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沈阳宏达驾校科目三线路3 辽阳宏达驾校科目三考场在哪

沈阳宏达驾校科目三线路3 辽阳宏达驾校科目三考场在哪

时间:2023-12-02 09:39:21

相关推荐

沈阳宏达驾校科目三线路3 辽阳宏达驾校科目三考场在哪

今日偶尔路过沈阳“老北站”,感触良多。“老北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00号,始建于1927年,1930年竣工,现为沈阳铁路分局机关办公楼。

设计布局:辽宁总站平面对称布局:中间是候车大厅,两侧为办公室和运输业务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小木格窗,绿色铁瓦顶,建筑面积为8485平方米。辽宁总站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杨廷宝先生的杰作建筑造型宏大壮观,设计手法受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中国传统韵味,具有极高的设计水平和实用价值。

#“疫中”自驾华东行#D4:扬州-镇江-常州-无锡(220km)。今天的旅行效率还是满高的,为尽量深度体验江南,自驾全程省道国道,220公里(含绕道)四个大城市好象没有城市农村的界限,所经城乡道路基本都有路灯、红绿灯、中间硬隔离带,江南城乡的富足果然名不虚传!沿途游览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镇江金山寺风景区(5A)、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无锡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5A),住太湖景区。镇江驻足缘于“水漫金山”的神话,无锡停留则更受“太湖美”这首歌的吸引。脍炙人口的诗词、音乐和传说对促进旅游多么重要!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出乎意料值得一看,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漫步这座博物馆,犹如打开一部立体的中国大运河“百科全书”,运河风貌遗韵和沿岸的民俗风情一览无余,这是我看到的最好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几天来见到游客最多的景点,足有一两百人。疫情下的一些5A4A景区能见到的一般最多也就三五十人,甚至三五人。一座博物馆既便是疫情前,一个时段内一两百游客就非常罕见了,可见这座博物馆的受欢迎程度。只是还要扫“苏康码”登录好麻烦!

令人印象深刻是镇江西津渡古码头仓储建筑改建的古色古香文创及商业店铺,留住了千年古渡点滴遗存,殊为难得,令人赞佩。以前我曾在头条赞扬伦敦泰晤士河边废弃的码头仓储建筑改为廉租房对历史的保护,使我这个炎黄子孙还能够有幸看到,当年的大英帝国坚船利炮跨洋过海对孱弱的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启航港口。我在英国参加会议的包车途经听到介绍后,自个专门前往这片建筑徘徊良久。要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者基本都是从经济利益出发来决定一片街区一座建筑的命运,鲜少考虑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沈阳那座留下国人疯狂和激情的五里河体育场拆迁多么令人痛心,那可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福地,还有周边留下许多故事的酒吧、茶馆、咖啡店。就因为那块福地买出的钱远高于异地重建一个更漂亮的体育场,就被拍板拆迁,自此中国足球一蹶不振。城市规划建设者决策者如果还是坚持一切向钱看这么折腾,那么我们城市还有历史文化吗?还有灵魂吗?能向那么老牌帝国城市每条街巷都有一段历史,每座建筑都有哪些故事吗?镇江西津渡废弃的包库没被拆除建成写字楼、高档住宅,而是得到完整地保护,实在难能可贵!

这几天的江苏之旅一切顺利,疫情下的各景区游客不多,住宿的酒店好象也比较空荡,也好,更安全一些。计划中的苏州以前去过,加之热点城市,安全起见就不停留了,明天浙江!

为何清人一听“宁古塔”就崩溃!清代四大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盛京(今沈阳),尚阳堡(今辽宁开原),卜魁(今齐齐哈尔)。

宁古塔是清代流人的集散地,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有兄弟6个在这里居住过,这六个人也能与清室攀上远亲。

宁古塔三个字是多少清代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魔咒。我们看常到清宫剧里,重犯一般发配到宁古塔为奴。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犯人的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在一本叫《研堂见闻杂录》中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还没到目的地,半路上就被虎狼恶兽等动吃掉,甚至被饿昏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人不多。

尚阳堡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但比起宁古塔,尚阳堡这里还有房子住,还能活下来,好到天上去了。

