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在大山里用双师课堂“逆袭”的英语老师

在大山里用双师课堂“逆袭”的英语老师

时间:2022-03-20 06:08:52

相关推荐

在大山里用双师课堂“逆袭”的英语老师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写出这句话时,可能没有想到,的那个夏天,在贵州省晴隆县安谷乡连绵的群山间,一名高二男生正被这句话打动着。

合上小说,他立下一个愿望——以后我要当一个老师,就当一个村级小学的老师,就要偏远一点。

卢中良,31岁,起在贵州省兴仁市大山镇河坝小学任教至今,并任双师英语课堂的助教老师,使目前这座大山里的村小在当地属领先水平。

他叫卢中良。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这个从山村走出的小伙子又回到了山村,如愿当上了乡村教师。他来到贵州省兴仁市大山镇河坝小学,成了一名英语老师。

几年间,有人会直接跟卢中良说,“来到乡村教书,一两年你就得想办法走出去,待久了就颓废了。”

卢中良也曾经迷茫过,甚至动过离开的念头。但一走到课堂上,看到孩子们清澈的双眸,他又犹豫了。他最喜欢的一刻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有学生会从门口探出小脑袋,“卢老师,下节是英语课不?”他答是。“好高兴哦。”离开的脚步伴随着一串孩子们的嬉笑。

“我舍不得走,我的心都在这里。”卢中良说,这就是他从高中起就有的梦想,“当一个务实的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青山环绕的偏僻苗寨有了生动的课堂

河坝小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距离市区45公里左右,就在大山脚下。前后此起彼伏的青山没有名字,因为山太多了,这里干脆得名“大山镇”。

卢中良说,这座小学可以说是七里八乡最偏僻的了,背靠青山,中午温暖的阳光下,学校一座两层小楼前几百平米的水泥操场上,没有食堂,孩子们午饭都是在这里席地而吃。

年纪小的孩子直接坐地上,围一圈,大一点儿的会坐在台阶上。

这是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小学,但在后才有这一固定校址。之前好像“打游击”,在寨子之间搬来搬去。哪个寨子有空房了,村里的孩子们就去哪里上课。

如今的小学是再次翻建而来,比卢中良来的时候好多了。学校共六个班,一年级设一个班,180来个孩子。每个班有几个人,卢中良记得清清楚楚。

除了带五六年级的英语,他还会带体育课和教务工作。今年是卢中良在这个学校教学的第六个年头。

9月3日一早,是六年级上英语课的日子,一年前该校引入新东方的“双师英语课程”,卢中良作为课程助教,如今每次都是和新东方的老师们一起完成英语教学,新东方老师身在网络的另一头,通过远程视频互动。

这天早晨,他不到8点就来到教室,带着孩子们做课前准备,熟悉要讲的单词和课文。

“hello,boys and girls!”8时20分,讲台前的屏幕准时打开,传来清脆的问候。来自4所贵州不同地点小学的小学生们,同时在线,开始了情绪饱满的英语学习。

课堂上,还会有两三分钟的练习时间,后由英语老师轮流让每个班的同学回答问题,这几分钟内,卢中良会抓紧带着孩子们反复操练。当河坝小学班的麦克风打开,孩子们洪亮的回答,令卢中良愉快,“我们的孩子发音是最好的”。

更让他自信的是,从四年级他开始带这个班起,班里从“23人有13个英语不及格”,到今年初,25个孩子里及格了23个,其中90分以上的孩子就占了8个。

“自己教的学生肯定没问题呐!”卢中良笑着说。

他觉得,皓云青山环绕下的这座两层教学小楼,是自己6年来的生活半径,是个再平凡不过,但最需要他的地方。

除了带英语课外,卢中良还带体育课。

高二时种下梦想毕业后来村小教学

当一名村小教师,这颗梦想的种子从高二时便种下。

在那之前,他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有“宏大的理想”。老师问,“同学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同学们激情地抢答,“当飞行员!”“当科学家!”“当医生!”

直到高二那年,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让卢中良对未来有了明确目标。

这是一部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讲述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的故事,兄弟俩务实的精神打动着他,这也让卢中良感觉像极了自家两兄弟。作为哥哥的他爱读书,希望在离老家近一点的地方生活,他的弟弟则从小就向往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两兄弟在学习方面都很勤奋。

“我要当一个务实的人,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卢中良决定,我要当老师,就当村级小学的老师,就要偏远一点。

因为同样是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卢中良太知道乡村孩子们的艰苦了。他记得小时候去初中读书时,早晨吃完饭,6点多就出发步行到五六公里外的乡里读书,中午没有钱买饭,家里带的玉米饭又不好意思拿出来,每次都是放学回去后,才打开吃。

