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科举制度为何能延续1300年?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

科举制度为何能延续1300年?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

时间:2022-08-08 02:47:12

相关推荐

科举制度为何能延续1300年?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

引言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科举考试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变革,正是因为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我国那些出身于寒门中的才子才有了发挥才能的机会,而在科举制度的帮助之下,我国社会也曾一度发展到巅峰状态中。那么,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考生们需要准备的科目都有哪些?为何这种考试制度能够一直延续一千三百多年呢?

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选官制度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对于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官员的出现的话,那么,国家的政治统治也无法顺利运转下去,而在科举制度正式出现之前,不同的朝代都是有着截然不同的选官方式的。

在周朝社会中,选官制度就是世卿世禄制,在那个时候,官员的后代也能永远当官,而这种选官方式也被称为是世袭制。虽然说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制度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到了礼崩乐坏的晚周时期,这种世袭制的选官方式显然也出现了弊端,就这样,社会中的选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到了汉朝社会,察举制就出现了,当时,各地将地方上那些品行较好、才能出众的人推举到中央,经过考核后,合格的人就能够留下来做官。虽然说在最开始的时候,这种方式的出现帮助国家选拔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当察举制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为了笼络自身的利益集团,一些腐败的现象也开始发生了。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九品中正制,此时,国家将推举人才的权力再次收回到了中央地区,而此时,腐败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住了。但是,由于在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中容易出现地方豪族势力勾结的现象,因此,为了巩固中央统治,最终,这种选官制度也被统治者抛弃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科举制就应运而生了。

历朝历代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

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说隋朝的统治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隋文帝和隋炀帝在人才选拔领域内的成就是非常高的。在那个时候,国家开始了开科取士,此时,报考并不会受到身份与地位的限制,基本上所有人都有资格参与到国家的考试中去。

在科举制度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其科目主要有明经科、进士科等内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考试的科目也在进行着一些变化。到了唐代社会时,科举制的考试科目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当时除了明经科和进士科之外,还有许多明算、明法等考试科目,如果说考生只考了进士科,而没有考其他科目的话,那么他在科举考生中的地位也是比较低的。

在《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道》中就记载了当时的一道考题:

“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考题是非常灵活的。到了武则天时期,她还创立了殿试、武试这类考试科目,如此一来,国家对于人才的选拔也变得越来越全面了。而在要《兵部试将门子弟策问三道》的:

“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

中也能看出,唐朝社会对于武试的选拔也是比较重视的。

而到了宋代社会,科举制度也进入到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此时,读书的传统也在中国社会中正式确立了。当时,宋朝的科举考试不仅扩大了考试规模,还在考试形式上进行了一定的转变,在《论语》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优则仕。”而这正是宋朝社会科举制度的直接体现。在当时的社会中,还有《劝学》这样一首诗,其中写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由此可见,在宋朝人的心目中认为,只要读书读得好,那么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在《廷试策》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均田、择吏、去冗、省费、辟土、薄征、通利、禁奢。”

可以看出,宋代社会对于科举考生是有着一定的优待政策的。

而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就开始走向下坡路了,此时,考试的科目逐渐变得僵化,对考生个人能力的考核也不再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了,如此一来,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显然失去了最初的作用,就这样,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此时也逐渐变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了。

科举制度走向没落的原因

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形式变得十分僵化,此时,文人们只要能够通过圣人的言论来阐明观点,就能够在科举考试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种禁锢思想的文字游戏里,人们的才能也无法得到体现,而对于那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八股文这种考试方式的话,他们也终将成为被淘汰的对象。最终,到了1905年时,伴随着慈禧太后的一道懿旨,这个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考试制度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语

在最开始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选拔人才的手段,但是,通过科举制度的出现,各级官员之间的腐败现象也有所缓解,而此时,即使是平民也能够拥有上升的通道,对于国家来说,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势力的崛起,如此一来,国家的中央统治也能够变得更加稳定,而这也就成为了科举制度能够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重要原因。

然而,到了科举发展的后期阶段中,这种较为僵化的考试模式却成为了禁锢人们思想发展的存在,如此一来,中国的社会就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停滞的阶段中去。而随着近代化的开展,西方社会的知识逐渐流入中国,这种考试方式也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就这样,曾经盛极一时的科举考试也从此没落,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道》、《兵部试将门子弟策问三道》、《论语》、《劝学》、《廷试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