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张九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 为何在诗歌创作上偏爱山水田园

张九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 为何在诗歌创作上偏爱山水田园

时间:2024-03-02 15:34:14

相关推荐

张九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 为何在诗歌创作上偏爱山水田园

本文系作者却都不属于我的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从宋玉以来,秋色秋景就受到诗人们的偏爱,可将秋意表现得如此动荡、如此萧瑟、如此富有神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秋意的浩荡,与诗人遭遇的不幸、心境的沧桑,情景完全水乳交融,诗人将自己的生命忧患感受全部化为长江三峡江流的奔腾浩荡,化为铺天盖地而来的苍茫秋色。无论是秋色的表现、诗艺的创造还是情感的抒发,这首诗都属于中国诗歌史上咏秋的永恒杰作。即使是春花烂漫的风景,在杜甫的眼里也是那么悲凉,如《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天最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英缤纷应该是风景最美的时候,也是中古诗人最喜爱的春色,可是在辗转漂泊的诗人眼里,却代表着美好事物无可奈何的消失,是盛世的飘零,是岁月蹉跎的象征。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敏感,也看到伤春传统的生成。受到道家传统思想深深影响的李白,是一个非常自我的诗人,追求个性自由,渴望自我实现。杜甫则关怀天下,忧国忧民,这是儒家传统思想在唐王朝极盛而衰的社会现实状况下焕发的结果。他们那鲜明突出的文化个性,是盛唐时代孕育的结果,又超越盛唐。

李杜这样的吞吐古今、地负海涵、壮浪纵恣的精神境界,绝非当时一般诗人可比,同样是山水田园题材,盛唐一般山水田园诗歌的意蕴与风格和李、杜之作相比就大不相同,李、杜显然不能被视为这一诗派的诗人。在“开元盛世”和“盛唐之音”以及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过程中政治家张九龄的贡献无疑至为关键。在文学上他不仅提携一大批诗人,而且以其创作促进盛唐诗风的到来。张九龄具有正直高尚的人格和“动为苍生谋”的抱负、胆识以及才干,他的仕途也充满波折,他宁折不弯,影响所及他抛弃初唐宫廷诗人以文为戏的创作态度和淫艳、雕琢的创作传统。

继承陈子昂诗歌的革新思想,恢复诗歌的“风骨”,通过山水的引入,使得诗歌风格澄清疏朗起来。清人王士禛说:“夺魏晋之风骨,变梁陈之徘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古诗选·凡例》)由此可见张九龄的诗史地位。其实,就具体的诗史贡献而言,张九龄直接开创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胡应麟说:“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以风神者也。”(《诗薮内编》卷二)他直接提携王维,孟浩然与他也有过亲密无间的过往。

明人邢昉云:“闲澹悠远,王、孟一派,曲江开之。”(《唐风定》卷十二)张九龄生活在诗风大转折时期,他没有像陈子昂那样,为了提倡“汉魏风骨”而将六朝以来的艺术成就完全抛弃,他的诗有寄托又不失形象性。如《感遇》第一、第七首,诗歌中比兴艺术手法的使用显示出其与陈子昂《感遇》诗的一致,二者又同样受屈原楚辞的影响。陈子昂的诗感情激烈,语言比较质直,模仿前人的痕迹较重,而张九龄诗则“语言圆润清新,风格温压醇厚,寄托大多不着痕迹,不露圭角”。清人沈德潜说:“正字古奥,曲江蕴藉。”(《唐诗别裁集》)

显然,这是时代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表明张九龄对六朝以来重视诗歌艺术这一传统的批判吸收与借鉴。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山水田园诗是盛唐诗歌中非常普遍的题材,盛唐诗人中,无人没有山水诗,无人没有田园诗。每一个诗人都有其主要用力所在,从诗派的角度看,张九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始人,王维、孟浩然则为冠冕,同时,还有常建、储光羲、刘慎虚、綦毋潜、阎防、卢象、丘为、裴迪、崔兴宗、张子容等。他们或者通过彼此的交往而有意识地学习,或者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而臭味相投,在诗歌创作上都不自觉地偏爱山水田园,形成一个以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为特色的诗人群体。

参考资料

·《感遇》

·《唐诗别裁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