《康熙王朝》晨康熙把周培公流放盛京,永世不得入关。盛京在关外,比起北京也是苦寒之地。但相比较来说,盛京也算是流放地里的好地方了。

清朝统治者喜欢流放江南人到苦寒之地。关于宁古塔,我们知道,清初最著名的科场舞弊案之一,江南才子吴兆骞,因为在一场考试中交了白卷,被顺治帝流放宁古塔,长达。

吴伟业做诀别诗相送:“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一句“山非山兮水非水”,将宁古塔的可怕和偏僻描写得入木三分。

后来,因为吴兆骞的朋友顾贞观到纳兰明珠府上给纳兰容若当了老师,顾贞观给纳兰容若看了他思念吴兆骞写的《金缕曲》: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的杯酒。听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纳兰容若读完这首词被顾贞观和吴兆骞的友情感动了,他许下诺言,十年为期,我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以后你不用叮嘱我了。

可是顾贞观急了说: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

后来纳兰容若求了父亲,明珠、徐乾学等四处斡旋,明珠等都是当朝新贵,他们花了近二千两银子上下打点。明珠又给康熙献上《长白山赋》,康熙答应最后以认修内务府工程的名义,赎罪放还。在宁古塔后,吴兆骞终于回到内地。留下一段友情佳话。

吴兆骞回到江南后,由于几十年的严寒生活,已经不再适应江南的水土,不久患病,去京城看病客死在京城。是纳兰容若替他料理了后事。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提到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有首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道出了当时的案件给当时的社会、家族、个人造成的伤害。文人的命运多舛,他们之间的友情更令人无言感动。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立足在中华五千年宏大的历史图景上对我们自身文明的追寻和反思,优美的散文,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喜欢的宝宝戳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好书共读启新岁##点亮真知计划##翻阅#

#我的家乡在唐山#

老人们口中的过皇影指的是什么?

过皇影,至少要四十岁以上的人,才有可能从老人们口中听说过,过皇影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皇家仪式,场面宏大,甚至超过皇帝出行,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过皇影。其实过皇影就是清朝将家谱送到沈阳故宫的仪式。

皇家的家谱叫做玉牒,每十年修一次,第一次是在是顺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最后一次是民国十年,即19,十年一次,共修了28次,但最后一次已经是民国,虽然按例也修了,但是没有进行备送盛京的仪式。老人们见到的最后一次隆重的过皇影应该是19,也就是在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统治彻底结束,这次送玉牒也成了最后一次。

每次修玉牒完成,会誊写一式两份,一套玉牒送皇史宬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牒库暂存,备送盛京。在送盛京的过程中,也有非常隆重的仪式。迎送玉牒的礼仪中,由侍卫前引后护,另有黄盖、龙旗、御仗并奏导迎乐,沿途官员朝服跪迎、跪送。

光绪版《滦州志》有一段记载,内容为滦州地方为了迎接送玉牒路过的依仗,征调民夫、马车以及各项开支的明细账目。当地官员提前到榛子镇集合准备,然后到狼窝铺迎接仪仗队。充分反映出当时送玉牒仪式的隆重程度。

最后一次过皇影已经过去了一百一十年,四十年前,经常听爷爷讲过皇影的盛况,如今见过过皇影的人都已作古,已经没人在为我们讲述过皇影的盛况了。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过皇影是怎么回事了。

过皇影的仪仗在唐山范围内需经过玉田、唐山丰润区、滦州市、迁安市,过皇影时,沿途百姓万人空巷,都会去看热闹。

#沈阳身边事# 看到这个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你第一感觉这是哪里?是火车站还是商场?

告诉你都不是,这是和平区的一家大医院!

今天陪朋友来这里看病,被这宏大的场面惊呆了!如果不是疫情期间限制人流,人肯定比这还要多!

但说实话这里服务态度、医疗水平确实高,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患者和门口帮着挂号的“热心人”。

希望其他医院也能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以缓解这些大医院的压力。#辽宁# #沈阳头条#

真正的大手笔!莫言的老师,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参与编剧的作品——《大决战》三部曲,《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刚刚看了《辽沈战役》,看得热血沸腾。

在看完《亮剑》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不过瘾,所以就想看《亮剑》的第二部,第三部。小说是有的,但是还没有被拍成电视剧。对于解放战争这方面的作品,我也是很喜欢看的。辽沈战役主战场在东北,涉及到长春,沈阳,特别是锦州等城市。

主要内容是解放军攻打锦州。打下锦州,就可以把国民党在东北的部队堵住,不让他们跑到关内来,可以围而歼之。

在打锦州之前,东北方面总司令林彪有过犹豫。政委罗荣桓是一直坚持执行上级命令的。林彪终于决定打锦州了。当时林彪手下有百万雄狮。解放军一千门大炮排成整齐的队列,同时向锦州开炮,那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

