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案例分析股票发行注册制 目前我国股票的发行制度实行注册制

案例分析股票发行注册制 目前我国股票的发行制度实行注册制

时间:2021-12-10 05:23:35

相关推荐

案例分析股票发行注册制 目前我国股票的发行制度实行注册制

不懂市场经济的案例太多。昨天指出财大一教授在媒体乱说股票发行注册制,我好心告诉他股票发行没有注册制。别老想跟美国跑,美国弄个注册制名称是唬你们无知的。结果他恼羞成怒。这种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搞学术的。

最新消息:证监会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要出大招了吗?释放何种信号?

今日盘后证监会连发几条消息: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更好服务经济整体好转;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引导社保基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 加快平台企业境外上市“绿灯”案例落地!

—— 解析:这些话听着很耳熟,说过很多遍,并且都是预期,但今日盘后证监会表态比较关键。这意味着,近期A股持续缩量杀跌,已经引起监管部门重视,明年的重点是复苏经济,但复苏的前提是要扩大内需,如何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呢? 巴拉巴巴拉一顿说是没用的,核心点还是要提振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现在2亿多股民,超7亿基民,唯有资本市场强势表现,才能真正提振老百姓的收入,促使老百姓敢于消费,真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美国经济强大的核心在于内需庞大:美国人口3.3亿,却拥有17亿人的消费能力。 那么美国是如何做到如此强大消费力的呢? 原因很简单,美国上个世纪80年底初执行 401K养老金计划,养老金投入股市,而美股股从1982年开始一路暴涨至目前已经40年了,道琼斯从1000点涨至今年最高37000点附近,足足涨了37倍,极大了提升了美国人财产性收入。而这些钱都是现金流,随时可以消费! 但中国人的钱都是房地产资产,没有多少现金流,中国人口因素决定了楼市开始走下坡路,预计多数人到时候在楼市赚的就是一个空气。有多少人房贷要还一辈子,有多少钱可以用于消费?

2、中国要扩大内需,核心点就是让股市涨起来,上市公司有钱可以进一步投资促进实体经济;股市繁荣,新的企业可以更好的通过 直融经济 ,发展壮大。 老百姓通过基金也好,股市也好,有钱赚,花钱都不眨眼。 所以,扩大内需股市不涨,就是一句空话,你觉得? 鹰眼逻辑,多次从宏观角度阐述过,未来A股在中国整个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战略作用,我觉得能听懂,能听进去,并且开始行动的人,日后会感谢我的。 哈哈! 好了,有信念,有耐心的人,给鹰眼逻辑,生机大会 助力吧!

今日监管层再度发话,加上明年“稳经济、扩大内需 ”硬核条件,A股想不表现都难吧。 并且今日说的话很有水平,且听我分析: 注册制对应券商大金融、房地产对应稳经济大消费,中美监管对应中概股+港股市场,全方位的表态,用心良苦啊。 我觉得,鹰眼逻辑,也是啰里吧嗦的用心良苦啊,可惜很多人还听不进去。只看眼前一亩三分地! 哈哈,炒股的人,格局要大一点嘛!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这个消息一出,人们想当然的理解利好券商板块。什么逻辑呢?我想是不是这样认为;毕竟股票发行注册制比较原来审核制,上市流程简化容易了,所以就认为后面注册制实施后,股票上市速度会加快,越来越多的股票上市,市场股票增加使得股市交易频率跟随增加,利好券商。其实这多少有一点想当然了,虽然注册制相比较过去的审核制简化了股票上市程序,也不可能出现这个月4000家上市公司,下个月5000家上市公司,明年底变成一万家上市公司。这种股市无序发展是不可能的,会有额度限制,会有总量控制。注册制虽然流程简化,不等于门槛降低,不等于无序发展。相反注册制实施在简化上市流程的同时,会实行更加严苛的退市制度,不合格就退市会贯彻的更加彻底。

其实虽然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施门槛不会降低,发行程序的简化会加剧上市公司表现参差不齐情况。核心资产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接下来一轮行情中,核心白马股会成为天然赛道。

怎么样挑选核心白马股呢?沪深300的股票基本上把核心白马股涵盖的七七八八了。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不同行业股票,自己攒一个核心白马ETF,也可以直接投资沪深300ETF,省事。

当然,不排除接下来的券商板块可能的上升行情中有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因素,毕竟这是市场本能的反应。

案例分析,不是股票推荐,由此产生风险自负!

