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越是缺爱的人 越容易与悲剧相遇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越是缺爱的人 越容易与悲剧相遇

时间:2021-10-30 15:19:40

相关推荐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越是缺爱的人 越容易与悲剧相遇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发表于1930年的一部短篇小说。作者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威廉·福克纳的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作品。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展现了南方在经历了南北战争后的历史变迁,和给人们思想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因而他又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领袖和象征。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作者南方情怀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美国南方战败后,没落贵族格里尔森家族依然保持着尊贵的门第观念,艾米丽的父亲赶走了所有向艾米丽求爱的男子。在父亲去世后,艾米丽不顾世俗的观念,爱上了来小镇修建铁路的北方工头赫默,当她发现赫默无意与她成家时,用砒霜毒死了他。从此,艾米丽在封闭阴暗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与死体同床共枕直至终老的故事。

作者在本篇文章中,以“我们”作为参与者,让故事更加富有真实感,并巧妙地运用了时间蒙太奇的手法,如同电影片段般将艾米丽不同阶段的事件用特写镜头的方式逐一呈现出来,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爱情历来是美好的象征,可是在本篇文章中艾米丽却颠覆了人们对爱情的一切美好想象,用一种近乎疯狂的行为书写了一曲爱情的挽歌。这种充斥在爱情里的谋杀与荒诞,却又不是“得不到就毁灭”那样简单的爱情观。艾米丽分明是个杀人凶手,可是读者却又偏偏恨不起来,反而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悲悯和遗憾。因而艾米丽的人物形象便变得矛盾和复杂。而作者旨在通过艾米丽的人生悲剧告诉读者:长期缺爱会导致狭隘、残忍、偏执、乖张的极端性格。只有实现自我救赎,找回自我,才会获得幸福的生活。

1、表面看是艾米丽极端性格制造的不幸,其实是缺爱带来的悲剧

在福克纳所处的南方时代,是基督教新势力的统治时期,他们奉行清教主义,就是将女孩关在家中,听命于家中的男性,不许自由恋爱,不许有自己的需求,要有合乎时代规范的行为。因而,女孩便慢慢失去了自我的存在。

艾米丽从出生开始,她的身上就订上了贵族的标签,行为规范时刻有人约束和监督。她成为了南方时代竖起的一杆“道德旗帜”,是南方高贵血统的象征,是镇上“淑女”的典范。这种从小到大的约束和熏陶已经像烙印一样深深地植入到她的思想和生活中。即便在美国内战结束后,她依然固守没落的南方贵族习俗,一直生活在贵族行为准则的框架内。

由于家里只有一个不说话的黑奴,所以艾米丽没有朋友的陪伴,没有家人的呵护,在这种死寂般的安静里,孤独让她习惯性地封闭自我,不与外界沟通,不在外面行走。

从小得不到家庭关爱的艾米丽,就像干涸已久的庄稼等待雨水的滋润,因而当爱情来临,瞬间便明媚了艾米丽灰暗的生活,赫默的爱弥补了她情感上的缺憾,她将对父亲的依恋立刻转移到了赫默的身上,像崇拜偶像一样,成为一种情节,供奉在内心深处。

爱情,点燃了她小女儿的情怀和勇敢,所以即便遭到镇上人的耻笑也无惧无畏。高贵的血统又怎样,卑微的身份又怎样,外界的干涉又怎样,她抛弃了固有的生活,放下了自己的身份,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爱情中去。并极尽可能地讨好赫默,给他买银制的盥洗用具,上面刻上他的名字,给他买全套的衣服,包括睡衣。

玫瑰代表着美好和纯洁,砒霜代表着邪恶和毁灭,当背叛了爱情的赫默从眼里绽放着玫瑰花般喜悦的艾米丽手上,接过了盛满爱情的毒药一饮而尽时,赫默恐怕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时代,已经让艾米丽失去的太多,自由、幸福、理想……,她只剩下对爱情的希冀,然而赫默却连她仅有的幻想也毁灭了。内心偶像的轰然坍塌,让艾米丽伤心欲绝,那么就让这个唯一温暖过自己的人,唯一爱过自己的人,永远留下来陪着自己。

所以艾米丽毅然决然地亲手制造了这场谋杀,即便是一具死体,那也是爱,是温暖,是慰藉,她不愿松开爱的手,她需要依赖这种爱而活着,这是艾米丽对爱卑微的渴望。在这座坟墓般的宅院里,她和死体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终日厮守,同塌而眠。看似荒诞,其实是缺爱带来的极端扭曲的性格造成的悲剧。