解放军占领锦州后,敌人就比较被动了。国民党内部不和。蒋介石亲临沈阳,却进行了错误的指挥。廖耀湘拥有重兵,却行动迟缓,没有及时援助锦州的国军。影片的最后,廖耀湘的部队被我军打得晕头转向,全军覆灭,廖耀湘成了俘虏。

国军驻沈阳的司令卫立煌叹息说,我军的某位领导人指挥战争就像写诗填词一般,把奇思妙想都加了进去,竟然置长春,沈阳的敌人于不顾,用牙签一查,就把锦州拔掉了。

影片不仅有远胜于《亮剑》的宏大的战争场面,而且有很多细节描写。蒋介石的口音是带有浙江口音的普通话,很特别。有个支援前线的大姐给一个解放军小战士送了一条红围巾。大姐的伙伴说,以后仗打完了就叫他到你家倒插门。大姐说,好啊,到时你们可都别抢啊。她们都笑了。可惜后来小战士英勇牺牲了。

战场上牺牲了很多战士。战争是残酷的。感恩革命先烈。要是我能写出这样的大作品,那该多好啊。

电影中有一些旁白,都是文采很好的句子。值得一看再看。[赞]

前清建筑成为永诀,消失的沈阳钟鼓楼

钟鼓楼,我们都是去北京、西安看到的,其实沈阳也曾有钟鼓楼,只是沈阳的钟鼓楼光听说,没见过。钟鼓楼作为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注定是与时间无法分离的,直到机械时钟从海外千里迢迢地敲开中国的大门。

清.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在沈阳城井字街修建了钟楼和鼓楼。

建钟鼓楼 更点钟鼓齐呜

古代,没有时钟,人们的计时就依靠着城里这两座高大建筑。那时的夜晚,分为五更,每更约为两小时,从晚上七时起更,此时要关闭城门,到了更点钟鼓齐奏,随后八门八关依次呜锣。当时的城内还比较小,钟鼓声传遍城内,告知人们休息的时间。

皇太极将国号政为大清后,营造了规模宏大的盛京都城。传说,他在巡视中发现城内独缺钟鼓楼,于是,这两座建筑才被提上日程,地点就选在繁华的四平街的两端。

四平街,就是后来的中街,也是整个沈阳老城最繁华热闹的街市。那时候没有什么向东的延长线,从朝阳街到正阳街的距离,约一百七十四丈,即580多米,对于依靠双脚丈量生活的古人们来讲,这距离己经足够漫长。于是,1637年,两座被后人们誉为孪生姐妹的高大建筑耸立起来,东面为钟楼,西面的为鼓楼,分别在今中街与朝阳街和正阳街的交会处,正所谓“晨钟暮鼓”。

据史料记载,钟楼和鼓楼皆是方城式构造,高均约5丈5尺,其底座均为2丈有余,东西南北四面各设有孔门,台前四周建有女墙和垛口,台中央是两层檐、砖木结构、青瓦歇山顶方形楼阁。楼的底层竖立着记载建楼年代的碑志,顶层是悬钟或挂鼓。往来的行人,都要从钟、鼓二楼下的孔门里穿过。

因为有了立在钟鼓楼里的石碑,当时的中街还有“人从碑下走,水自桥上流”的奇怪说法,其中前一句就是指钟鼓二楼行人通过的景象。因为按照常理,碑安置在地上,人是不可能从下面走的,但当时,因为沈阳的钟鼓二楼里,碑在二层,行人当然得从楼下穿过,于是才有了这样的说法。

折钟鼓楼因其影响交通

沈阳的钟鼓楼屹立在中街的两端,成为沈阳城定位的地标,经受着风吹雨打和时代变迁。

它们在暮色中鸣响,城门徐徐关闭,结束一日中人们繁乱的忙碌;它们在一日的晨光中敲响,城门缓缓打开,宣布中街又一天喧嚣的开始。钟鼓楼,是通往四平街的必经之路,也是人们掌握生命节奏的口令。转眼间,这样的日子就过了将近300年。

