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历史会说话: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荣耀征途与噩梦归国路

历史会说话: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荣耀征途与噩梦归国路

时间:2021-05-09 22:19:07

相关推荐

历史会说话: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荣耀征途与噩梦归国路

1942年2月,滇缅交界处,中国抗日敌后后方:

突然间尘土飞扬,团旗挥舞,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从云南出发,朝中缅交界处大规模挺进,军队总编排人数达10万人。

在中国抗日的历史上,投入40万人的军队对外参与作战,也只有百团大战的参战人数可以比拟。这支走出国门的军队,就是中国远征军。这是中国与盟国进行军事合作最直接的典范,也是继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迎战,而对手,依然是日本。(远征军总共有两次,第一次出征10万人,第二次前前后后共30万人左右)

由于远征军是蒋介石,也就是国民党的军队,所以49以后,关于远征军的历史就没有被多少人提起,远征军40万人出师伤亡接近20万人,这20万亡灵也没有丰碑让后人祭奠。活下来的人,部分分布在缅甸,少数在云南西南部苟生,这些曾经血经沙场的老兵慢慢凋零,有的在贫困线上挣扎,孤苦伶仃;有的已经举目无亲。更多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一个的离开这个世界,见证曾经那段艰苦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了!本着重现历史,缅怀逝者的心态,向这支鲜为人知的军队致敬!

一:组建远征军

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拉锯战时期,中国本土战局依然严峻,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派出40万精锐部队前往缅甸战场呢?远征军的背景,一是日本对中国的战略封锁,二是英国远东殖民地需要支援。

1940年6月4日,英法军在敦刻尔克被打的丢盔弃甲,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而在远东,首要之务便是保护输出资源最多的殖民地(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英国在这时找到中国,望中国可以支援它在远东的军事危机,保障其在殖民地的利益。同时,日本为了誓要将中国对外的通道全部锁死而发动了一系列的封锁战,进军缅甸,是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后一条与外界连接的通道——滇缅公路。一旦此路被切断,外援就无法轻易进入中国,就能将中国对外通道全部锁死,抗日作战也将陷入无法补给的困局。为此,在1941年的12月23日,蒋介石对外宣布中国将成立中英美军事同盟,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而组织的。

二:血战印缅的荣耀征途

提到远征军,我不得不提一位将军:戴安澜。他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1939年昆仑关战役,率领200师以多敌少大破日军,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作为第五军的先锋部队,戴安澜任师长的200师,是一支集执行力、团结能力、机械化合为一体的传奇部队,斗志高昂,越打越强,在抗战中屡建奇功。

1942年3月,200师急行抵达要地同古,200师让日军在此遭到自太平洋战争以来最猛烈的反抗。迎击200师的,是日军55师团下的两只连队,兵力是200师的3倍不止。日军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皆占优势,在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日军对200师阵地发起数次猛攻,200师毫无怯意,井然有序的组织反击。

但英勇善战的200师,却碰上了憨憨队友。

此时处在缅甸的英美联军毫无士气,但心里面的小九九倒是算的门清,一门心思只想保存实力,避免参战。他们面对日军的进攻时不战反退,使得日军不费功夫就将200师包围。远征军前有劲敌后无援兵,面对3倍于己的敌人鏖战十余天,团已伤亡2000余人,情况危急。

戴将军明白形势的严峻,深夜写了封"与妻书"给妻子王荷馨。"现孤军奋战,决以全部牺牲,以报答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荣光。"第五军指挥官杜聿明眼见事情不对劲,这是要拼死抵抗的节奏,急忙命令200师突围以保存实力。戴安澜接到命令后组织突围,整个撤退的过程再次彰显200师出色的战斗素养,在戴团指挥下,全师虽有死伤但也顺利突围,连一个伤病残将都没落下,日本人打进同古时,才发现他们占领的是一座死城。

这次同古战役虽没达成很大的战略意义,可200师英勇骁战给西方国家留下深刻印象,在此之前,中国军队在列强眼中是上不得台面的。这一仗转变了西方对中国军队的部分歧视与偏见。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英国军队的表现,纵观整个滇缅战役,英军多数时间只顾逃跑,例如在仁安羌油田之役,7000名全副武装的英军竟然被日军一个2000人左右的联队包围后束手无策,英军司令亚历山大无奈向中国求救。当时离英军最近的是刘放吾团长领导的113团,接到命令后,亲自率领两个营(800人)奇袭日军炮兵阵地,日军多数作战皆是攻势,他们没想到这次反而是中国军队主动发起攻击。两军在油田东侧激战一整天,日军渐渐不支,放弃包围圈而弃阵逃窜。仁安羌战役放到现在可能鲜为人知,但在当时它是举世闻名的战役。以800兵力击溃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八千友军,在当时就是个奇迹。

三:噩梦归国路

地区性的零星胜利也无法掩饰盟军指挥的混乱。

尽管远征军从上到下以命相搏,但盟军内部的分歧与矛盾慢慢体现,在指挥官层面,史迪威与杜聿明矛盾从战争开始就没停过,盟军方面,英军畏手畏脚时时刻刻做好逃跑的准备,美国人压根就没想着帮你中国人。远征军将领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关键问题出自英美无意参与缅甸会战,他们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利益。此时的英军司令是亚历山大,就是这个人指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将数十万的英国士兵撤退回英国本土,丘吉尔派他来缅甸,目的可想而知。

这个撤退将军违背中英共同作战策略,在没有告知中国的情况下就率兵撤去印度,蒋介石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劲,连夜致电让远征军赶快撤回来,御敌于国门之外。可一封恶报还是传来,日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封锁了回迁重地腊戌,另外一处重地也被日军攻占,也就是意味着,远征军回国的退路被切断了,当务之急,是如何逃出日军渐渐形成的包围圈,避免被全歼的下场。基于此,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在史迪威率领部分远征军撤印的时候,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在日军的包围下,只剩下了唯一的回国通道——野人山。

野人山,位于中缅交界,一叶障目,藤草漫天,光照度极低,毒蛇蚂蝗遍地爬,并传说有野人存在。

这里是远征军最大的噩梦。

进野人山,意味着不得不抛弃汽车火炮,轻装上阵。出国前蒋介石送了一瓶价值不菲的酒给杜聿明,杜聿明一直没舍不得喝。此时拿出来分与将士共饮,因为他明白,在这里,每个人都得面临生死考验。

热带原始森林凶险异常,时值雨季,山洪时而爆发。更致命的是森林里的蚊虫,士兵一旦被蚂蝗叮咬,破伤风、疟疾便开始在军中流行。一个士兵一旦高烧不退,被虫蚁侵食,大雨一冲,几个小时就可化为白骨。日军不费一兵一卒,远征军就因此死伤惨重,沿途尸骨遍地惨不忍睹。这条地狱一般的行征之路,堪比长征。指挥官杜聿明在途中患上了回归热,两天之内不省人事。而200师则更为不幸,撤退途中偶遇日军,师长戴安澜被机枪击中,手下官兵轮流用竹架抬着他,艰难地行走在密林之间。在距离国境线仅三十公里,戴安澜还是因伤重过世,年仅38岁,一代传奇人物就此陨落。

最终走出野人山回到国内的远征军,仅剩3万余人。中国第一次远征缅甸宣告失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