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唐诗三百首·杜甫诗》译解赏析——兵车行

《唐诗三百首·杜甫诗》译解赏析——兵车行

时间:2021-12-26 13:08:44

相关推荐

《唐诗三百首·杜甫诗》译解赏析——兵车行

《唐诗三百首·杜甫诗》译解赏析

兵车行

(、1、2—、1、5)

[原诗]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译诗]

车行辚辚,马鸣萧萧,征夫弓箭,各在身腰。

父母妻子,奔走相送,尘埃蔽日,不见便桥。

牵衣顿足,拦道号哭,哭声震天,上冲云霄。

道旁过路人,惊恐问征夫,征夫频摇头,只说抓丁紧。

少者年十五,北方去防河,四十防河毕,西去又军垦。

里正昔年为裹头,头白归来还驻守。

边塞血流成海水,天子征战意未休。

君不闻,中原国土二百州,拚征战,荆杞丛生遍荒芜。

纵然有,年轻妇女把犁锄,陇亩中,禾苗稀疏哪有收!

更何况,秦兵自古耐苦战,如鸡犬,肆意驱遣关内兵。

过路长者虽有问,急行征夫敢申恨?

就说今年冬,还征关西兵。

官府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真信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尚能嫁近邻,生男战死埋百草。

君不见,青海边,古来白骨散荒原。

新鬼喊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年间,约755年以前,杜甫时在长安。

诗题“兵车行”,为乐府新题。虽属乐府诗,却不用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缘事而发。“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之并提的还有“歌”,也是一种诗体。都起源于乐府,后来发展成为诗体,有的为“歌”,有的为“行”,有的就叫“歌行”。大抵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五言、七言、杂言都可。宋人姜夔《白石诗说》说:“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明人徐师增《文体明辨序说·乐府》说:“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古乐府中的歌行都有音乐相配,后人创作的歌行只有词,无乐曲相配,不能唱。古人在这方面多有辨识,不是可以模糊的。宋人蔡絛《西清诗话》说:“蔡元长尝谓之曰:‘汝知歌行吟谣之别乎?近人昧此,作歌而为行,制谣而为曲者多矣。且虽有名章秀句,苦不得体,如人眉目娟好,而颠倒位置可乎?’余退读少陵诸作,默有所契,惟心语口,未尝为人道也。”宋代僧人惠洪在《天厨禁脔》中说:“行者词之遣无所留碍,如云行水流曲折溶曳,而不为声律语句所拘。但于古诗句法中得增辞语耳。如李贺《将进酒》、《致酒行》、《南山田中行》,杜甫《丽人行》、《贫交行》、《兵车行》。”而宋人吕本中《童蒙诗训》则说:“老杜歌行,最见次第,出入本末。”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或时代背景,历来有两种说法,都经过考证,有凭有据。一是“写天宝十载征南诏事”,二是“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今天,我们在此不必一定要定出是非,只需知道是写唐天子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灾难即可。有唐一代,中国确实是空前的繁荣昌盛,中外交往也是空前的繁荣,但是,唐帝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矛盾更是从未有过的尖锐。尤其是以唐玄宗(明皇)为代表的唐天子好大喜功,对少数民族国家采用征伐的政策,导致战祸连年。在国内,横征暴敛,置人民于水火之中。因此,唐诗中绝大部分篇章就是写这种社会现实的,有无数的名篇佳作流传下来为人传诵。《兵车行》无疑是这些诗篇中久富盛名的佳作,也是杜诗的名篇。杜诗之所以被誉为“诗史”,原因就在这里,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疾苦,表达了作为知识界精英的诗人对穷苦人民的深重的同情与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宋人唐庚说:“六经之后,便有司马迁;三百五篇之后,便有杜子美。六经不可学,亦不须学,故作文当学司马迁,作诗当学杜子美。”(《唐子西文录》)

全诗可以说采用“赋”的笔法,就是运用叙述和描写,铺陈事物,取客观记述的态度。诗人要反映的是朝庭的穷兵黩武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选取征夫出征,家人送行无疑是一个极佳的节点。它像一面聚光镜,可以典型而深刻地反映其中的种种问题。值得赞许的是,诗人选写的几个点是十分精准的,一个是征夫(汉唐时代都把征夫称作“行人”)离家出征时与亲人离别的场景,二是征夫们的频繁被征以及终生服役直到客死异乡的苦况,三是男丁大量被征导致田园荒芜、收成无望却又遭官府横征暴敛的惨情,最后是这种政策导致的普通民众的怨恨而又有恨不能诉只能忍气吞声的社会现实。全诗悲剧气氛浓重,尖锐而深刻地抨击了唐王朝的罪恶,寄寓了诗人对广大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里,再次告诉我们写什么的重要,不单说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思想器识,还在选取何种节点才能充分地显现思想器识。

下来,还有个怎么写的问题。当然,上述的也是怎么写的问题。很清楚,诗人把征夫出征、亲人送行的场面写得很宏大。那个尘埃蔽日、哭声震天的场面愈写得宏大,穷兵黩武的灾难就愈加深重。要叙述描写更有神采,通常是采用穿插倒叙、补叙、动态描写、人物对话这些手段。诗中这些手法都有。历代诗评家都认为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以及行人回答很好,有的竟指出这位“道旁过者”就是诗人自己。这些认识有对有错。说这种手法好是对的,说别的就错了。显然,这不是正式的问答词,只是诗人的叙写。“过者”就是路过的人,说是诗人自己就穿凿了。以后的诗句多有问答的意味,这正是诗的高明处。因为这样显得很真切,有现场感,也简练,生动。当然,诗人的评述还是主战笔法,这就容易把叙写拉回到写作旨趣上来。总之,在怎么写这方面,诗的手法是变化多姿的,使得全诗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来说,尤其重要。

多少人指出,这首诗在结构上是所谓“一头两脚体”,即起首六句是头,下面各14句是两脚。诗自然地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亲人送别场面,一幅悲剧十足的画面令人感到震惊,情所难堪。第二层以“道旁过者问行人”与疑似行人的回答写出造成悲剧的原因,直接点出其罪魁祸首正是唐王朝的穷兵黩武,并补叙了征夫们的悲苦命运。第三层写这种政策导致的田园荒芜、经济凋蔽和官府横征暴敛,老百姓有冤无处诉,有恨不敢申的社会现实。再细看,各层中还可分出一些小层,古人所称道的“老杜歌行,最见次第,出入本末”就显现在这里。它自然丰富了诗的内容,又秩序井然,纷而不乱。

语句上,这首诗充分显现了乐府歌行的特点。一个是三、五、七甚至十字句都有,所谓长短疾徐,适应了表达不同内容的需要,使语调活泼生动。老杜的作法是乱中求整,不像同时如李白的某些同体作品只乱不整(当然,那又是另一种美)。二是一些口语、俗语的运用以及采用民歌的接字法。“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犬与鸡”,这些都是口语,俗语;“君不闻”“君不见”是近体歌行中的习用语;“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是民歌的接字法。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诗更具平民化。前人评此道:“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