乡村的英语教学条件就更差了。初中时,卢中良才开始接触英语,那时候师资力量匮乏,只要对英语有点接触的都能去教这一科,能赶上英语专业的老师很难。

他记得有一个学年是政治老师教英语,“p”的轻声发音,老师读“派”,“cat”这个词,老师读“克特”,“book”的发音,老师读“布克”。

回想起来哭笑不得。

通过努力读书,卢中良考入了贵州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他感觉这个专业可以帮到孩子。毕业时,他通过一系列考试、面试终于取得乡村教师资格。

当上教师的消息很快传回老家安谷乡四合村,全家人都替他高兴,因为在这山坳坳里的村寨,考上了大学,当上了人民教师是非常荣耀的。

第一天到河坝小学的日期,卢中良记得特别清楚——8月28日。那天天气不错,一早6、7点,父亲和叔叔便开着摩托,骑行两个小时将他和行李亲自送进学校。米面粮油、铺盖衣服、洗漱用品、电磁炉等等绑了满满两辆车,“你是不知道我们这里的摩托车能装多少东西”。

老家和河坝小学有55公里的山路,三个人一路崎岖,到了学校,都傻眼了。

彼时的这所村小只有一个两层小楼,一共六个教室,水泥广场上杂草丛生。

“噢哟,噢哟,怎么这么小的一个学校。”父亲和叔叔连连感叹,但是他们没有多说。

自此,在这个小学楼后一间不到十平米小屋中,迎来了第一个住宿的老师。

卢中良说,乡村教师很多不知道现在大城市的教学是怎样的,他们很多都没有出去培训过。

曾一度迷茫,双师英语课堂带他走出颓废

卢中良没有想到,在这里一待就是六年。这期间也有家人劝他有机会就转出去,也有人跟他说,“来到乡村教书,你教上几年就颓废了”。

可年轻气盛的他却觉得,怎么会呢?几乎和他一起来到河坝小学的校长王兴祥心气儿很高,他狠抓教育环境,把校园的亮化工程打造得很好。当时的学生们是没有校服的,王兴祥还找工厂置办校服,希望提升孩子们的精神面貌。

王兴祥在体育方面有专长,他牵头带领老师们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的教育,并亲自带体育课。年轻、热爱篮球的卢中良也参与体育课的教学。

刚去的时候,学生英语水平是全镇的倒数第一名。“我就想,只要在我的带领下,英语这一块80分、90分一点问题也没有。”他信心满满。

但是通过两三年的教学下来,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突然陷入了迷茫。

之前的英语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以背为主。卢中良想,我让你背的你就背下来,你做题,只要按照我说的做,成绩肯定没问题。但是这个成绩每次考下来,都很差。

他是比较有活力的老师,但只要一说“同学们背这个”,孩子们就一阵叹气“啊,又背”。课堂氛围每况愈下,孩子们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听。

“疲倦,我就觉得这个事情这么简单,孩子们为什么做不到,我就开始想,要教好学生,其实不是你懂多少,你最大的能力是如何让他懂。”他甚至一度想学一个乐器,唢呐?二胡?上20分钟课,给孩子们弹奏一曲,会不会能让大家好一点?

他开始拿人家的话反问自己,“是不是我颓废了?”

英语课上,卢中良指导学生们正确发音。

左右,这个寂静的山村里,也曾迎来一束光芒。一批城里来的大学生在这里进行了为期15天的教学。大学生们教孩子们跳舞、唱歌,搞体育活动,以玩为主,提升了不少学习氛围。

大学生离去的那一天,孩子们哭成了一片。卢中良意识到,乡村的孩子们太需要生动的氛围了,乡村的教师们太需要外界的培训了。

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占比非常高的小学,父母为了生计出去打工,开家长会坐着一教室的老人,有的老人因为贫穷,穿一只鞋能露三个脚趾头。

他们物质极其匮乏,但是孩子们更需要精神养料。

这一切在夏季开始发生质变。在民盟中央的牵线搭桥下,“情系远山小学项目组”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现场观摩了卢中良的课程。老师程甜在课后评价他,是授课和新东方模式最像的乡村老师,这给了他很大鼓励。

于是,河坝小学接入了情系远山的双师课堂,3至6年级每周上两节英语双师直播课。学期内,北京新东方的线上老师和河坝小学的现场老师定期进行课前备课磨合,在课堂上为这些孩子带来高质量的课堂内容。

卢中良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可以这样上课。印象很深的是,一名老师很会讲故事,语言特别生动,可以把整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顺势带入教学内容。“这就像将军会打仗一样,指哪打哪,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太佩服了。”

他这才意识到,并不是自己颓废了,而是自己学习太少了。

“教师需要读书,书读到了,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卢中良说,如今的自己决定踏实地在学校搞好教务工作,将教学质量做好后,为学校换来更多的关注,换来食堂、宿舍、名师帮扶等一切优质条件。

他觉得这所小学需要自己。“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采写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白蕊 校对 薛京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