2、缺爱是病,三大原因道尽艾米丽为何会缺爱

父亲的马鞭教育夺走了艾米丽爱与被爱的权利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我们的印象中,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艾米丽站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

父亲是一个温暖的称呼,代表着亲情与慈爱。马鞭是一种权利的象征,代表着主宰与残暴。

手持马鞭的艾米丽父亲是男权社会的代表,是封建社会的典范,象征着对奴隶制社会的维护。虽然艾米丽是他的女儿,但他冷酷的内心没有丝毫的温情,如同冰冷的道德规范,如同那条随时抽下来的暴虐的马鞭。

他认为女儿是家族荣耀和高贵的体现,是传统行为的代表及传统价值观的践行者。所以艾米丽的父亲从小就对她严加管教,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他已然将艾米丽作为私有财产,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更不是作为一个女儿来给与呵护和关爱。

年轻的艾米丽活泼乖巧,美丽温柔,是年轻男子们竞相追求的女神。但父亲认为那些人配不上艾米丽高贵的血统和家族显赫的地位,于是那些络绎不绝的求爱者便被父亲的马鞭拒之门外,致使30岁的艾米丽依然孑然一身,没有品尝过爱情的甜蜜,没有感受过爱情的热切。他的父亲忽视着她的情感,主宰着她的思想。她被关在父亲营造的无形的塔里面,不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正值青春年少的她一点点失去了做人的一切幸福,包括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婚姻的渴望。

这是那个时代父权思想的作祟,一种腐朽文明的体现,而他的父亲也不是天生的残暴者,也是制度下一代代的受害者。在父权思想的毒害下,他成了制度的忠实维护者,而他又在无意识中将这种思想余毒灌输给了艾米丽,成为了残害自己女儿的帮凶。

他剥夺了艾米丽对情感的需求,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从心灵上对她进行百般摧残。因而艾米丽就像一个黑暗中的独行者,周围只有无边的寒冷和孤寂,她看不见前面的光明和温暖,但在背后一双双手的推动下,她却不得不前行。

家族力量扑灭了艾米丽燃起的爱情之火父亲的离世,就像解除了艾米丽身上的封印,给了她暂时喘息的机会。多年压抑的情感随着遇见北方来的荷默开始沸腾,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放荡不羁的荷默。

一个举止优雅,身份尊贵;一个粗鄙不堪,地位卑微,他们的恋情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族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他们的眼里,艾米丽的行为无疑是对整个家族尊严的玷污和权利的挑战。他们不认可这种地位悬殊的恋情,更不允许代表家族荣耀的艾米丽的“堕落”。

老人们为可怜的艾米丽惋惜,两个堂姐来到家中公然进行干涉和劝阻,好像艾米丽的恋情关乎着全族人的命运。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艾米丽内心的凄苦,但却要求艾米丽牺牲爱情来维护家族的荣耀。

在这场不被家族允许的爱情里,日渐加剧的施压包围着艾米丽,她感到无助和恐慌。于是她彻底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外界接触,用逃避现实的方式来麻痹自己。

世俗力量禁锢着艾米丽追求爱情的脚步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过权力话语理论。凡是能够服从权力话语者的,这些个体被认为是符合社会标准的,即是一个合格的个体。而不服从者,就会被归为异类,这些个体是要受到谴责,严重者要受到惩罚改造。

小镇上的人们依然保留着南方的礼法礼规,人与人相处融洽。他们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每逢婚丧嫁娶,他们都热情的前往参与和协助。这种温情是增进人们感情的纽带和桥梁,也展现了小镇人对故土的缅怀和既往的留恋。

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如同一个时代,有美好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而僵化守旧的世俗便是南方时代的桎梏,它往往会成为一具刑具,束缚着一个人思想和行为。

当艾米丽与赫默架着马车在镇上招摇过市时,人们议论纷纷。都为艾米丽的形象即将毁灭而担忧和叹息。当艾米丽准备和赫默结婚时,镇上的妇女们说艾米丽是全镇的羞辱,也是青年的坏榜样。

