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二):子产 探讨人心和人性问题开端者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二):子产 探讨人心和人性问题开端者

时间:2024-04-06 03:40:22

相关推荐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二):子产 探讨人心和人性问题开端者

公元前543年,春秋时期的郑简公任命子产为相。子产上任后,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秉持“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心态,相继实施了包括整顿田制、作丘赋、铸刑书等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是:为田洫,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其政治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子产提出了人性和人心观念,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 ,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探讨人性和人心问题的开端。

子产从政一年的时候,百姓评说:“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从政三年后,百姓称颂:“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从“谁要杀子产,我助他一臂之力”,到“子产死后,谁能继承他呢”,变化的是人心向背,不变的是人性趋利。

什么是人心?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道:“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白其是非,人之贤否,事之得失,天下之治乱,皆于此乎判。”由此可知,人心是一种判别和选择、权衡和朝向。正因此,顾炎武把人心视为治国平天下之本。

什么是人性?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北宋司马光认为,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

人性有善恶,人心有异同,若导之有方、教之得法,向善向上的势头就强劲。“自一心而达之天下国家之用”,这个“心”指的是圣贤之心,它是一种健康积极、能量充沛的价值观。缺乏这种价值导向,世风人心就会停留在微笑曲线的底端。

人性之力,不可不察;人心之力,不可估量。它就像风一样,当呈现“微”的状态,一纸之隔都难以穿透。“及其怒也,拔木折屋,掀海摇山,天地为之震动,日月为之蔽亏”,这就是所谓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先入函谷关的刘邦,为何与民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败走新野的刘备,为何不弃百姓、携民渡江?就是因为他们识得人心的力量。

人性是最大的民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西周之时,召公治理陕西之地,就特别注重教化民心、敬顺民意。他巡行乡邑,听断于陇亩之间,庐于棠树之下。“召公卒,人思其政,怀棠树下不忍伐,作甘棠之诗歌咏之。”甘棠遗爱的大美诗篇流传数千年,它实在是对“人心”“人性”最清亮的注解、最美好的托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