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小麦与面条的邂逅 陕西关中八大怪之——全面宴

小麦与面条的邂逅 陕西关中八大怪之——全面宴

时间:2022-05-04 21:47:56

相关推荐

小麦与面条的邂逅 陕西关中八大怪之——全面宴

陕西关中指“四关”,即东函谷关,西大震关,南蓝关,北金锁关,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起就叫“四塞之国”,因此,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天下之雄国。”也正是因为关中的地理环境因素,才成就了大片的小麦种植,而小麦种植也影响了人们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

关中面,顾名思义,指陕西中部地区面食的总称。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秦汉称“汤饼”,隋唐称“长命面”,宋元又改称“水滑面”,据元代韩奕的《遗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数十块,放在水中,侯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清代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记载更为详细:“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合,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

关中面类型众多,有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油泼面,鲍鱼翅面,biangbiang面,户县摆汤面,蒜蘸面,华县洋芋面,凉面,扯面,酸汤面,龙须面,炒面,梆梆面等60余种,下面小编来为您简要介绍几种。

油泼面是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又叫拽面,抻面,扯面,桢条面、香棍面等,起源于周代。油泼面是一种较普通的面食,将手工制成的面条放在水中煮熟后捞入碗中,然后将葱花块,花椒粉,酱油,香醋,食盐和辣椒面等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满碗红光,再拌入娃娃菜,豆苗,绿豆芽等菜品即可,关于它的形状有这样的描述: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由此可见,虽然其较为普通,但制作技术水平较高。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臊子面,是面食中的一绝,其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才能符合关中人豪爽的性格; 臊子汤里要有香味十足的臊子肉,石榴般大小、炸的脆黄的豆腐粒,菱形的明黄色鸡蛋块,橘红而软糯的胡萝卜丁和乳黄色纱绵的小土豆块,汤上还得飘着一层切得细碎的翠绿色蒜苗叶,加上这些配料才能算作一份真正的岐山臊子面。

杨凌蘸水面形似裤带又被称为裤带面,因传于后稷的诞生地——杨凌而出名,因其“汤汁适中,油而不腻,筋而不硬,香而不浓,蘸而不淡,光滑爽口而久负盛名。相传贞观盛世时期,杨凌农民李王氏夫妇拌嘴,生气之余,和面做饭,面硬加水,水多而面软,又加面,又硬,如此反复,揉了81遍,面和的既白又筋,无力擀开,只好连揉带扯,结果又宽又长,形似裤带,下锅煮熟,农妇又调汤汁,让其夫吃,其夫将面蘸入汤汁中,吃后连说“嘹”,当地百姓仿效食之,后传入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微服品尝,赞不绝口,赐名“蘸水裤带面”,总而言之,杨凌蘸水面就是: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

户县摆汤面以一大碗清汤面和一个调料汤碗,挑起一筷子面条摆涮一口一吃一口,边摆涮边吃而得名,它的特点是:汤汪味厚,讲究亮汤鲜菜,入口郁香有余;面薄性筋,口感光滑,百吃不厌;汤面分碗,一碗盛臊子汤,一碗盛面条,食人眼馋。它的吃法很特别,吃饭时人们围坐一圈,每人面前放半碗热臊子汤,中间搁一盆盛有面条的大盆和一小盆臊子汤,四周再放上香醋,食盐,油泼辣子,每个人根据自己口味调制,关于臊子面,户县人常说:“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叠丝线,吃到口里嚼不断,咽到肚里香半年。”可见其美味程度之高。

关中面的味道没有统一标准,它的真正味道需要品尝者用心感受和体验才能得出答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