她们为了不让艾米丽的贵族形象坍塌,不让她们心中崇拜的淑女典范“堕落”,便让牧师去劝说艾米丽不要误入歧途,自毁前程。在牧师劝说失败,她们又让牧师妻子写信给艾米丽家族,让家族出面阻止这场不合身份,不合阶层的婚事。

艾米丽以为父亲去世后,就能摆脱父亲的束缚,给自己做一回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然而,来自旧制度、旧观念的压力,让她的想法成为了幻影。南方的旧传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小镇就像一座牢笼,将她牢牢的困在里面,她却无能挣脱。

3、只有实现自我救赎,才能远离缺爱带

3、只有实现自我救赎,才能远离缺爱带来的不幸,才会得到幸福的生活

艾米丽的一生充满悲剧,在童年的成长时期,没有年长女性的引导,没有同龄伙伴的陪伴,只有父亲的暴虐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艾米丽在性格的形成期是孤独和残缺的。随着年龄的渐长,在收获爱情的年龄,来自父亲、家族、现实的力量,却剥夺了她享有爱情的权利,因而她的一生是在缺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由于各方面力量的打压,艾米丽的情感压抑太久,内心极度缺爱,一旦看见了爱情的光亮,就想牢牢地抓死“”爱情”这根救命稻草。当爱情不愿成为她的光亮时,艾米丽就如同跌进了黑不见底的深渊,从而与悲剧过早地相遇。

其实不光是小说中的艾米丽,生活中的人们也是一样。对于一个长期缺爱,遭受情感忽视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性格是不完整的,长大后往往表现的孤独、自闭、偏激、狭隘,内心常常有一种恐惧和不安感。因而往往容易曲解对方的好意,并从内心产生排斥和敌意,因此就无法和对方建立友谊,更无法融入现实生活。

如果任由这种情绪的蔓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悲剧的世界。所以,缺爱的人需要治疗,只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才能摆脱命运的摆弄,获得幸福的人生。

《钢琴课》是简.坎皮恩导演的一部老电影,故事里的失语症女主艾达是一个被命运玩弄的人,但在真爱面前,她勇于和命运抗争,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她宁愿被丈夫砍去一根食指和失去最心爱的钢琴,也要和真爱远走高飞,最终改变了命运,打开了自我,也开口说话。但艾米丽毕竟不是爱达,也没有艾达抗争命运的勇气。

香奈儿说:“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我创造生活。”

香奈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个小商贩,常年在外和别的女人厮混。在香奈儿11岁时,母亲因肺结核离世,而父亲将她送往孤儿院后就从此消失。

为了养活自己,香奈儿白天在缝纫店打工,晚上在咖啡厅卖唱。家庭的不幸让香奈儿一直生活在缺爱的情感黑洞里,她渴望爱,但她又不相信爱,这种敏感而多疑的性格,让她极度地缺乏安全感。

在和艾提安、鲍伊的感情纠葛中,她意识到,依附于男性,她仍将一无所有,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想要的幸福。只有实现自己的经济独立,让自己变得强大才是她唯一的出路。

于是她改变自我,靠着勇敢和坚毅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她不懂图画,靠着自己的一刀一剪一针一线,完成了产品的制作。她有强烈的反对旧传统习俗的勇气,打破了上流社会社交场合不穿黑色的魔咒,率先让法国的妇女们从繁琐的旧式服饰里解放了出来,小黑裙更成为了时代的经典。

正如她自己的名言:“不要跟一堵墙死磕,你要想办法在墙上凿出一个门来。”

香奈儿从一个孤儿,最终跨越了自身和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创造了第一个以女性设计师命名的全球时尚品牌,成为一代传奇。

美国作曲家弗兰克·扎帕曾说:“如果你最终过上了无聊且痛苦的一生,那是因为你听从了你妈妈、你爸爸、你老师、你神父,或某个电视上的家伙告诉你该怎么去做那些该死的事——所以,这都是你应得的。”

女性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让命运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有些女性在命运制造的障碍下,活成了艾米丽,成为了时代和不幸命运的陪葬品;有些人活成了艾达和香奈儿,成为了主宰自己命运的女王。

因而,找出改变自己的各种渠道和机会,走出自己的世界,打开自己的社交圈。先学会爱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爱与被爱后,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从而找到自我。作为女性一定要明白,路永远是要自己走,而不是依赖他人,这样才能治愈因缺爱造成的性格缺陷,从而实现自我救赎,那么幸福的生活就会离自己愈来愈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