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唐朝王叔文的变法 究竟为何失败?革新内容庞杂是原因之一

唐朝王叔文的变法 究竟为何失败?革新内容庞杂是原因之一

时间:2023-03-30 04:38:05

相关推荐

唐朝王叔文的变法 究竟为何失败?革新内容庞杂是原因之一

全文共1910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历史大多是严肃与不容污蔑的,历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一步步的变化着。但在看起来庄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些玩笑似的存在。

故事要从唐朝德宗皇帝之后开始讲起。德宗有一个太子叫李诵,何为“诵”者?即为善于言辞、能说会道出口成章者。

可不幸的是,李诵在登基做皇帝后却突发中风。在经过太医的治疗后,他虽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终究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他变得不能再流利的说话,从此眼斜嘴歪、丑态十足。为了挽留住自己的形象,不将自己的丑态暴露在朝臣面前,他只好躲在帘子后面听政。

但是虽然李诵的经历可谓“凄凄惨惨戚戚”,但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他,而是一个叫王叔文的人。

原因就是,顺宗由于自己诸事不顺,但也因此听从了王叔文的建议,大张旗鼓地搞了一场变法,在历史上也称作“永贞革新”变法。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变法的最后还是失败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伯仲叔季”一直是古代最经常用的排名的方法,因此可以看出王叔文是排在第三。但即使他名文,他也没有考得上进士。

由此可见他并没有什么文化,因为在古代,科举取士就像如今的高考,变法的失败可能也有这一部分原因。

《旧唐书》中有关于他的描述:“以棋待诏,粗知书,好言理道”。简而言之,就是那种有着一技之长,皇帝闲来无事想要找一个人切磋时,他就能派得上用场。

王叔文因为围棋下得好,就夸夸其谈,凭借这个长处呆在皇帝身边。又由于他善于说话,他了解许多新鲜的民间趣事,这不禁让长期处于皇宫之中的太子李诵耳目一新。就是这样,李诵和王叔文就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一、满怀壮志的王叔文

如上文谈到,王叔文是太子身边的“棋待诏”,就是在下棋的时候待在太子身边,等到太子成为皇帝之时,就是王叔文升官的时候了。

他被提拔为翰林学士,简单的来说,就是皇帝遇到国事家事拿不准时,就需要王叔文出来提提建议。但实际上,他们二人的关系十分亲密,王叔文完全说得上是顺宗的心腹

由于顺宗多于王叔文十分信任,再加上当时的唐朝朝政糜烂,秩序可谓是一片混乱。所以刚刚做了翰林学士的王叔文就想做些改变。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来一场革新运动。但事实上,他忽略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最后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二、革新内容庞杂

其实王叔文还是十分尽职尽责的,他总共起草了33项措施,300多个草案。包含了废宫市、收宦官兵权、减税减负等许多方方面面。

将所有的层面阔总起来,意思就是辞退贪污腐败的官员,将多余的宫女太监打发回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将兵权收回自己手里,以此来减少百姓身上的压力,其实这样是有利于民心的巩固

由此看来,王叔文的变法真的是正当其时,深得民心。史书上也有相关记载,例如;“市里欢呼”“人情大悦”。

百姓当然是十分支持王叔文的,毕竟他的变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减轻了百姓的压力。但是要想实施下来,还是需要一些完整的制度体系的,还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

那么,王叔文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显然不能做到,也难以变法成功。所以他也私下里组建了自己的权力网。

但其实换句话说,他就是影子宰相,和他一样的还有翰林学士王伾。和王叔文一样,他是因为字写得好,早年在太子李诵身边充当“书待诏”,才得到了重用。

按道理来说,王叔文的变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论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顺畅,那么他变法的实施是否也会如此顺畅呢?

事实上并不是,永贞革新轰轰烈烈的只推行146天,它和推行的戊戌变法几乎是差不多的。

通过分析王叔文的变法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失败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分析,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将自己的盟友逼成了敌人

三、王叔心胸狭隘

宰相韦执谊就是王叔文的盟友,也是永贞革新计划实施的执行者。王叔文在这场变法中担当的是背后操纵者的角色,而韦执谊暴露在公众的视角下,换句话说,没有他,王淑文的个性根本上就没有办法正常的运行

史书也记载到王叔文“刻切刚愎”,意思就是说,王叔文太过于顽固,他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导致变法没有办法趋利避害

就比如羊士谔就曾经公开的说过不认同这场变法,王叔文就十分的不高兴,他下令要将羊士谔打死。韦执谊自然是不乐意并且不同意的。

他认为王叔文太过于小题大做了。王淑文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羊士谔诋毁了他和朝廷,犯了不能饶恕的罪过。

两人因为这件事情闹得不可开交,韦执谊认为,从前的太宗皇帝被反对,也没见魏征被乱棍打死过,你一个小小的王叔文怎么能砍别人的脑袋?

王叔文的小气和韦执谊的通情达理相互冲突,韦执谊也逐渐认识到王叔文是不能够一起共事的人,二人就此分道扬镳

其实一场变法的失败会有许多种原因,本文只是列举了几个比较明显的原因,对待历史中的事件,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一个问题,以此扬长避短来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唐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