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非暴力沟通|是什么让亲爱的人之间彼此伤害?

非暴力沟通|是什么让亲爱的人之间彼此伤害?

时间:2021-05-15 08:17:31

相关推荐

非暴力沟通|是什么让亲爱的人之间彼此伤害?

导读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除了身体上的暴力行为之外,我们常听到一个词叫语言暴力或冷暴力,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往往给双方带来更大的伤害。

为什么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总是彼此伤害?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什么好像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为了与他人建立正向的沟通我们该如何倾听他人?如何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需求?怎样让集体讨论更高效?怎样的方式表达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怎样表达感激更加真诚?

读《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了解一种更有爱的沟通方式。

从1963年提出后,先后被美国联邦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以色列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

除了运用到教育领域和人际交流技巧培训之外,还被广泛运用在世界上饱受战争创伤的地区。

这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

由于他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的经历,使他后来发展出了颇具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语言的力量

语言作为表达自我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伴随我们一生。

人们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却也经常互相伤害,充满敌意。

有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说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当社会舆论的阵地从街坊邻里转移到网络平台,我们在为某明星因网络暴力而抑郁自杀的新闻感到痛惜不已的同时,也认识到语言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

然而,有些人虽然身处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充满爱意。

从艾提·海勒申的日记中,我们知道即使她在被关进德国人惨无人道的集中营中时,仍然充满柔情。

“今天早上,那个性情粗暴的年轻盖世太保冲我吼叫,我没有生气, 而是关心他。我想问:'你的童年很不开心吗?女友抛弃你了吗?'”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爱的语言”,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乐于互助。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当我们听到批评时,不是反驳和申辩,而是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和需要。

在我们倾听他人和自己的同时,非暴力沟通培育互相尊重和关爱。

通过聆听彼此内心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为了彼此互助,我们将这四个要素融入非暴力沟通。

1、观察

什么是我的观察,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2、感受

我的感受如何,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3、需要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4、请求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例如,一位母亲与青春期的儿子说:“我看到电视机旁有两只脏袜子(观察 ),我不太高兴(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

接着她运用非暴力沟通中的第四个要素-提出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它放进洗衣机?”

这样,这位母亲就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清楚的表达了自己,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关注倾听他人。

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 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使用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

非暴力沟通的运用非常广泛。

无论自我对话、与人交流还是集体讨论,非暴力沟通都能使我们心存爱意。

它可以被运用在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治疗、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中。

我们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 也用它改善人际关系, 还能借助它改进工作。

是什么蒙蔽了爱

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异化的沟通方式” 表达需求。

这样的沟通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批判人。

道德评判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而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混为一谈。

如果运用爱的语言:我们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

“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而不是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

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教授O.J.哈维通过研究语言和暴力的关系发现:道德评判的词语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

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区分好人坏人,认为坏人应当收到惩罚。

另一种社会,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

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社会。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在《让自己过上悲催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过上悲催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生活中,隔壁家的小孩常常是父母拿来将我们进行比较的对象,使得幼年时期的我们从小就埋下不自信和自卑的种子。

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我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来回避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你让我” “不得不”这样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例如:

· 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

为什么打扫房间?

因为我不得不做。

· 上级的命令。

为什么欺骗顾客?

因为老板叫我这样做。

· 性别角色、 社会角色或年龄角色

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

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 而且还是一个父亲。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强人所难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与一个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对于国王、沙皇、贵族来说,将臣民训练得具有奴隶般的精神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

“不应该"、"应该”和“ 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

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总结

首先我们认识到,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爱的语言,包含了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个基本要素。通过聆听自己和倾听他人的内心感受和需要,使我们能更好的建立起联系,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它不仅仅是一种与自己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的方式,也能改进工作,解决任何性质的矛盾和冲突。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虽然我们想要满足某种愿望,但却用道德评判、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的方式彼此伤害,渐行渐远。

今日话题

想想你在与家人沟通时,哪些情况下是在用异化的沟通方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