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明末的大瘟疫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末的大瘟疫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时间:2022-11-10 15:23:33

相关推荐

明末的大瘟疫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休谟(英)

文章分类|历史奇闻

文章字数|1468字,阅读约3分钟

鼠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爆发就失去控制,可以说导致家破人亡。蒙古西征期间,得了瘟疫的人被扔进了城市,导致欧洲长期生活在这场噩梦之下。清末在中国爆发的鼠疫,也让中国吃了不少苦头。在国际援助和伍连德医生精湛的医术下,中国终于战胜了这场瘟疫。三百年前的明末,中国爆发了一场瘟疫,导致十间房九间房,十个人一个都没有。

明末鼠疫的爆发有着深刻的背景,鼠疫的危害比战争还要可怕,《吴江县志》记载:"一巷百余,无一只,一门数十人,无一只幸存者。"

鼠疫爆发的背景

上世纪70年代,竺可桢院士认真研究了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社会动乱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一是商末至西周,二是汉末至隋初,三是唐末至北宋。最后一次是明中后期至清初。

竺可桢

寒冷气候带来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北方出现了持续的干旱和低温,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牲畜冻死现象频频发生。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农业帝国来说是致命的,大量的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很大一部分破产,沦为难民。

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如此。由于气候的变化,关外的牧场退化,他们也面临着被饿死的境地,于是关外的游牧民族频繁地向南掠夺汉人。

当然,在肆虐的自然灾害下,不仅生活艰难,动物也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有老鼠,它们也向南迁徙,试图侵入相对密集的人类聚居地寻找食物,其中一些携带鼠疫。

鼠标

鼠疫的爆发与危害

流民、鼠害、天灾、人祸,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终于在万历八年(1580年),明朝第一次爆发了针对游牧前线——大同的瘟疫。《山西通志》记载: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感染者相继死亡,几户人家,一家感染了瘟疫,十家有一两家甚至闭门谢客。

鼠疫爆发后,加上大同处于战争前线,因此当地民众纷纷逃亡,难民人数进一步增加。大量难民逃离后,由于饥饿问题,他们开始挖粮食吃老鼠洞,吃完粮食后,他们开始抓老鼠。于是,瘟疫成了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控制。

崇祯初年,瘟疫蔓延到兴县,兴县百姓迅速逃离。由于兴县靠近黄河,瘟疫蔓延到了陕西的榆林、延安,包括李自成的家乡米脂。

李自成

鼠疫给米脂带来的惨状,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地区,历史上记载着"米脂城,死者枕之"。

崇祯十三年(1640年),瘟疫进入明帝国的核心统治区——直隶。顺德府、河间府、大名府爆发大规模鼠疫,死亡89人。

第二年,让大名府人民再次绝望的事情发生了,整个春天没有下一滴雨,而且干旱还引发了蝗灾。一时间,粮价飞涨,"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吃饱。"。

当年7月,瘟疫从直隶传到北京,北京人称之为发病时,人的身上会突然冒出一块突起的肉,还会吐出西瓜水一样的血。

一旦出现鼠疫症状,人很可能在一小时内死亡,最迟在早上。导致很多人没有治疗的机会,鼠疫死亡率高达100%。

明亡前几年,疫病的规模和危害再次加大,尤其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

当时有一段时间,北京每天死于鼠疫的人数不下万人,以至于北京的各大城门都被棺材堵在城外。后来很多家庭都关门死了,尸体数量多到没人能收敛。

后来估计,只有崇祯十六年(1643)?因为瘟疫而死亡的人达到了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瘟疫过后,北京街头巷尾的小贩、雇工全部倒毙,连乞丐也找不到全城。

至于在北京的军队,据统计,在北京瘟疫爆发之初,有两万七千匹马。但在李自成破城之前,京军只剩下1000匹马可以作战。而北京的士兵从10万人减少到5万人,即使活下来,也因身体虚弱、衣服凌乱而失去战斗力。

据后来的学者统计,这场鼠疫使华北的陕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区损失了1000多万人。可以说,瘟疫也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里是《南蓉不失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