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怎样预防妊娠期糖尿病_妊娠期糖尿病饮食_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怎样预防妊娠期糖尿病_妊娠期糖尿病饮食_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时间:2020-11-05 15:11:43

相关推荐

怎样预防妊娠期糖尿病_妊娠期糖尿病饮食_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

1怎样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预防妊娠糖尿病的第一步是要知道如何检测。在美国大多数检测怀孕二十八周妊娠糖尿病孕妇。分为两种检测方式,一个小时的测试和三个小时的测试。大多数孕妇会被要求采取一个小时的测试,如果在第一次测试有血糖升高的显示,那么就会被转向三个小时的测试。如果在第二次测试仍有升高的结果的显示,那么这些孕妇被诊断为已经或者可能发展为妊娠糖尿病。

其次要注意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将会指导患者在饮食方面来防止或控制妊娠糖尿病。测试结果显示为血糖高的患者,医生就会告知应该怎样饮食。如果没有告知,患者仍然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饮食方法。

3最后就是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每周三次。轻至中度运动是很好的,因为你是孕妇,要确保你坚持下去,对于您和您的宝宝的健康,这是非常重要的。妊娠糖尿病的妇女也有生下有宽肩的大出生体重婴儿的风险。这使得在肩难产的危险婴儿出生时,可能会导致瘫痪。

2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少。注意不要将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另外一个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是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

妊娠期糖尿病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体重减少。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让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此种情况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3妊娠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

1.血糖测定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在小肠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糖的分解与合成保持动态平衡,故血糖的浓度相对稳定。

(1)空腹血糖:血清葡萄糖经氧化为组织提供能量,血糖过高时可转变为肝糖原和脂肪储存,需要时脂肪与蛋白质也可转变为葡萄糖,空腹血糖浓度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参考值:非妊娠期为3.9~6.4mmol/L,孕期为3.1~5.6mmol/L,妊娠导致空腹血糖下降的原因为:

①孕妇除本身需要外,尚须供应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而且胎儿本身不具备促进糖原异生所需要的肝酶系统活性,因此无法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所需能量必须来自母体血葡萄糖。

②妊娠期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尿中排糖量增加,引起血糖下降。

糖尿病合并妊娠时,孕期空腹血糖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因此,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糖耐量减低时,空腹血糖正常,建议具有下列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应尽早进行血糖测定:明显肥胖,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病史,糖尿及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

(2)糖筛查试验:GDM孕妇常无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建议对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应做50g葡萄糖筛查,该方法简单易行,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美国糖尿病协会将年龄,肥胖,一级亲属有糖尿病患者,有GDM史,巨大胎儿生产史及难以解释的死胎史列为GDM危险因素,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应作为GDM筛查的重点人群。

糖筛查试验时间:由于胎盘分泌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等多种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在妊娠24~28周快速升高,孕32~34周达高峰,此时妊娠妇女对胰岛素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在此期间容易检出GDM,所以,孕期常规血糖筛查时间定为妊娠24~28周;如该次筛查正常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应在妊娠32~34周复查,对有症状者,应在孕早期即进行糖筛查,以便对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早诊断。

糖筛查试验方法:随意口服50g葡萄糖(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内服下),服糖后1h取静脉血测血糖,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当血糖值在7.20~7.79mmol/L时,应结合高危因素考虑是否行OGTT,糖筛查试验的敏感度为59%,特异性为91%,临床上80%的GDM可经此方法诊断。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在短时间内暂时升高的血糖随后不久即可降至空腹水平,该现象称为耐量现象,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则血糖急剧升高,经久不能恢复至空腹水平;或血糖升高虽不明显,在短时间内不能降至原来的水平,称为耐量异常或糖耐量降低,糖筛查异常但血糖<11.1mmol/L,或糖筛查血糖≥11.2mmol/L但空腹血糖正常者,应尽早做OGTT。

OGTT前3天正常饮食,每天碳水化合物在150~200g以上,以避免禁食碳水化合物对结果的影响,禁食8~14h后查空腹血糖,然后服75g葡萄糖(将75g葡萄糖溶于400ml水中,5min内服下)或进食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自开始服糖水计时,1h,2h,3h分别取静脉血测血糖,取血后应尽快离心,测定应在2h内完成,以免葡萄糖分解。

参考值:空腹血糖<5.8mmol/L,进食后1h血糖水平达高峰,一般在7.8~9.0 mmol/L,峰值不超过11.1mmol/L;2h不超过7.8mmol/L;3h可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诊断标准:OGTT是确诊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当口服葡萄糖后1h血糖≥7.8mmol/L或2h血糖≥11.1mmol/L时,即可诊断GDM,如果口服葡萄糖后2h血糖为7.8~11.1mmol/L,诊断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est,GIGT)。

4妊娠期糖尿病饮食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妈妈有什么饮食习惯?

通常来说,维持或适量减轻体重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帮助,然而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来说,则需要适度增加体重。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调查显示,妊娠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容易引发酮血症和酮尿症,对母体和胎儿都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糖妈妈”需要适度增加体重,而体重增加的幅度则应以保证母亲和胎儿的最佳营养状况、达到并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避免酮症的发生及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为标准。

“糖妈妈”想要适度增加体重,可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首先是饮食上,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血糖控制情况制订个体化的产前饮食计划,此饮食计划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每日所需能量。能量的摄入需充足且合理,“糖妈妈”可采用每日饮食记录、每周体重检查和酮体检测的方法来确定个体的能量需求,不要为了避免胰岛素治疗而减少摄入量。

餐次的分配。建议“糖妈妈”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至6餐,这样既可以降低低血糖及酮症发生的风险,还有助于改善恶心、胃灼热等妊娠反应。另外,“糖妈妈”可在睡前补充一些小点心,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间隔的时间过长。

营养素的分配。可以增加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蛋白质及新鲜蔬菜、水果等纤维质的摄入,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尽量减少油炸、油煎、油酥食物及动物皮、肥肉的摄入。

糖类的摄取。保证每日至少摄入175克的碳水化合物,主食可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如可用糙米饭、五谷饭、全谷类面包取代白米饭、白面馒头,尽量不要食用含糖饮料或甜食,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另外,“糖妈妈”早晨的血糖值较高,故早餐淀粉类食物的含量不宜过多。

除了饮食控制外,“糖妈妈”最好还能养成适量运动的好习惯,因为运动不仅能防止体重过度增加,还能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及对胰岛素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需要改变孕期的饮食方式并增加活动量,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虽然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都能恢复正常的葡萄糖耐量,但她们日后复发妊娠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的危险度比正常人高,只有改变妊娠时生活方式才能降低该危险。

5妊娠期糖尿病日常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