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祝贺!广东“70后”乳腺癌专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祝贺!广东“70后”乳腺癌专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时间:2018-08-23 09:46:43

相关推荐

祝贺!广东“70后”乳腺癌专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时隔十年,广东医疗战线再添一位院士。中国科学院11月22日公布,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宋尔卫教授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此前,从广东医疗战线走出的两院院士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解剖学家钟世镇(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鼻咽癌专家曾益新(当选)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肾病专家侯凡凡(当选)。

据中科院网站显示,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共有181人,增选总名额为64名,这意味着,只有不到四成的初步候选人最终脱颖而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今年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初步候选人32人,最终10人当选,淘汰率近七成。

从海归科学家到医院管理者

研究成果入选“全球十大科技突破”

49岁的宋尔卫祖籍广东鹤山。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家西医院的新一代“掌门人”,他同时担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学科带头人。

1988年,宋尔卫从广州二中考入原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在中山二院(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外科工作,跟随著名乳腺癌专家苏逢锡教授开展乳腺癌手术和术前化疗。

2000年,他在中山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德国艾森大学医学院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研究。

8月,34岁的宋尔卫以“海归”人才身份回到中山大学工作,并被破格聘任为正高职称专家。

在这里,他的学术生涯大放异彩,几乎每一步都比同龄人“行快一步”。

,他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评为首届“中山大学名医”,也是中大附属医院里最年轻的入选者。

,宋尔卫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并于次年就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他不改学者本色,率领科研团队屡创佳绩。

作为一名从临床一线走出的科学家,宋尔卫围绕着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深受困扰的肿瘤复发转移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曾入选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评选的“度全球十大科技突破”,并分别于度、度两次荣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则获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肿瘤“土壤”入手

探究抗癌新策略

众所周知,肿瘤细胞犹如一颗“种子”,其生长离不开“土壤”,即肿瘤微环境。宋尔卫独辟蹊径,长期致力于探究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的关系,希望找到对病人更有效的治疗新策略。

过去,科学家通常认为,在癌症发生、转移等过程中扮演“抑制分子”角色的是蛋白质,蛋白质可由核糖核酸(RNA)编码。而人类基因组内存在着大量不能参与编码蛋白质的RNA,被称为“非编码RNA”,它们被视为“基因组的垃圾”。

宋尔卫团队却在这些“基因组垃圾”里找到了疾病诊断、治疗的“潜力股”。

他的研究首次发现非编码RNA家族中的小分子RNA(miRNA)let-7具有控制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成瘤能力和转移等特性,并进一步阐明了多种miRNA调控肿瘤细胞耐药、转移的分子机制和临床价值,让miRNA成为可对付肿瘤转移的“靶点”,为RNA干扰治疗奠定了基础。

乳腺癌“种子”如何破土而出?

“生物导弹”可抑制肿瘤转移

乳腺癌远处转移,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种子’如何破土而出,发生远处转移的?”宋尔卫团队首次破解了这一医学难题,发现趋化因子CCL18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子。

宋尔卫曾向广州日报记者解释,巨噬细胞是人体对抗肿瘤的“免疫大军”成员,但在乳腺癌附近的巨噬细胞,可分泌一种特殊的生化因子 “CCL18”,成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CL18会先诱导肿瘤细胞上皮癌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令肿瘤更容易到处“乱跑”。研究显示,肿瘤被TAM浸润得越多,病人的生存期就越短。

不仅如此,宋尔卫团队还找到了CCL18的受体——六次跨膜蛋白 “PITPNM3”。CCL18及其受体可作为抑制乳腺癌转移的靶点。“三阴”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均不敏感,而这项研究为“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miRNA可导致乳腺癌远处转移,宋尔卫团队应用单链片段抗体的“生物导弹”技术,在动物体内成功靶向导入siRNA(小分子干扰RNA)。

研究团队将抗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链片段抗体与多肽融合蛋白作为载体,在长有肿瘤的实验鼠体内,把siRNA选择性地导入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成功抑制了肿瘤生长和转移,首次在动物体内证实了通过靶向癌细胞导入小分子干扰RNA来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行性。

消除免疫T细胞“弱点”

提升抗癌战斗力

近年来,宋尔卫团队接连取得丰硕成果。仅一年,他率领团队连续两次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免疫学》《细胞》发布重磅研究成果。

对抗肿瘤,免疫细胞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是什么在影响着免疫大军的“战力”?宋尔卫、苏士成教授团队揭示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免疫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人体免疫T细胞在与肿瘤细胞作战的过程中,自身的一段长链非编码RNA“NKILA”会活跃起来阻碍“作战”,因而成为肿瘤细胞攻击的“弱点”,从而促使肿瘤特异T细胞被诱导凋亡,以至于不能开“猛火”攻打肿瘤。

研究还提示,可在体外将T细胞中的NKILA基因敲除,从而避免凋亡,这样保存了“火力”的T细胞回输到体内后,可以继续战斗,攻击肿瘤细胞,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找出肿瘤耐药新机制

治疗或增新靶点

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初期疗效显著,但是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癌细胞显示出强大的耐药性,最终导致治疗失败。肿瘤细胞为何会耐药?宋尔卫、苏士成团队从肿瘤微环境入手,揭示成纤维细胞亚群调控肿瘤耐药新机制。

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丰富的固有间质细胞成分,在恶性肿瘤治疗耐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宋尔卫团队发现成纤维细胞家族“强弱分明”,其中CD10 GPR77 成纤维细胞亚群的数目与乳腺癌及肺癌病人的预后和化疗敏感性相关。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GPR77膜蛋白的阻断抗体联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增强移植瘤的化疗敏感性,从而为靶向微环境逆转肿瘤耐药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当选院士有多难?)多轮淘汰、须获半数以上院士赞同

中科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

院士候选人不可毛遂自荐,须由院士和学术团体推荐。每位院士最多推荐3名候选人,院士受常委会委托推荐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不占院士个人推荐名额。被推荐人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年富力强的科学家,更有机会成为候选人 。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连续3次成为有效候选人但最终未能当选者,要停止1次候选人资格。但获得6位或6位以上院士推荐,且其中至少有4位推荐者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则不受此规定限制。

在一个月的公示后,初步候选人要经过各学部评审会议的逐一评审,随后经过学部与会院士无记名投票,在初步候选人中产生正式候选人。

正式候选人产生后,还要再次经过学部院士一轮无记名投票,按照学部增选名额产生终选候选人。

最终,终选候选人再经过全体院士终选投票,才有机会被选举成为院士。

根据选举规则,全体院士终选投票实行等额、无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有效票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选举结果还要报国务院备案。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