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原谅与宽容不是对他人慈悲 是对自己慈悲

原谅与宽容不是对他人慈悲 是对自己慈悲

时间:2022-01-31 13:06:31

相关推荐

原谅与宽容不是对他人慈悲 是对自己慈悲

面对境界时如何保持“慈悲心”?

网友:如果一味以慈悲为善,那么对恶行的纵容是否助长了恶,而远离了善呢?如果我们都这样默默无闻,宽容谅解,那他会不会更肆无忌惮?我觉得这样不仅有损公德,对他个人修行亦是无益,怎么理解慈悲与纵容?

学诚法师:首先要有利益众生的悲悯心,进一步才会思考如何去利益众生。慈悲,是自己的心态,外在的行为是方法、手段。慈悲的外在行相可能有很多种,但心是一样的。对弱小怜悯照顾、无私帮助是慈悲,对错误批评斥责、惩前毖后也是慈悲,最重要的是观照自己的心:是冷漠的、排斥的、嗔恨的、轻蔑的,还是希望利益对方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矛盾,主要是烦恼习性的碰撞,必须先调伏自己的烦恼,才谈得上帮助他人,否则只是自他俱损。

原谅与宽容不是对他人慈悲,是对自己慈悲

网友:如果自己被别人伤害、凌辱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是否还要以慈悲待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样的人?

学诚法师:慈悲,慈是希望众生得到快乐;悲是希望去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众生也包括自己,自他的一切痛苦都是慈悲的理由。真正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慈悲,是自己有没有慈悲的心和能力,所以重点要放在成长自己、强大自己上。明晰了宗旨,就不会随外境而转。

一直把伤害记在心里,就是一直在伤害自己;放下对他人的怨恨,也就是放下了刺向自心的利刃。其实归根到底,原谅与宽容不是对他人慈悲,是对自己慈悲。

行善可以抵消恶业吗?

网友:师父,善与恶两条道,所造的恶是否能以行善相抵消?

学诚法师:一般人认为,造恶能以行善抵消,仅仅是在行善或造恶的行为上去考虑,认为自己只要做了一些善事,就有“资本”继续造恶业,庸俗地以世俗的债务关系来理解:只要我有钱,欠多少债都能还。这样想本身就是邪见,是不懂得佛法。寓言中有“刻舟求剑”的愚人,在一个地方犯了错误,却想在其他地方来弥补。认为“行善可以抵消恶业”的人,就与这个愚人一样,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佛法讲,造业的核心在心,在动机,只有改变心,才能改变业。造了恶业,只有从心底里真正认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产生痛悔之心,洗心革面,决不再造,才能真正“消业”。

“见人之过,诸恶之根。见己之过,万善之门”

网友:如何理解“见人之过,诸恶之根。见己之过,万善之门”?这句话是佛陀所言吗?出于哪部经典呢?六祖说过:“修行路上不见他人过”吗?

学诚法师:原话出自《格言联璧》,为世间善书,但内涵与佛法相通。六祖曾在《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策励我们应返观自照、勤修自心,而不是一味看外在的过失。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他人的错误而不懂得反省自己,只会增长内心的骄慢、嗔恨等恶业,难以进步。

恶人就能躲过因果吗?

网友:师父好!人世间的因果真是丝毫不爽吗?天地间真的有一部善恶公平的法则吗?面对伤害,人可以反抗报复吗?您说的忍辱消业是不是弱者的自我安慰?面对恶人,您为什么总教育我们忍受,是不是太让做恶的人得逞了?大家都在忍让恶人,他的报应从何而来?是不是因为大家的宽容,恶人就能躲过因果了?

学诚法师:佛法教我们断恶修善,正是因为明了因果的丝毫不爽。忍辱绝非与恶妥协,恰恰相反,是战胜我们内心之恶的强大力量。如果懂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遇到境界时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以恶治恶,只会陷入更黑暗的深渊

网友:师父您好!作为保安,因地位差异常常受居民、业主歧视。愤世心态如何平衡?社会上这种风气如何化解?底层人群生活环境能好转吗?

学诚法师:对于个人而言,首先要自尊自强,人的高贵与否不是看外在的身份、职业,而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自尊不是从外求得的,而是笃定自己行为的意义,坚持人格的标准,不放任自流,才是真正尊重自己。

对整体风气而言,愤怒、仇视、敌对并不能造成任何改善,以恶治恶只会把自己与群体一起拖入更黑暗的深渊。多造善业,用正面、光明的力量,才能扭转负面、黑暗的业力。从自己出发,并结合更多善友的力量,一起努力让这个社会更美好。

文:节选自学诚法师《好好说话》

图:龙泉论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