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非暴力沟通》:任何亲密关系都可以用4招完美避免争吵

《非暴力沟通》:任何亲密关系都可以用4招完美避免争吵

时间:2019-05-11 04:43:38

相关推荐

《非暴力沟通》:任何亲密关系都可以用4招完美避免争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甚至常常引发口角。如何表达交流,是每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必学的一项技能。

某期《女儿们的恋爱》播出后,#papi酱谈张恒冷暴力#上了微博热搜,而#郑爽爸爸回应张恒冷暴力#紧随其后,也喜提热搜。

在那档综艺中,张恒跟郑爽因为意见不合,双双出现了情绪。后来张恒选择默不作声,而郑爽主动缓和气氛,张恒也不甚理睬。于是网友们纷纷替小爽打抱不平。

其实,除了冷暴力,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其他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人是群居动物,周身的人际关系越和谐,那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越来越注重人际关系的现代社会,如何说话,从而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事情。

教人们怎么说话的工具书可谓鱼龙混杂,而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则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论证以及详实的案例以及可供实操的步骤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本书的畅销不衰,很多读者都从中获益良多,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由于他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介绍了一种沟通方式,即非暴力沟通。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用语言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从而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即: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的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01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这要求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不表达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评论。

当然这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比如看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第一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他人的评论当成了事实,观察和评论混为了一谈;而第二种表达方式只是表达了自己所观察到的。

同时,“总是”、“从不”等词语在句子中表达的大多是言过其实的评论。比如:你总是这样;你从不陪我。“经常”和“很少”这样的词语也很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表达:

你很少配合我/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参加

他经常过来/他每周最少过来三次。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02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大行其道,却很少有人关心别人或者自己的感受。殊不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改善工作。

本书作者在一家医院实践过这种方法,当时管理层想要开展一个项目,需要医生的协助,但医生否决了这个项目。作者建议他们下次开会时不要只讲项目的重要性,还要多表达自己的感受。结果,听到这些话,大多数医生竟然转变了态度。这个转变提醒我们,在某些情况下,示弱比强硬更容易解决问题。

同时,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还要区分感受和想法。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郁闷。

前一种表达是想法,后一种表达是感受。

还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羞辱、不受重视、被束缚、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等等。

例如:我被误解了。“被误解”是我对别人的判断——别人误解了我,而不是自己的感受——我感到怎么样。

而当我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把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想法、判断混淆了的时候,同样会引起别人的逆反,从而得到不友善的回应,甚至会激化情绪,升级矛盾。

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一定要区分感受和想法。不混淆感受和想法、判断、评价,有利于沟通的平稳进行,加快事情的顺利解决。

03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

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第一种表达方式认为,他的感受——“失望”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第二种表达方式认为,他感到失望,是因为自己的愿望——“想跟你谈谈烦心事”没有被满足。

莎士比亚说:“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你需要明白,并不是别人的行为导致你的感受,而是你的想法导致你的感受。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但我们通常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指责他人的方式来表达,而不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映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04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比如妻子对丈夫的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请你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

请你周末在家陪我和孩子。

第一种表达方式中,妻子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丈夫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丈夫听了之后可能并不领会妻子的意图,而第二种表达方式则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另外,避免使用抽象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我需要自由。这样的请求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区分好请求和命令。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收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者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如果我们利用别人的恐惧或内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那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比如:这件事情你不帮我,真的很自私。或者: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陪着我。

请求和命令的区别在于,你有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提出命令的人如果听到别人的拒绝,会把这看作对自己的排斥;而提出请求的人,如果被别人拒绝,他会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

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书中提出的有效沟通的四个要素。如果能认真体会领悟并且实践这个沟通方式,相信它肯定可以疗愈我们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并且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