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统筹城乡发展重庆启幕农村土地“上市”

统筹城乡发展重庆启幕农村土地“上市”

时间:2022-10-11 11:55:14

相关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重庆启幕农村土地“上市”

尽管土地还没有租赁出去,但陈世彬还是看到了“发芽”于土地的新财富。

11月26日,站在位于渝北区石船镇重桥村自家的院坝里,这位60多岁的老人,频繁使用着当前一个政策热词———土地流转。半个月前,他决定将种了一辈子的田地“流转”给别人,耕地加林地共17亩,“流转费每年能上万,比自己种划算。”说这话时,陈世彬享受着初冬里难得的暖阳。

有陈世彬这种想法的农民现在越来越多。10月9日,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挂牌。这是重庆首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目前已有上百户农民在此登记了土地流转信息。

探路

目前,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更像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为土地供求双方牵线搭桥。

渝北区双龙湖街道翠湖路四巷7号,“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门面并不显眼。在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内,市场负责人黄文学每天都在迎来送往。

“除了来登记的投资业主和企业,也有市内外的学习考察团。”黄文学说,每天忙忙碌碌,但还没有农户与业主签下“第一单”。

他的办公桌对面,一个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上百条可流转的土地信息。“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在进入这个发布平台前,农户首先要将流转土地申请报村服务站,服务站再将信息申报镇流转服务中心,在核实信息之后,再报流转市场。”

在这里办理农村土地流转,有一套基本程序:建立流转需求信息档案(出具书面委托书)、发布信息、转出接入双方洽谈、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流转合同登记、转出接入双方履行合同、接受监督、资料归档管理。同时,这里也登记有意向来投资的业主、企业有关情况,向其提供土地信息。

此外,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另一功能在于,对该区可流转土地进行全面整理、登记、分类、汇总,进而发布土地可流转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更像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为土地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到目前为止,能到这个土地流转市场流转的,只有耕地和荒地,宅基地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还没有进入可流转范围。

记者在可流转的信息中发现,当地农民倾向的流转形式是出租。价格则以农作物来换算,主城区每亩农用地每年的出租价格大概为400公斤至500公斤稻谷,偏远村镇是250公斤到300公斤稻谷。

“这个价格也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农户与业主去商谈。”渝北区农业局副局长刘廷福说,“流转的定价权在农民,市场不干涉,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土地流转的信息除了在市场里能看到,也公布在渝北区本站上。”

目前,渝北区共流转农村土地8.15万亩,占该区现有耕地的17%。渝北区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该市场的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到,全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达到17万亩,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达40%以上。

现状

全市目前在20个区县、594个乡镇、3338个行政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通过政府适度引导,采取市场化方式开展土地流转。

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意在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正是当前重庆农村发展所需要的。

随着重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来自土地的收益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日益降低,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开始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此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土地的适度流转集中。

但现实的问题是,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我市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大多是以农户间的转包、转让和互换,通过村社集体或其他中介组织流转的比例较低。”重庆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悦说,当前,重庆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归纳起来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入股等5种基本形式。但调查显示,在以上五种形式中,转包形式比例最高,超过土地流转总量的1/2,其次是出租和转让,分别占20.31%和17.18%,“这反映出农民对土地流转仍有顾虑。”

徐天全,渝北区农业局农经站副站长,有着多年农村工作经验。谈到土地流转时,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一些农民不愿拿地出来,主要是担心土地价值估算太低,流转后自己会吃亏;另外,流转土地的农民与业主发生纠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曾作过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结果发现有79.4%的农户认为土地是生活的基本保障,不愿转让。

“三大根源让土地流转受到制约。”重庆市政协常委、西南大学教授邱道持说,首先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突出,是土地流转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

其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是土地流转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目前,在全市1400万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以上。由于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很难适应目前非农职业技术化要求。

“最后的问题出在投资回报率。”邱道持说,由于农业生产投资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叠加,投资收益率往往较低;与此相比,投资工业要比投资农业项目的比较收益高,所以即便是农民自愿出让土地,也未必就有大量企业和种养大户愿意接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偏远山区,更是少有人问津。

基于上述原因,全市在20个区县、594个乡镇、3338个行政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就是要通过政府适度引导,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市农委副主任高兴明说。

这样的市场化推动,使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一快、一增”的特点。“一快”即流转进程加快,从1997年的32.5万亩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385.25万亩。“一增”即通过流转,农民除了获得以口粮作价为基数的租金外,一般都附上就地打工、分红等条件,流转土地的农民收入增长50%以上,土地整体效益提高20%。

举措

以制度设计保障农民利益,用市场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这些都将是政府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必须考量的关键问题。

邱道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重庆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称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次积极探索”。在他看来,就是让生产要素向农村集结,“生产要素集结的地方,就会出现财富增长点。”而在过去,生产要素并非向农村集结,而是不断地流向城市,城乡差距也因此不断扩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