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晏殊这首词 写出了一项独特的端午习俗 你小时候一定玩过

晏殊这首词 写出了一项独特的端午习俗 你小时候一定玩过

时间:2022-05-05 22:48:24

相关推荐

晏殊这首词 写出了一项独特的端午习俗 你小时候一定玩过

破阵子

[宋]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以清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着喜悦,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么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这首既视感太强了,老觉得曹公的红楼六十二回是照着这首写的,第六十二回中写道: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昨宵春梦」对应湘云醉眠芍药裀,「今朝斗草」对应香菱的夫妻蕙,女孩儿们的日常总是最美好的事物,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里的斗草,就是原来小时候常玩的“杠树叶”游戏,冬青这里的人们管“斗草”叫做“斗宝根“。它以自然花草为道具,作为一项端午习俗长久地风行于古代民间。

史料有明确记载的,是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可见至少在魏晋时期,斗草就已是端午民俗。到南北朝时,斗百草演变为端午节的民俗文化。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到了唐代,端午节斗百草之风盛行,不仅民间广为流传,宫中也乐此不疲。

一般认为,这个游戏的起源和中国古代医药有关。在国人传统观念里,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采百草的目的原本是辟百毒,不过逐渐就被人们玩儿开了。

就说斗草,女子小儿最合适不过的一款游戏,分为文斗武斗. 文斗嘛,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类多,谁储备的植物知识最丰富,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家。 古人都学诗经吧,话说诗经就是一部很好的动植物教学书。

至于武斗,这便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了,就是把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是比较草茎的韧性。冬青想起来自己当年为了赢小伙伴,还特意选了最好的叶脉,然后道听途说拿醋去泡,现在想想不免好笑。

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 把那种先是藏着掖着,先让别人的草或者叶脉先拼一下,最后自己才是王炸的小心思描写得淋漓尽致。

偶尔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满山遍野地跑,顺手摘上几把怒放的小花儿,捡几片树叶,再一起比较着分享着,多少也是有点斗草的感觉了!那会儿刚入学堂,未曾听过斗草一说,想来古人今人心意到底是相通的,在大自然的怀里肆意挥霍着年少轻狂,当然也是要在里头寻找乐趣了。

这也是我们的童趣呀!#端午节#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冬青读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