”也就变成了“风景”之一了.再如郑振铎的那篇《海燕》,“燕子”本身自然是“物”,可当燕子飞翔于烂漫的春景之中或绝美的海天之间,那“燕子”不也就成为了人们眼眸中的一“景”了吗?如此看来,“景”与“物”的关系实在是有些含混不清的.二,写景诚然是为了抒发人之常情,但任何事情都会有例外.至少,并非所有的作者笔下的“景”都是用来抒发喜怒哀乐之情的.像王维的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该诗前二句的写景,很明显是为后二句的抒情服务的,借自然清新之景,抒难舍难分之情.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范例,唐诗宋词中可谓比比皆是.但有的时候,“景”也不妨可以用来阐发自然或社会之理的.如王之涣的那首名作《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的前二句应该是标准的写景,而后二句却并非抒发人之常情,实乃借景喻理者也,此不也可乎?唯数量多寡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