【IPO实务分析】调整还是不调整?这是一个问题-IPO审核中的销售运费核算方式

一、最新案例集锦

【案例一、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动态第5期,销售运费调整合同履约成本并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发行人A报告期为至。A从事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及销售,销售合同约定由A将产品运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并承担运输费用。度及度,A将与销售数控机床相关的运费确认销售费用。度,A实现数控机床产品销售额4亿元,承担运费2200万元,继续将该项销售运费确认销售费用。鉴于报告期内运输费用金额较高且该项列报对毛利率影响较大,发行人对财务数据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将销售运费调整合同履约成本。

【案例二、广州市金钟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运费调整合同履约成本并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创业板,8月27日注册】

发行人至运输费为1,114.46万元、1,329.07万元及1,584.17万元,占当期销售费用比重为33.95%、28.63%及 34.38%。 年1月1日起执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运输费属于合同履约成本。由于将运输费计入销售费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基本精神,同时考虑会计处理与、的可比性,并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原将运输费用仍计入销售费用-运输费核算。经审慎研究,为更加严格地执行新收入准则,董事会审议通过对运输费会计处理进行调整,将销售商品所有权转移之前发生的运输费用计入存货-合同履约成本。

【案例三、苏州昀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运费不调整合同履约成本,科创板,3月2日注册】

由于将运输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基本精神,同时考虑到1-6月会计科目与至的可比性,公司在1-6月仍将运输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案例四、江苏晶雪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运费不调整合同履约成本,创业板,4月27日注册】

发行人附带安装项目的运杂费均作为合同履约成本在项目存货中归集并跟随收入确认一并结转营业成本;不附带安装的产品销售所发生的运杂费则在销售费用科目里的运杂费项目中归集核算。发行人的运输活动是在产品的控制权转移给客户之前发生的,因此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在执行新收入准则的情况下,不附带安装的产品销售发生的运杂费系为了履行销售合同而从事的活动,属于合同履约成本。由于将不附带安装的产品销售发生的运杂费计入销售费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基本精神,同时考虑到会计科目与和的可比性,发行人在仍将运杂费计入销售费用。

二、分析总结

新收入准则下,销售运费不论是否构成合同约定的单项履约义务,都是履约合同的一部分;除非有些情况下,销售运费不属于合同约定承诺,即并不是为履行与客户的合同而发生的运输费才能计入销售费用,如内部销售机构和网点之间调拨商品的运输费等

根据证监会《发行监管问答-关于申请首发企业执行新收入准则相关事项的问答》明确,申请首发企业应当自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收入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在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的同时,约定企业需要将商品运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相关商品的控制权转移时点判断该运输活动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通常情况下,控制权转移给客户之前发生的运输活动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而只是企业为了履行合同而从事的活动,相关成本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相反,控制权转移给客户之后发生的运输活动则可能表明企业向客户提供了一项运输服务,企业应当考虑该项服务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

在新收入准则下,销售运输如果被识别为合同履约义务,将对收入结构、收入确认时间和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申报IPO的发行人可能存在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

IPO审核实务中,发行监管部门要求调整销售运费并进行会计差错调整的案例,和保持原销售运费核算方式不变的案例,两者并存;同时,已上市公司也有采取两种不同销售运费核算方式的案例。保持原销售运费核算方式不变的案例,基本上都自认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基本精神,以及考虑申报期内各年度可比性的问题。 未来申报IPO的发行人,除了考虑报告期销售运费的金额和占比,以及销售运费核算方式对毛利率的影响之外,还需参考最近IPO案例及相关政策,及时把握IPO监管尺度,综合权衡是否调整销售运费核算方式。