时代早已经告别了它的建设者皇太极建立的清朝,辛亥革命后,沈阳作为清朝陪都的日子已成为过去。那时的沈阳方城,经历着转折的冲突,有点像现在的沈阳市内,道路的发展赶不上车辆的增加,与不断拓宽的道路相比,钟鼓楼在主干道两端的存在,越来越显得尴尬。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城内道路不断拓宽,钟鼓楼逐渐成为影响交通的障碍。1929年,为了交通便利拆除钟鼓楼的意见甚嚣尘上。

其实,除了阻塞交通要道,钟鼓楼不必再存在更有重要的理由。机械时钟的到来早已将时间从一个稀罕玩意变成了家常小吃,人们不再依赖钟鼓楼确定生活的节律,这两座老建筑也自然成了真正的闲置物品。

当年在东北大学教书的梁思成曾经试图阻止过对钟鼓楼的拆除。据他的传记中记载,梁思成在他的一生中第一次企图保护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他向当时的沈阳市长陈述了以下理由:“毁坏容易保护难。它们一旦消失了就不能再恢复了。为什么你要选择把它毁掉呢?”可惜,他的忠告被拒绝了。

据说“九一八事变”前的沈阳城流传着市井童谣:“金殿开门,大炮轰城”、“钟鼓楼倒,白日鬼号”。1931年9月18日之夜的意外,让当时的老百姓深信,这一切是密切相关的。但无论如何,这两座精美的老建筑,己经无法再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一切都不可能重新选择。

钟鼓楼是时代的见证

如今的中街,喧闹依旧,拥堵依旧。正阳街和朝阳街并没有因为钟鼓楼的不在而缺少繁华,也没有因为钟鼓楼的拆除而交通顺畅,时代的脚步永远在拷问着人们的建设速度和思考角度。

如今,沈阳故宫里还存在着当年钟楼里的大钟,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据说这口钟铸于辽金时期,500多年后有人把它送给了正图谋大事的努尔哈赤,于是,这口钟跟随着他辗转来到沈阳,皇太极把它安置在钟楼里,还亲自命名“盛京定更钟”。

记得有句名言说,“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钟鼓楼在漫长的历史中,挣扎在这种矛盾中,见证着日夜的轮回。

小说《钟鼓楼》的结尾说,“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一一除非发生某种难以预料的灾变,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资料:原华商晨报

赵本山的饭局实在太有落差了,他舍得请女神林志玲吃8.8W一片的珍藏火腿,还送她价值8.8W的大金链子;舍得请马云吃单盘8.8W的特色菜,珍藏茅台随便喝。却没想到,请文化学者易中天吃饭,赵本山只花了不到300块,而易中天却开心的不得了。

,林志玲到沈阳参加演出,主办方特意为她准备了价值60万的豪华晚宴,没想到赵本山却捷足先登,给女神打来电话邀请她来家里吃饭。林志玲欣然前往,赵本山特意拿出自己珍藏的火腿,这东西切薄薄一片也要8.8W。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打开了几瓶黑瓶茅台,得知对方不能喝酒后,直接将自己平时喝的普洱茶泡上。酒过三巡,赵本山拿出一个金牛吊坠,当年正好是牛年,这个大金链子就是赵本山送给女神的伴手礼,林志玲不太好意思,为此特意将随身携带的金手镯给了赵本山的夫人马丽娟。

,马云到东北考察,赵本山得知后提前订好高级酒店,设宴招待马云。珍藏茅台敞开喝,8.8W的特色菜随手就点了好几盘,连马云都感叹这桌饭菜实在是太奢侈了。

没过几年,著名的学者易中天特意去沈阳找赵本山,但没想到赵本山一改往日奢侈的设宴风格,一瓶茅台也没有,都是家里炒的几个家常菜。赵本山和易中天喝了一晚上的散装白酒,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可这顿饭局算下来,还花了不到300块钱,这种巨大的价格落差却并没有让易中天感到不舒服,反而他之后和赵本山成为了忘年交。

易中天其实很早开始就非常喜欢赵本山,早些年,赵本山几乎成了春晚的台柱子,无数国人就等着赵本山带着浓厚东北方言的小品。易中天也直言:

“自从赵本山前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此后的一系列小品我一期都没落下。”

易中天对赵本山的小品爱到了痴迷的境界,不仅对其中的经典台词倒背如流,甚至还能自己演上一两段。可随着赵本山淡出春晚舞台,社会上攻击他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觉得赵本山的小品就是“三俗”。

但这个“俗”字,易中天却不认同,他曾对着镜头表示:“说赵本山小品俗的人,是因为没看懂!其实,他的小品是在用最通俗的语言,传递深奥的道理,看不懂的人才说他俗。”

赵本山那边对易中天也非常欣赏,对方的很多话都让他觉得特别温暖,是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于是当易中天来到沈阳,他立马将人请到家,兄弟两人都不客套,也不摆谱,不搞什么花架子,打上几斤散白就喝起、聊起。

很多人在网络上为易中天抱不平,觉得他这样一个文化学者的待遇,还不如一个台湾演员,赵本山的气度也太小了:“见人下菜碟的请客,实在是没有必要!”

