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气清 骨雅 神秀——应野平山水画作赏析

气清 骨雅 神秀——应野平山水画作赏析

时间:2019-01-12 01:41:05

相关推荐

气清 骨雅 神秀——应野平山水画作赏析

“中国江南水墨画第一人”,这尽管是日本人对应野平的评价,但也从一个侧面恰当地反映了应野平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地位。

应野平(1910-1990),幼承家学,喜爱绘画,16岁后专攻山水。应野平出生于浙江宁海县城南门耶稣堂,起先取名应端俊,在清末秀才、时任宁海教育会长的父亲薰陶之下,幼时即取古人法帖临摹;14岁时来上海当学徒工,偶然之机,结识在美专任教的潘天寿,受其影响,逐渐走上绘画生涯之路。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应野平以卖画为生,画艺渐精。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创作干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1960年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72年与唐云合绘巨幅山水,悬挂于上海接待国家元首的宴会厅,1983年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应野平教授习画初学王石谷、王鉴,后师石涛及宋元诸家画风。其所作笔墨苍润拙朴,格调清新明快,画面气韵生动。1988年6月他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平生出版有《应野平山水画辑》《应野平山水画册》等,也擅书法,以隶书见长,间作诗词,亦清新隽雅。

应野平教授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是中国山水画。自1954年起,他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有《盐廪》《富春江畔》《千帆迎晓日》《万水千山》。《富春江畔》《桐君山上望桐庐》《林麓幽居图》《奇峰耸秀》等在国外及香港等地展出,并收入画册。反映红军长征的作品《大渡河》《泸定桥》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描绘祖国锦绣河山的作品《长城内外遍春光》《庐山》《黄山》现藏于人民大会堂;《二万五千里长征》《茶山景色》《控诉地主》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据粗略估算,他一生留下上千幅题材不同的各种山水作品,几乎涵盖新中国各个时期的风雨历程、峥嵘岁月,堪称一部浓缩的有代表性的新中国新山水画创作画史。即使从中国美术史上考量,应野平亦称得上是千百年来第一家了。

下面编者就带大家来赏析他的部分作品。

此图画中层层枫林红艳夺目,表现出画家开朗欢快的心情。近处的巨石,密密的树枝,均以苍健的笔法写出,复以大笔渲染,神完气足。

“爱晚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亭之一,坐落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名红叶亭,后据唐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改名为“爱晚亭”。“爱晚亭”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大学工作之馀常去读书看报的地方。该亭在抗战中被毁,1952年重建时,时任湖南大学校长的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题写了亭名,亭内并立碑,刻了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因此“爱晚亭”也是人们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当代大师李可染、唐云等人都曾有描绘爱晚亭的作品传世。

再来赏一组他的山水作品:

作为现代中国水墨山水的卓越开拓者、海派艺术的杰出代表,应野平先生一直践行“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十六字创作宗旨,在长达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坚持“原创性、艺术性、探索性、前瞻性”的审美理念,满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深入工矿、渔村、工地、海岛、茶场,远赴边疆、村寨、牧区、林海等地写生。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不辞辛劳,不避艰险,以敏锐的艺术触角,紧贴时代脉搏,彰显时代精神,倾诉人民心声,描绘建设成就,创作了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形式新颖的主题性作品,被业内人士誉之为红色经典。

197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85周年纪念,粉碎“四人帮”后的老艺术家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应野平教授“值兹新长征起点之际,写毛主席词意以自勉”。创作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作品以磅礴的气势,奇宕的布局,雄浑的笔墨,淋漓的元气,描绘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深邃意境。丰富的水墨山水表现语言,开创了写意山水的崭新风貌。通透灵变,单纯的墨与洁净的水,幻化成夺人心魄的神奇图画,交融出绚烂瑰丽的异彩华章,令人遐想不已。

《雄关漫道真如铁》表达了画家的激情,也鼓舞了人们在经历一场浩劫之后奋斗向上的士气。该作品堪称应老创作的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杰作。

应野平教授国画的基本功十分厚实,颇多绝招。尤其是他那独步一时的默画本事更是令人折服。任何古画名画,只要经过应野平的法眼,他事后都能分毫不差地默画出来,令同行十分佩服。应老在古稀之后,依旧恪守“笔墨当随时代”,时代需要精品的创作理念,反复锤炼绘画语言,精勤探究表现形式,熔铸古今,强化个性,为丰富、完善现代水墨的笔墨技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