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二战苏德战争 为何说闪击战输给了持久战消耗战?缺乏必要条件

二战苏德战争 为何说闪击战输给了持久战消耗战?缺乏必要条件

时间:2018-08-15 14:34:13

相关推荐

二战苏德战争 为何说闪击战输给了持久战消耗战?缺乏必要条件

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苏德战争,虽然德军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许多人仍然对闪击战非常感兴趣。这不仅在于闪击战给二战带来了新的战场视角,也给世界军事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德军的闪击战为何输给了苏军的持久战消耗战呢?巴巴罗萨计划难道没有充分考虑到闪击苏联的后果吗?

01德军统帅部过分自信,成功占领波兰法国以为闪击战没有对手

从现在的角度看,二战时期的德军使用闪击战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飞机和装甲的巧妙结合,欧洲战场的德军与亚洲战场的日军,在对外扩张战争中使用进攻手段上,德军明显高于日军一筹。但对德军来说,在取得西欧战场主动权以后,即把触角伸向东方大国苏联,似乎又显得过于仓促,也太过自信。

一方面,闪击战没有先例,占领波兰和法国为德军东进树立了自信心。人们之所以几十年来对德军发动的闪击战研讨不断,就是因为这种战术形式对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前所未有,而德军统帅部当时为何要招惹苏联,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苏德本来就是相互提防的对手,德国闪击波兰和占领法国以后,闪击战理论经过了战场的检验,从而为闪击苏联提供了第一手的进攻依据。

另一方面,德军统帅部也没想到欧洲战争会演变为一场世界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以前,德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仍然是无人撼动的,即使英国有美国及盟友的支持,但如果德军不向东扩张,英德之间的战争也许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只不过当德国跨过苏德边境以后,后来的局面使德军越来越难以控制,以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闪击苏联从战争准备上并不充分,起码对苏联的情报工作掌握得还不够,以至苏军的国防潜力越来越雄厚,战场上的士兵越打越多,尤其是苏联的战争基础根本不是巴巴罗萨计划所掌握的不堪一击。

02德国做了两线作战的准备,但低估了美苏两国的实力

德国发动苏德战争以后,在1941年下半年的6个月时间里,基本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战争进程似乎也在按着德军统帅部的预期向有利于德军一方发展,但到莫斯科战役以后,东线形势开始发生逆转,这里面有德国低估了美苏两国的实力因素。

首先,日本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引向二战,是自取灭亡。在日本没有招惹美国之前,德国一直谨慎地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毕竟两国既无领土争端又无利益纠纷,所以,当德国海军试图与美军在海上作更进一步交恶时,德军统帅部甚至想息事宁人,原因就是害怕美国登陆欧洲给德军西线制造麻烦。但是,日美在太平洋打起来,德军似乎又看到了美国的实力被削弱,于是马上对美国宣战,日德两国犯了同样一个毛病,没把美国当盘菜。

其次,德军做了两线作战的准备,却忽视了东线苏联的实力。一方面,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统帅部并不是没有担心英军在后院发力,所以将54个师留在了西线守护西欧和巴尔干,还将40%的一线作战飞机留在德国本土和应对英国皇家空军的作战,这么部署客观上高估了英军的实力,却没把苏军当回事。

再次,巴巴罗萨计划目标分散,情报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就整个闪击苏联行动来讲,虽然德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三路大军都不同程度超过巴巴罗萨计划预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苏军对闪击战术的熟悉,整个行动准备不足的漏洞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先是兵力短缺后是补给跟不上来,打到最后甚至连闪击战最基本的装甲武器都无法达到战术要求。尤其是苏军不断递增的兵力和强大的国防潜力,使战场形势不断向有利于苏军一方转变。

从这个层面讲,德国发动苏德战争不是没有准备,而是准备不足。先是对美国加入二战丝毫没有防备,再是对苏联的巨大战争潜力估计不足,这才是导致闪击战在苏联走向终结的原因之一。

03德国闪击苏联,缺乏必要的条件支撑

苏德战争对于苏联来说没有任何退路,德军一路袭来,3个月时间苏军丧师失地,莫斯科危在旦夕。但许多人和当初德军认识一样,以为占领了莫斯科,苏联就会土崩瓦解,实际上即使德军占领了莫斯科,苏联照样不会垮掉,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辽阔的领土和自然条件使苏军退有所依。与德军闪击西欧及法国不同,闪击战在苏联战场就遇到了所前未有的难题。先是目标过多兵力分散,战线太长客观帮了苏军的大忙。再是苏联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德军三个月灭亡苏联的希望破灭。即使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德军拿下莫斯科,苏军就会投降,实际上却是,苏联早就将重工业东移,占领莫斯科并不能完全让苏联倒下,其军事工业和战争潜力照样运转正常。

第二,闪击苏联德军后勤保障难度太大。先不说西欧铁路线与苏联轨距上的差距,仅就德军装甲进攻苏联时的进度,德军后勤单靠人背马驮根本无法满足前线需求,何况苏军撤退前拆除和开走几乎所有机车牵引机头,德军从本土运来机车却又因轨距不同而白费力气。同时,德国的机车御寒能力又不行,致使德军在运输一项上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苏联的天气和泥泞的道路,以及游击队频繁破坏运输线,无论是空中还是陆地,德军的后勤保障难度太大。

第三,德国发动二战,人力物力资源缺口太大。为了防备本土遇袭,德军将50多个师和1500多架飞机留在了后方和西线,11月份又将第3航空队司令部和1个航空军撤到了地中海,客观上使东线战场本来兵力不足更加捉襟见肘。这还不算,从莫斯科战役开始,德军因为投入了大量的后备预备部队,致使前线可供使用的预备兵力基本用光,到1942年时,德军兵力不足和补给困难的漏洞越来越明显,而且还不断从西线到东线,又从东线到西线的东挪西借调派兵力。

总结:后备力量有限,苏联的运输道路又不配套,德国本身又在人力物力和资源上缺口太大,加上苏联宽泛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些都构成了德军闪击战的最大威胁;而德军闪击战对快速机动和时间上的要求,与苏军持久战和消耗战慢磨损耗的对决,无疑成为了苏德战争最终的评判,闪击战输给持久战和消耗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焦土 : 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99京东月销3购买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苏德战争1941-1945》

精彩推荐:二战苏德战争,莫斯科战役牵一发动全身,气候因素影响被人为扩大

二战罗斯托夫战役,第1装甲集团军被阻,苏军打赢首场围歼战斗

二战“堡垒行动”,莫德尔的北线进攻为何半途而废?钳形战术失效

二战莫斯科战役,战斗打响就有67万人被围歼,朱可夫如何化解危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