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应野平《黄山雨后》

应野平《黄山雨后》

时间:2018-09-02 16:47:38

相关推荐

应野平《黄山雨后》

奇峰耸秀秋雨余

“最爱黄山秋雨余,奇峰耸秀白云舒。挥毫自愧才情浅,如画江山画不如。”这是被日人誉为“中国江南水墨山水画第一人”的应野平先生的一首题画诗。作为现代中国水墨山水的卓越开拓者之一,应先生作品紧贴时代脉搏,在六十余年的绘画实践中,他强调不为自然所束缚,亲自遍访祖国江河山川,以目见身临,心有所思,化自然美为艺术美,容情於笔毫,寄情於纸墨。三访舟山,四登黄岳,五临富春。武夷之胜,泰山之雄,雁荡之奇,桂林之秀,跃然於他的千余幅写生之中。

谢稚柳、唐云、应野平、吴青霞四位海派书画大家,都出生在19,这个海派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四位大师画艺俱臻上乘,都是现代海派书画的巨匠级人物,可是在艺术品市场上因各有际遇,此四家作品的声名显晦有别,以至于提到应先生往往要引用彼邦目为“第一人”的赞誉。喜欢应老的山水画,则在于从他的作品苍润浑厚与峻爽明快兼而有之,古画和西画技艺信手拈来,气韵生动且个性鲜明。馆历年所藏多是应老的设色山水扇面小品,一扇之上既得南派山水的秀润、清隽,又具北派山水的厚重、滋实。而此中的墨兰一开,更让偶然信笔涂抹兰竹获益良多。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应野平对传统形式和时代内容进行了融合研究,也是他写生最密集的时期。应先生曾与京津画派的罗铭、李可染三人壮游写生,应老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不仅踏访深受古人青睐的泰山、黄山、长江、黄河等名山大川,还深入工矿、渔村、工地、海岛、茶场,远赴边疆、村寨、牧区、林海。途经潮州时,他也留下了不少精彩的作品,如为新中国水库景观之一也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人工湖的汤溪水库写生,还有为横跨韩江的潮州名胜湘子桥、潮州凤凰山写景等等。他以艺术家的慧眼和炽烈的感情,运用不同的技巧精心地描绘着自然界的山河风貌,同时又赋予作品独到的解读和驰骋的想象力。

上面四图翻拍自《应野平画集》

应老对黄山有着很深的感受,为饱览黄山胜景、累积素材,从1961年到1972年他曾前后四上黄山。虽然就绝对次数来说在画家中不算多,但对以足迹踏遍、笔墨写遍祖国美好山河为目标的应老来说,黄山无疑寄托了他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是他笔墨更上一层境界的突破口。因此新近有机会得到了这幅《黄山秋雨图》,既是馆藏所缺的水墨画、相对大尺幅、并且是写黄山松云,可以说是一举多获了。本幅笔力挺拔刚劲,浑厚沉着,墨气明润,浓淡虚实相生。云山缥缈、溪瀑隐隐是虚景,苍松毅然、山居掩映,则是实景。虚实相生、笔墨相得,画家从自然山川中吸取了生动的形象和那些切身的感受,在深入观察自然和积累大量写生稿的基础上,不仅构思出富有典型的境界,并将画面赋予了浓厚的生活情趣。

应野平《黄山雨后》80x59.5cm1972年桑浦美术馆藏

(局 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应老在山水画上的变法渐趋成熟,积点成面,再以线勾勒的画法卓然特立于画坛。应氏山水一时风靡,学者影从,而能登堂入室者鲜矣。究其原因,刘旦宅先生曾有非常精辟的总结:应老之画个性强烈,面目独特,学者难得真髓,往往避难趋易;再则应老的画法看似在混沌自重放笔勾线,实则虚实结构、侧逆反光、暗部层次都在不经意中由酣墨重笔挥洒而出,寓沉稳于灵动而寄深思于豪情,没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没有对中国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思考是难以企及的。

如斯黄山雨后,遂成空谷足音。

点击文字查看桑浦美术馆精彩内容:

.....................................................

分享朋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