附件:其他保持销售运费核算方式不变的上市公司和审核中拟上市公司

科创板上市首日破发案例出现了……

今年中签几只新股,但收益率越来越低,就中过一只科创板股票。

整体上感觉,注册制改革的效果开始浮现了。

市场资源配置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市场热点:刑法修正案3月1日正式施行,欺诈发行罪刑期上限提至

刑法修正案中关于欺诈发行罪的规定,是在注册制全面推行时代对于上市公司质量保证的一项重要措施。全面注册制时代,企业IPO的效率提升,需要法律、机制方面把控上市公司的质量,发行前,通过欺诈发行法律约束确保上市公司申请材料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发行后,通过优化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强化风险提示,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底,证监会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也表示,既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又严把IPO入口关,完善股东信息披露监管。

券商作为第一道审批关卡,对于IPO公司保荐的责任增大,一是要加强内部核控团队建设,二是要加强和IPO申请公司的沟通联系,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三是以通报案例为鉴,强化内部合规意识。

上市公司借壳热情骤减,吸收合并案例频发。据深圳商报,在注册制的背景下,最近一年多借壳重组案例明显减少,今年仅有西藏旅游和弘宇股份两家公司推出了借壳方案。不过,吸收合并案例则较去年有所增加,共有六家公司涉及吸收合并。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退市新规的施行化,此前备受关注的借壳上市已进入冰河期,借壳上市数量持续下滑。去年两市仅6家公司完成借壳上市,分别是:天下秀、万邦德、罗欣药业、天山铝业、浙农股份和ST宏盛,今年至今仅ST昌九完成借壳,而推出借壳方案的也仅有两家。对此,我认为,吸收合并通常发生在两家同行业或上下游的上市公司中,通过合并可以更好的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做大做强。#经济学家宋清辉#

全面实施注册制后,很可能出现把金融中介机构一起起诉的案例,也就是举荐的证券公司是对上市公司要背书,承担连带责任,上市公司赔不起,举荐机构也会跟着赔偿,所以他们一定会严格审查,再也不敢造假了。

所以说实际上应该是利好消息。

【IPO堰塞湖又来了!752家企业等待上市】

据券商中国报道,目前752家排队IPO的企业,或许要等到才能上市。去年10月以来,关于注册制排队时间拉长,企业IPO上市拥堵的讨论逐渐发酵,近期监管层加强拟IPO企业现场检查,多家企业撤回申请材料的消息,再次将这一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檀评:752家企业等待上市,想象一下这些公司需要多少资金…其实也可以换种角度思考,为了确保这大量的企业可以上市,必然会出台相应的政策维护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因此,虽然最近的市场很惨,但跌过头之后必然会好转的。

购买檀谈之牛熊交易所视频专栏,看我分享故事,解读案例,传授实操,独家好看有干货,点击下方的专栏可以直接购买,抓紧时间我们一起上车[机智]

限时特价99元!活动就这几天,大家把握住机会哟![给你小心心]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不能只重视融资】去年6月12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系列业务规则发布,打响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第一枪。如今一年时间过去,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创业板注册制新上市企业13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8家,新上市企业累计融资1147.18亿元;已受理再融资323家项目,注册生效233家,其中145家完成发行,累计募集资金1422.02亿元,5家简易程序项目募集资金9.05亿元;已受理并购重组22家申请,8家注册生效,交易总额38.44亿元。

注册制改革是为融资服务的,所以在融资方面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并不令人意外。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不能只重视融资,还要重视制度建设,重视法律法规的落实,更应重视投资者保护。只有如此,注册制改革才是真正的成功。比如,注册制改革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监管理念,那么对于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公司就应该受到严惩。否则,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监管理念就很难得到保障。

又比如,投资者保护,在过去的一年里,上市公司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投资者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的案例却并不多,投资者保护更多还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有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虽然监管部门及高层一再强调要“零容忍”,但这同样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上市公司真正受到重处的较为少见。因此,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除了重视融资之外,希望其他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投资者保护工作也能够迅速地跟上去。头条热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