其实,赵本山的饭局是大有乾坤的,档次的高低,位置的选择,包括菜品酒水等都是十分有讲究的,林志玲、马云都是客人,并且社会地位很高,平时的生活就比较奢侈,因此赵本山会花重金宴请对方,对于这种身份的客人,才能够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

但易中天则不同,他在赵本山的心中已经不算客人了,首先赵本山是非常欣赏易中天的学识的,况且对方还是个有大学问的人,用过度的金钱招待人家,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如就在家中亲自炒菜,哥俩对坐喝着最普通的酒,这才是对好朋友的待客之道,亲切又轻松。

其实,易中天在他的新书《中国人的智慧》中,早就将这桌饭局点破了。“人情世故“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的,它隐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结婚生子,小到请客吃饭都是讲究。小细节方显大智慧,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其实是最考验人的。

中国人的智慧是融在古老的文化基因里的,从《周易》、《中庸》开始,到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儒家、道家、法家,甚至是后来汉唐的佛教禅宗等等。

这些千年智慧的积累和延续是中国人的成事秘诀,当你读懂了这些智慧,就明白,原来赵本山对易中天的“廉价”饭局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也会知道,该如何做好生活中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中国人讲,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易中天在《中国人的智慧》里,道破了太多中国人独特的精妙生存法则。这本书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更高层次的宏大人生视野,等你读通悟透后,可以将残酷的生活,过成一场春暖花开的修行。当你开始领悟这些中国人流传千年的古老智慧,人生必然会有全新的机缘。

第一节概况

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俗称窦王殿。庙在曲阳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唐贞观年间重修。宋初庙为契丹所焚,淳化二年重修,此后,宋、元、明、清各代均进行过维修与扩建。现存德宁之殿为庙内主体建筑,该殿多存有元代建筑风格,据此,国务院确定为元代建筑,于1982年2月23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庙规模宏大,古建成群,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173,98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主要建筑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其规制由南往北依次是:登岳桥(在原城西南门外,现基本完好)、神门(俗称午门,即原城西南门,今无),朝岳门(只剩一对石狮子,原大门今为铁栅栏门)、御香亭(也叫更衣亭、天一亭)、凌霄门(即重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德宁之殿、后宅门(今无)、望岳桥(今无)。德宁之殿往西有西昭福门、西进禄门(今无),直至城西门;往东有昭福门、东进禄门(今无)、大门(今无)、牌坊(今无)。此外,还存有碑楼、碑亭等数处,散建于中轴线两侧。

御香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至今已400余年,是举行祭祀北岳之前更衣之所,故亦称更衣亭。此亭建筑为全木结构,坚固精巧,设计美观,亭顶为重檐三滴水攒尖顶,平面八角形,四面设有券门,夏季凉风习习,实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凌霄门建于明嘉靖年间,为硬山式建筑。原有左胡门各一,清重修时将角门去掉,改为八字壁。

三山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悬山式建筑物。此门为三个门,后改建成一庙内建筑都有严格的对称格局,在中轴线的东侧是洪武碑楼,属于重檐歇山式建筑。里面保存有明太祖朱元璋亲笔御题的《大明诏旨》碑。此碑巨大,高6米,宽1.6米,龟座。

与洪武碑楼相对称的是宋大碑楼,重檐歇山式建筑。楼内碑立于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蛟龙碑头,龟座,碑额为篆书“北岳安天元圣帝碑铭”,陈彭年撰文,邢守元行书。

飞石殿因落陨石而创建,据《定州志》和《曲阳县志》载:虞舜及唐贞观时先后有两次飞石坠落曲阳,便建殿祭之,故名飞石殿。据载,陨石长不满丈,宽四尺有余,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范志完书“飞来石”三字(行书),“飞来”二字已毁,仅剩“石”字,深埋在飞石殿遗址内。飞石殿建于何时无考,据《定州志》载:唐贞观时曾建祠,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烧毁。相传一乞丐烤火取暖而焚烧。原来这里有十数通碑刻,基本烧毁了,保留下的碑刻有浙人樊献科写的“飞石”二字。殿基南侧砌有沈阳李经正书“飞石殿遗址”碑。

