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诗经》中的这首诗 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诗经》中的这首诗 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时间:2019-09-03 15:20:23

相关推荐

《诗经》中的这首诗 为什么被称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说起咏美人的诗词歌赋,一般首先会想到的大概会是西汉诗人李延年的《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首诗的确写得好,以至于"倾国倾城"成为绝色美人的代名词,一直延用至今。

这首诗好就好在用了以虚写实的手法,没有直接描写五官身材服饰等等,如: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种写法,美则美矣,却没有多少想象的空间,而人的想象力其实最无敌的,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晕轮效应",也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作用,因为看到对方的某一个优点,而自发的把这个优点无限放大,用想象力来填补美化其他方面。

谈恋爱,特别这早恋的年青人,很容易犯一这种毛病,恋爱之所以美好,也是因为脑补的空间太多,一旦落到生活的实处,各种问题才会凸显出来。

当然《李延年歌》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是一种更高极的描摹刻画的修辞手法,叫"言用不言体",不实写,却写佳人这种美貌的作用,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同样用这种手法的诗还有譬如汉乐府中的《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通过写见到罗敷之人的反应,来写出其之美貌。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则写没见到人,却听到人们声音,说明山里极静,一点点声音都能听到。这也是言用不言体。

同样写美人很出名的还有《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这篇浪漫主义的杰作,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手法,写出了宓妃超凡脱俗的美貌,令人惊叹。

在《诗经》中有一首诗,被清代学者姚际恒称为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那么这首诗又好在哪里呢?我们先来解读下: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据说是婚礼庆典时唱诵的祝辞,可能分三层,结构一样,但内容不一样,分别从花、果、叶三个方面着笔,写出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夭夭,是桃花含苞欲放的样子,写出了女子天真的样貌和无邪的酣态,极为动人。

灼灼,写出了桃花鲜艳明媚,有温度,有亮度。

之子于归,就是女子出嫁。归,是归宁,女子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人,要讲究规矩,只有回家才能像小时候那么自在了。

室家,这里指夫妻二人的小家。

桃花即将盛放之时,在枝头天真烂漫的样子,多么明艳动人。这个女孩就要出嫁了,就要离开父母,成为别人的妻子,她一定会和夫君和睦相处,快乐开心。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蕡,果实大而多的样子。家室,为了用韵的需要,把室家倒了过来,意思也有变化,前面指夫妻两人,这里指一家之内,包括孩子。

这里的夭夭和上一章的不太一样了,这时的桃花已经完全盛开过,少女也已经成为了少妇,变得强壮起来,果实累累,生儿育女,一家人的和谐幸福变得特别的重要,要考虑周全的地方变多,女子的身心都变得更成熟起来。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蓁蓁,形容树枝繁叶茂的样子。

桃树的枝叶已经非常茂盛,可以为树下乘凉的人遮风蔽雨。女人这时候也非常成熟,儿女绕膝,家里家外的事,却是一把好手。

末句的"家人",已经超出小家的范围,指丈夫管辖区的众人,也称仆役。这种用法在《红楼梦》六十四回中也有用到:"再拔两窝子家人过去伏侍"。

说到这里,应该可是看出这篇《桃夭》较之前面所说的诗赋的独特之处了:一是这首诗写的年代最早,西周时期,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里最早一篇写一个美女的。从年代上来说称一个"诗赋之祖"也不为过。

另一方面,前面讲的诗赋写美人都用了较夸张的手法,所以写出来的美人都美得接近仙女,虽然很美,却有些不真实,不接地气。

而《桃夭》用比兴的手法,丰富而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女人最美的生命历程,她的美富有生机,有一种丰盈动人的力量在渤渤地涌动着,感染着每一个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将一种生命的温暖和美好,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读者,令人为之感动的不仅仅是女人的外貌的美,更是一曲生命力的华采乐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