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诗经中的女子形象之其他形象

“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诗经中的女子形象之其他形象

时间:2021-04-19 12:31:50

相关推荐

“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诗经中的女子形象之其他形象

最美不过是诗经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后期,原始畜牧业产生并与农业相分离,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开始突显。这样,男性逐渐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创造者,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代替。父系氏族制度建立以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原有的优势地位发生逆转,男性地位开始上升,女性地位下降。男性逐渐掌握社会生产中的大权,将女性排斥在外。女性不仅失去先前拥有的各方面优先权,而且随着社会保障的丧失,她们自身也沦为男性的附属品。这种逆转同时也为封建时期的男尊女卑奠定了基础。

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前期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转变以及西周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等因素影响,男尊女卑观念形成。男权主义的推崇,女人的地位十分的低下。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之下,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可以去烟柳之所寻欢作乐,而反观女人就必须要在家安分守己。平时不得迈出家门,女人的生活也是全部围绕男人来过,这些都是充分表明了我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当时的女子如果被抛弃,命运可想而知。《诗经》中塑造了许多被薄情男子抛弃的女性,她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不满,痛恨命运的不公。

今天我们从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和其他女子形象两方面来讲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一)弃妇形象

诗经中弃妇形象如我们之前讲过的《卫风·氓》,女主人公与“氓”自由相恋,并将全部的情感倾注于氓的身上,“乘彼危垣……载笑载言”;成婚之后,女主人公又将家中财产带到夫家,“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嫁到氓的家里,女主人公辛勤劳作,操持家庭,“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但几年后夫妻关系破裂,女主人公只得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对氓的忘恩负义行为异常愤怒,“女也不爽……亦已焉哉”。再如《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年老色衰,就被丈夫抛弃了,“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但是她仍然舍不得这个家庭,对丈夫充满了依恋之情,“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希望能够唤起负心人的怜悯之情。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译文

太阳月亮在天上,光辉普照大地。 世间竟有这种人,待我不像从前样。 何时他不在放荡,难追不顾我忧伤?

太阳月亮在天上,每天升起在东方。世间竟有这种人,花言巧语没心肠。 何时他不再放荡,何时我才忘忧伤?

太阳月亮在天上,每天升起在东方。生我养我亲父母,他竟半路把我抛。何时他不再放荡,待我无情更无义!

此诗写了一位弃妇,以日月的名义,控诉丈夫的朝三暮四,忘恩负义,抛弃合法妻子。她慷慨陈词,音调铿锵,凛然不可冒犯,道义的力量于此展露无遗。 日月在天,虽然有可能暂时被阴云退档,却始终在天,光鉴大地,把一切阴暗邪恶不可告人的污秽暴露在它们的光辉之下,没有什么可以逃脱。 以日月为题,日月起兴,日月作比,大有深意焉。日月象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经地义,正气凛然。

被人抛弃,就像坐翘翘板,另一头的人突然不辞而别,这一头的人栽下来,摔得遍体鳞伤,青一块紫一决。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污迹,义正辞严地谴责忘恩负义者,这是顺理成章的。问题在于,义正辞严地谴责之后怎么办?他人纵然可以同仇敌忾,可以洒一掬同情之泪,可以帮忙抚慰创痛,而拯救还得靠自己。自救是以实际的行动来告别过去,告别过去的自己,宣告对自己的信心和价值的确认,同时也是新的自我的诞生。挺起胸来朝前走.前面是大路和山丘,不管风吹和雨打,人生百年莫蹉跎。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二)其他女子形象

除了我们之前分析的未婚少女形象、婚后女性、思妇形象,以及今天的弃妇形象,《诗经》中同样地还塑造了许多其他形象。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邶风·燕燕》中的女主人温柔而贤惠,稳重而大方,“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深深地激励着“我”。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译文

“公鸡喔喔已叫啦,上朝官员已到啦。”“这又不是公鸡叫,是那苍蝇嗡嗡闹。”

“东方曚曚已亮啦,官员已满朝堂啦。”“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

“虫子飞来响嗡嗡,乐意与你温好梦。”“上朝官员快散啦,你我岂不让人恨!”

此诗的主题,表现了一对贵族夫妇私生活的情趣。全诗以夫妇间对话展开,构思新颖,在《诗经》中是别开生面的。丈夫梦中被俏皮的妻子唤醒,听见妻子以“鸡鸣”相催促,便故意逗弄妻子说:不是鸡叫,是苍蝇声音,表现了他们夫妇间的生活情趣,也是别有滋味。“反常”而合乎夫妇情感生活之“道”,这正是姚氏所指出的妙在句外。下两章时间由鸡鸣至天亮,官员由已上朝至快散朝,丈夫愈拖延愈懒起,故意把天明说成“月光”,贪恋衾枕,缠绵难舍,竟还想与妻子同入梦乡,而妻子则愈催愈紧,最后一句“无庶予子憎”已微有嗔意。表现夫妇私生活,可谓“真情实境,写来活现”,也有人认为只是描写了妻子劝丈夫早朝的情景,体现了妻子的贤德,我个人倾向于夫妻之间戏耍的小情趣,展现夫妻恩爱,说妻子贤德的太主观了。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

此诗叙述的是少女临出嫁前庄重严肃地准备祭品和祭祀的情况,详实地记载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女性的形象,无论古代现代,她们永远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作为女性,她们有着一样的生理特征,她们柔弱纤细,她们需要比男人更多的关怀,她们的一生大多会经历女孩、妻子、母亲三个阶段,这让她们的精神需要承受更多的蜕变,因此,她们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理解与爱护,诗经中的女子形象到这了就全部分享完了。

感谢关注~听说关注我会有好运气呦~

点赞最近好运爆棚,有如锦鲤体质加持哦,哈哈哈哈哈哈。被幸运锦鲤附身biu~biu~biu~发射爱心。

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就到这了哦,早安~元气满满的一天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