中轴线两侧还建有东宋宜碑亭、西宋宜碑亭,为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东碑亭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直隶真定府知府宋宜,以香帛祭祀北岳的石刻记载,西宋宜碑亭内立嘉靖十六年重修碑。

德宁之殿因榜“德宁之殿”而得名,它是北岳庙中的主体建筑。该殿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占地面积.8平方米,高25米,殿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庑殿式,始建于南北朝北魏时期,至今1400多年。宋初为契丹所焚,淳化二年重修。此后,宋、元、明、清各代进行过比较大规模的维修与扩建有十六次。因为它现在多存有元代建筑风格,故被确定为我国目前元代木结构中最大的古建筑,1981年至1987年历经7年之久进行落地重修。

殿下层为走廊,整个大殿建筑在砖石砌的两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前有方形月台(亦称露台),台基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和望柱,部分望柱顶端雕有石狮子,共雕有大小99只,刻工精湛,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未完待续!

#历史冷故事# #民国那些事儿# 老蒋是怎么看沈阳厂的

关于东三省兵工厂的真实水平,第三者的意见其实比较重要。在1930年冬,蒋介石派他的原侍从室副官、在上海兵工厂任职的陈修和到沈阳考察东三省兵工厂。这是自从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张学良首次向国民政府敞开东北军最大的军事基地,也是中原大战后蒋张两方正式进入蜜月期,开始深度合作的标志之一。。

。。。。。。。。。

陈修和首先面见了张学良。张学良很客气,亲自介绍了东三省兵工厂的情况,并且表示:“厂里一切建设尚未完成,问题也很多,希望你看了以后再同我谈谈。”但是听说陈修和还要去考察太原兵工厂,马上就不谦虚了:“太原兵工厂我已派人去看过了,建筑凌乱,设备简陋,机器虽多,粗制滥造,不值得研究。”

陈修和在东三省兵工厂考察了三个月,对东三省兵工厂的评价很高:“基本建设、机器工具和实验仪器等不仅在国内各兵工厂中显得规模宏大,设备新颖,即便在国外,也是属于新型的一个综合性的大兵工厂。”

。。。。。。。。

与此同时,陈修和也看出了东三省兵工厂的种种弊端。

1.外行领导内行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外行领导内行,被不少外国专家忽悠。当时的兵工厂负责人不懂军工,无论是督办杨宇霆还是总办韩麟春,以及后来的继任者臧式毅、米春霖等,要么是军官,要么是文官,没有一个懂得军事工业。

2.外国技师各自为政

一切听任外国技师设计建厂、安排产品,各厂之间各自为政,互不协调。

当时炮厂工程师主要是日本人和奥国人(奥地利),各自主持一部分工厂,制造自己设计的火炮,完全是两个体系。火炮种类虽多却分类混乱,即便是同一种口径也不能通用弹药。

3.产品过时

东三省兵工厂的主要产品,基本上是仿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东西,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已经落后——当然了,把这条列入缺点,表明当时国府好高骛远、还没学会爬就想着跑的本性。

当时中国的制造水平,能把一战前后产品仿造出来就不错了,也最适合中国。国府就是看不起这些,一味追求先进性,天价买些博福斯75山炮、32倍定制款重榴弹炮、88高射炮,最后钱花了不少,自己还仿制不出来,一开战那点先进武器打光就全部抓瞎了。

4.外国技师瞎忽悠

当时那些外国工程师为了出产品、出数量,就肆意修改和降低标准。比如奥国工程师哈德满(哈特曼)设计的77毫米口径野炮,标尺射程10000米,炮兵在营口试射时,最远才打了8500米。

当时追查原因,哈德满说炮弹厂的炮弹不合格,又说东北的寒冷天气造成射程不足。但是转过头来,哈德满就对他的留德助手陆某说:“中国军人懂得什么射程远近,只要是门炮,能响就行。”

而最大的问题,是国府看到了这一点,居然还被这种外国骗子忽悠。到了九一八后东北沦陷,这个哈特曼又被国府聘去,在制造100榴弹炮方面又被他的空头支票忽悠了好几年。

不过即便是这样,陈修和还是评价东三省兵工厂“该厂产品,品种质量都居全国第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