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你也许不知道 你的“赞扬”可能正在摧毁另一个人

你也许不知道 你的“赞扬”可能正在摧毁另一个人

时间:2018-11-21 08:59:02

相关推荐

你也许不知道 你的“赞扬”可能正在摧毁另一个人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聊起她刚入职时曾经遇到的一个老板。因为是刚入职,很多工作做起来没那么顺利,就经常被老板骂,几次下来自信心被消磨殆尽。但也许是老板觉得责备多了也不合适,于是每次说完会找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表扬她,比如你很坚强啊,都没有哭之类的,看似是在夸奖,其实这让她更加难受。

明明是表扬为什么会更让人难以接受呢?

其实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比如在和朋友沟通时直接指出对方的问题之后,会为了想要场面不那么难看,对方更容易接受,会挑一些其他内容进行夸奖;教育孩子的时候,怕严厉的责骂会让孩子丧失动力,通常会在另一方面找个借口夸奖……

有的时候,接在责备后面的“表扬”会让我们更加乐意的接受他人的意见,而有的时候,这种赞扬会让我们更加难受,觉得再一次的受到伤害。造成这类事情不同结果的关键在于,接在“责备”后面的“表扬”是否真诚,而不是为了表扬随便找个借口。

这两天我在家阅读了一本叫做《赞扬与责备》的书籍。作者特丽·阿普特是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资深导师、心理学家、作家。这本书是她30年研究成果的心血之作。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和理解,“赞扬与责备”是如何在人际交往的各种关系中对我们产生影响,从而引导我们更好的共情,让我们的夸奖更有力量,让批评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有意思的是,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赞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好事情。可事实上,不正确的赞扬,可能会将事情朝相反的方向进行。

一、夸奖孩子聪明,只会让他离聪明越来越远

就像我们夸奖一个孩子你很聪明。

作为老师,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家小孩很聪明,就是不努力,只要他认真一点,他学的可快了。

这句话我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听到已经不想再听了。可是我们在评判孩子的时候还是只能看到他的“聪明”,而看不到“他其实根本没有努力,”这一切都源于平时错误的评价语。

《赞扬与责备》一书里提到了一个案例,心理学家卡罗尔·德伟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选择两组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交给他们完成作业。开始的时候实验采用非常简单的内容,然后逐渐增加作业的难度。当孩子们做对了,夸奖第一组孩子聪明,夸奖第二组孩子很努力,帮助他们建立成绩和努力的联系。

事实证明,当功课比较简单的时候,无论是第一组还是第二组孩子都非常有动力,也很积极的去完成。可当功课难度逐渐增加,第一组孩子很快就放弃了,而第二组孩子反而越发积极。

夸奖一个孩子聪明,无形中给孩子建立的概念是“我聪明,所以会做题。”那如果不聪明呢?当作业的难度提升,孩子的内心深处就会意识到原来我没那么聪明,那就算了吧,放弃就变成了很容易的事情。

相反,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收获成绩时会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坚持所换来的,也就是只要肯努力,就可以获得好成绩,而努力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因此,在这些孩子心理,建立的是努力可以解决难题的意识,这样一来,即使再困难的功课,他们也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勇敢尝试,正是这些坚持,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你一定是知道的,这世界上极聪明的人是有的,但他们只占人群的非常小的比例,即便如此,如果你说他的成绩是靠聪明得来的,他也一定会非常生气,谁的成绩也不是掉馅饼被砸中的,只是在别人不知道的角落里默默耕耘而已。

因此,对孩子来说,将赞扬集中在“聪明”上,并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反而给了他放弃的借口。

你看,找到赞扬的角度,是不是非常重要?

二、独裁主义式赞扬,会让人困在某个角色里

夸奖他人聪明虽然可能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本意是好的,不过这种独裁式的赞扬方式可能就会让人觉得本意就是带有一定的目的了。

独裁式赞扬方式类似用赞扬的方式来“绑架”你,就像书中说的,它会让你“困在某个身份里”,做很多你可能并不情愿的事情。

看这个案例:你是姐姐,弟弟妹妹想要玩你的玩具,但是这个玩具是你十分心爱的,你怕弟弟妹妹弄坏,不想给,这时候家长就会过来,非常和蔼可亲的告诉你:“你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我们都很喜欢你,懂事的人要懂得分享,你把玩具给弟弟妹妹好不好?”

好还是不好?

这种被夸奖“懂事”其实就是一种类似独裁主义式的夸奖。这种夸奖就要求我不得不把文具分享出去,我被迫成为一个“懂事“的人,如果不分享,我就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坏孩子,尽管我十分舍不得,尽管对于弟弟妹妹来说只是玩具,对我来说却是十分心爱之物,我也仍然要分享。

我被迫成为了“懂事”的人,我被困在了“懂事”的角色里。

生活中这种赞扬太常见了。

“老婆,你做饭实在太好吃了,怎么会手艺这么好,简直比大厨还好吃。”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表现太好了。成绩又好又听话,真懂事。”

……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听到这些夸奖,原因在于我们本身就很喜欢我们当下做的事情,但如果我们不喜欢,偶尔被迫做了一次,紧接着又听到了这些夸奖,那简直就是灾难。

不想做饭的人,某次很不情愿的做了一次,然后周围人使劲夸奖他,对他来说,这种夸奖意味着他要被困在“做饭”这件事情上,那对他来说恐怕只有压力,没有高兴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好孩子”在步入大学字后,很乐意做一个“坏孩子”,因为“坏孩子”太自由了,他们被困在“好孩子”的角色中太久了……

独裁式赞扬很容易造成对方的反感,想要以控制他人为目的的赞扬最终只会走向失败。

抛开目的,真诚的赞扬,对方是能够感觉到的。

三、假意的夸奖更让人崩溃

任何情况下,假意的夸奖,对于夸奖的接收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很好受的事情。

就像开始我说的朋友的故事,明明只是工作上的问题,老板在进行批评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周全,用批评进行全面打压,再用一些和工作无关或者当下与问题无关的内容进行赞扬,这种赞扬只能让人觉得太刻意。

那在职场上如果想要进行负面评价应该如何进行呢?

《赞扬与责备》里面提到了一种负面评价的哲学,叫做:“三明治法”。

所谓三明治法,就是赞扬——指出负面评价——提出整改方向。

将负面评价置于谈话的中心,先用一个正面夸奖打开话题,但一定是要和接下来的负面评价相关联,随后可以直接指出问题的所在,进行负面评判,再将话题转向整改方向,给出明确的可供参考的的意见。

它依照的原理是,赞扬是随处可见而且极为有用的资源,批评不应当是责备,他应该是有建设性和着眼于未来的。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我们向好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如果能够遵照“三明治法”,相信对方不仅能够接受、感激你的帮助,对于双方关系的维护,互相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说不定,你们还能够根据问题的所在,积极讨论,找到更加合适的整改方向,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三点就是书中提到的,如何正确进行赞扬的方式方法,以及我们应该规避的雷区。

《赞扬与责备》这本书,着眼于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正反两面,如果方式得当,我们会在这种“评判”中受益无穷,如果用错了地方,或者用错了方法,只能让事情变的越来越糟。

说到底,赞扬和责备都是我们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同事、亲密关系、朋友、师长等等,我们都需要进行交流,希望这个剑桥大学的沟通课,对大家都能有所帮助。

我是小小一座山,青年教师,专注阅读和写作,欢迎关注~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