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育人的特点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育人的特点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时间:2022-11-16 21:55:57

相关推荐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育人的特点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育人的特点,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内育“仁德”之爱心

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所谓“礼形于外,德诚于中”《礼记》也把“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作为礼仪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礼首先要立德,让仁德在内心扎根,并时时加以培植。

孔子的“仁”即“爱人”,就是要尊敬他人、关爱他人,“爱人”是立德的基础。若想改变一个人,使其处事以诚、待人以敬、温婉有礼,不是仅仅改变其外在的言谈举止,而是要真正改变其内心,因为一个人有仁爱之心、恭敬之心则必然举止有度。

可见,改变一个人的待人态度,归根结底是改变其做人的态度。因此,高校礼仪文化育人应重在内育仁爱之心,帮助大学生提升内在修养,引导他们真正学会如何做人,而不能片面强调外在的礼仪形式训练。

外修“恭敬”之态度

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意思是“恭在外表,敬存内心”。一个人谦逊有礼的外在表现,正是其内心尊敬与仁爱之情的真实表达。一个人谦逊有礼的外在表现,正是其内心尊敬与仁爱之情的真实表达。

“传统礼仪文化要求人的内在道德和外在形式必须相一致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以礼待人,按礼行事,正是道德高尚的反映。

“德”与“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只有德礼相融,内外兼顾,才能叫做有道德的君子,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所以,这也要求高校传统礼仪文化育人应该做到“道德修养内蓄于中,礼仪修养形之于外”。

结语

传统礼仪文化只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育人效果,发挥其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